李楚 何翔 李秋梅 羅娟 高秋 趙詣 李翱 傅楊



摘? ?要? ?為明確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防除甘蔗地雜草的效果、施用劑量及甘蔗安全性,為該藥劑的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以“云蔗89-151”為供試甘蔗品種,設置8個除草劑試驗處理,采用隨機區組設計,于甘蔗苗期時施藥。試驗結果表明,施藥45 d后,每公頃施用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有效成分562.50、618.75、675.00、1237.50 g時,對甘蔗地雜草的綜合防效分別為79.98%、88.53%、89.87%、93.89%,與對照組差異不顯著;鮮重防效分別為83.36%、87.31%、91.81%、95.05%,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的適宜推廣用量為562.50~675.00 g(ai)/hm2,于甘蔗苗期時施藥1次,能有效防除甘蔗地單子葉、雙子葉、闊葉類雜草,且對甘蔗植株生長較安全。
關鍵詞? ? 除草劑;75%硝磺草酮·莠滅凈;甘蔗地;雜草;防除效果
中圖分類號:S451.22+3? ? 文獻標志碼:A? ?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7.002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多年生高大實心熱帶和亞熱帶草本植物,是生產蔗糖的重要原料,同時也是綠色的能源替代品,主要分布在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1-2]。云南是我國第二大甘蔗及糖料生產加工省區,常年種植甘蔗33.33萬公頃,年產值100億元以上[3-4]。云南高溫濕潤的氣候類型在促進甘蔗生長的同時,也給田間雜草的生長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甘蔗地雜草與甘蔗競爭光、水、肥,直接抑制甘蔗的生長,從而造成減產[5]。
硝磺草酮(Mesotrione)是一種廣譜選擇性除草劑,可有效防除一些重要的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莠滅凈(Ametryn)是一種選擇性內吸型除草劑,可用于防除玉米地、甘蔗地內的一年生雜草。目前,國內已經有大量關于混合藥劑防除甘蔗地雜草的研究報道。左洪亮等的研究表明,與單一藥劑相比,48%的二甲四氯鈉·莠去凈可濕性粉劑提高了甘蔗地雜草的防除效果,拓寬了除草的范圍,并且對甘蔗植株生長比較安全[6]。方峰等研究發現,73%二甲四氯鈉·莠滅凈·敵草隆可濕性粉劑能有效防除甘蔗地塊內絕大多數單、雙子葉雜草,推薦使用劑量為1 314~1 752 g(ai)/hm2 [7]。馬永林等發現,使用混配后的除草劑對甘蔗地內的光頭稗子防除活性要優于單一除草藥劑,且施用混合藥劑對甘蔗植株的安全性也高于單一除草藥劑[8]。
目前,種植戶對甘蔗地雜草的防除以單一藥劑為主,難以防除地塊內較多種類的雜草;此外,長期使用單一藥劑的防效會顯著降低,且隨施用量的增加,環境問題及藥害問題日益凸顯。為明確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對甘蔗地雜草的防除效果、適宜用量和對甘蔗植株生長的安全性,筆者選取不同劑量的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開展防除甘蔗地雜草的藥效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于2018年1—12月在云南省德宏州盈江縣芒章鄉芒章村進行,試驗地海拔1 120 m,年均溫20.5 ℃。壤土,有機質含量為2.8%,pH值為6.9,肥力中等,主要種植甘蔗(“云蔗89-151”)。2018年3月20日(兩年宿根甘蔗收獲后),每公頃溝施尿素300 kg、硫酸鉀180 kg、普通過磷酸鈣400 kg作基肥,松蔸,甘蔗行距1 m、株距20 cm,每667 m2播種甘蔗6 500條;3月20—30日甘蔗發芽;4月18日每公頃追施尿素450 kg作提苗肥;4月17日施藥;6月30日每公頃追施尿素225 kg、普通過磷酸鈣225 kg作拔節肥。
試驗地雜草種類多、發生量大、分布均勻,符合試驗條件。主要靶標性雜草有牛筋草(Eleusine indica)、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稀薟(Siegesbeckia pubescens)、勝紅薊(Ageratum conyzoides)、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等,非靶標性雜草有竹節菜(Commelina ceae)、三葉鬼針草(Bidens pilosa)、鐵莧菜(Acalyha austrulis)等。
1.2 供試藥劑
試驗藥劑為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廣西易多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對照藥劑為10%硝磺草酮懸浮劑(遼寧省大連松遼化工有限公司生產)、80%莠滅凈可濕性粉劑(浙江省長興第一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每個小區30 m2(5 m×6 m),共設置8個試驗處理(見表1),每處理4次重復,共32個小區,按照隨機區組排列。
1.4 藥劑施用及田間調查
采用“利農”HD400背負式噴霧器,于2018年4月17日施藥一次。此時,甘蔗正處于苗期,種植地塊內的雜草處于3~6葉期。供試藥劑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667 m2施用劑量分別為50、55、60、110 g;對照藥劑10%硝磺草酮懸浮劑、80%莠滅凈可濕性粉劑,667 m2施用劑量分別為90 mL、150 g。此外,甘蔗拔節期,每公頃施用18%殺蟲雙水劑675 mL(ai),兌水675 L噴霧,間隔7 d再噴1次,防治病蟲害和非靶標雜草。
施藥后7~15 d觀察雜草受藥癥狀2次,15 d、30 d調查雜草防效,藥后45 d調查雜草株防效、鮮重防效,每小區5點取樣,調查0.25 m2內雜草種類、株數(禾草為莖蘗數)和鮮重(g)。施藥后觀察甘蔗生長情況并測定其生物產量。如有藥害發生,記錄藥害癥狀并分級調查。藥效計算公式如下:
除草效果(%)=[對照雜草株數(鮮重)-藥劑處理雜草株數(鮮重)]/對照雜草株數(鮮重)×100%
1.5 數據分析處理
采用Duncan新復極差法檢驗不同處理間的差異顯著性,DPS 7.05統計軟件統計分析,Excel 2007繪制柱形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施藥時間對甘蔗地雜草防除效果的影響
2.1.1 施藥15 d甘蔗地雜草株防除效果
施藥15 d,各試驗處理對牛筋草、馬唐、稀薟、勝紅薊、野茼蒿,以及其他雜草及總草的株防效見表2。結果表明,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對甘蔗地塊內5種雜草的平均防效為88.51%。隨施藥劑量的增加,供試藥劑對5種靶標性雜草的平均防除效果逐漸增強,具體表現為82.09%、88.30%、89.18%、94.52%,但與2種對照藥劑相比差異不顯著。施藥15 d后對稀薟的防除效果最佳(平均防效為98.44%),對馬唐的防除效果最差(平均防效為80.06%);總草防效表現為處理4>處理5>處理3>處理6>處理2>處理1>處理7>CK,表明施藥15 d時,1 237.50 g(ai)/hm2 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防除效果最佳。
2.1.2 施藥30 d甘蔗地雜草株防除效果
施藥30 d,各試驗處理對牛筋草、馬唐、稀薟、勝紅薊、野茼蒿,以及其他雜草及總草的株防效見表3。結果表明,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對甘蔗地塊內5種雜草的平均防效為86.40%。隨施藥劑量的增加,供試藥劑對5種靶標性雜草的平均防除效果逐漸增強,具體表現為77.25%、86.49%、88.27%、93.60%,但與2種對照藥劑相比差異不顯著。施藥30 d后供試藥劑對野茼蒿的防除效果最佳(平均防效為97.86%),對牛筋草的防除效果仍最差(平均防效為80.35%);總草防效表現為處理4>處理7>處理5>處理3>處理2>處理6>處理1>CK,表明施藥30 d時,1 237.50 g(ai)/hm2 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防除效果最佳。
2.1.3 施藥45 d甘蔗地雜草株防除效果
施藥45 d,各試驗處理對牛筋草、馬唐、稀薟、勝紅薊、野茼蒿,以及其他雜草及總草的株防效見表4。結果表明,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對甘蔗地塊內5種雜草的平均防效為88.07%。隨施藥劑量的增加,供試藥劑對5種靶標性雜草的平均防除效果逐漸增強,具體表現為79.98%、88.53%、89.87%、93.89%,但與2種對照藥劑相比差異不顯著。施藥45 d后供試藥劑對野茼蒿的防除效果仍最佳(平均防效為96.46%),對勝紅薊的防除效果仍最差(平均防效為79.43%);總草防效表現為處理4>處理7>處理3>處理5>處理6>處理2>處理1>CK,表明施藥45 d時,1 237.50 g(ai)/hm2 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防除效果最佳。
2.1.4 施藥45 d甘蔗地雜草鮮重防除效果
施藥45 d,各試驗處理對牛筋草、馬唐、稀薟、勝紅薊、野茼蒿,以及其他雜草及總草的鮮重防效見表5。結果表明,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對甘蔗地塊內5種雜草的鮮重平均防效為89.38%。隨施藥劑量的增加,供試藥劑對5種靶標性雜草的平均防除效果逐漸增強,具體表現為83.36%、87.31%、91.81%、95.05%,且與對照藥劑相比差異顯著(P<0.05);總草鮮重防效表現為處理4>處理7>處理3>處理5>處理6>處理2>處理1>CK。
2.2 不同施藥劑量對甘蔗地雜草防除效果的影響
由表2~表4可知,供試藥劑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4個施藥劑量下,隨施藥劑量的增加甘蔗地各處理雜草的防效均逐漸增加,且各處理間總草防效差異顯著(P<0.05)。施藥15 d后,高劑量的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對5種靶標性雜草的平均防效為94.52%,低劑量供試藥劑的平均防效為82.09%;施藥45 d后,高劑量的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對5種靶標性雜草的平均防效為93.89%,低劑量供試藥劑的平均防效為79.98%。表2~表4結果顯示,隨施藥時間的延長供試藥劑的防效逐漸降低,但降幅較緩,與2個對照藥劑處理相比,防除效果差異均不顯著。
供試藥劑試驗處理和對照藥劑試驗處理的雜草防效,與人工除草處理和空白對照的雜草防效差異顯著(P<0.05)。
2.3 施藥安全性
施用供試藥劑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一直到45 d后甘蔗生長正常,未見藥害癥狀。
由圖1的甘蔗產量情況可見,CK產量最低;只有處理1(供試藥劑的最低劑量)甘蔗產量低于其他處理,其他處理甘蔗產量與人工除草處理無顯著差異,表明供試藥劑對甘蔗生長是較安全的。
3 討論與結論
本研究表明,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各劑量處理對牛筋草、馬唐、稀薟、勝紅薊、野茼蒿等甘蔗地雜草的防除效果較好,且藥劑防除雜草效果達45 d以上。前期研究還發現,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對一些單子葉和闊葉類雜草也具有較好的防除效果。牛筋草、馬唐、勝紅薊、稀薟、野茼蒿為敏感性雜草,對單一除草藥劑選擇性較強[9-12],因而選擇混劑防除此類雜草,具有較好的防除效果。從安全和經濟的角度出發,75%硝磺草酮·莠滅凈可濕性粉劑適宜推廣用量為562.50~675.00 g(ai)/hm2,即每667 m2施用50~60 g,最佳推廣用量為675.00 g(ai)/hm2,即每667 m2施用60 g。適宜施藥時期為甘蔗苗期,此時雜草正處于2~4葉期,可選用推薦劑量中、低量,莖葉噴霧施藥處理1次;雜齡較大或者發生量大時,宜選用推薦劑量中、高量施藥,以保證除草效果。
參考文獻:
[1] Wang Q, Zhou X P, Wu J X. First Report of 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 Infecting Sugarcane (Saccharum officinarum)[J]. Plant Disease, 2014, 98(4):572-572.
[2] 李明,田洪春,黃智剛.我國甘蔗產業發展現狀研究[J].中國糖料,2017(1):67-70.
[3] 楊永梅,李宏.云南省甘蔗種植比較效益分析[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27-31.
[4] 嚴娟,張躍彬,尹興祥,等.云南甘蔗生產區域分布及發展策略[J].甘蔗糖業,2013(2):63-66.
[5] 方越,沈雪峰,陳勇.丁噻隆防除甘蔗田雜草效果及其對后茬作物的影響[J].農藥,2012,51(12):919-921.
[6] 左洪亮,曾勇,高璐,等.二甲四氯鈉與莠滅凈混用防除甘蔗田雜草的田間效果[J].湖北農業科學,2010,49(11):2798-2801.
[7] 方峰,周潔成,梁元耀,等.73%2甲4氯鈉·莠滅凈·敵草隆WP防除蔗田雜草藥效試驗[J].南方農業學報,2011,42(10):1225-1228.
[8] 馬永林,馬躍峰,郭成林,等.3種蔗田除草劑混配室內活性及對甘蔗安全性測定[J].廣東農業科學,2014,41(3):90-93.
[9] 陳峰,胡進鋒,王長方,等.氟磺唑草胺防除甘蔗田雜草效果及其對作物的安全性[J].福建農業學報,2011,26(3):420-423.
[10] 只佳增,陳鴻潔,錢云,等.河口低熱河谷區辣木林四季雜草調查研究[J].熱帶農業科學,2017,37(4):66-69.
[11] 張勇,宋敏,周超,等.氟唑磺隆防除小麥田雜草效果及對后茬作物安全性[J].現代農藥,2019,18(4):53-56.
[12] 王自然,段惠芬,楊建東,等.云南濕熱區檸檬果園雜草組成及防除對策[J].南方農業,2018,12(7):4-7.
(責任編輯:丁志祥)
收稿日期:2019-12-11
作者簡介:李楚(1996—),女,云南德宏人,云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2018級在讀碩士研究生。E-mail: 287020183@qq.com。
※為通信作者,E-mail: 11953340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