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偉城 江學頂 陳忻 陳士明
摘? 要:“新工科”是目前我國工程教育改革與建設的新方向。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開始與經濟社會發展脫節,難以滿足市場和社會發展對創新型人才的需要。該研究通過分析當前新工科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從推進教材建設和教學方式的更新、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培養模式、構建校外實訓平臺和強化校企合作等幾個方面提出改進的策略。
關鍵詞:新工科? 創新型人才? 實踐能力培養
傳統工科辦學存在人才的社會適應力低、競爭力不強,與國際工科教育標準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新工科區別于傳統工科,其新主要表現在5個方面,即新理念、新質量、新體系、新模式和新結構[1]。地方高校理工科專業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往往偏向基本理論教學,人才培養模式與企業未來發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適應,因此高校應建立以需求導向為基礎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同時,以院校資源整合與共享環境為基礎、以校企聯合培養合作教學模式環境為動力,在實踐教學方面不斷創新和升級,完善人才培育模式,培養具有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1? 創新型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新要求
從“復旦共識”到“天大行動”再到“北京指南”,新工科的建設吸引了越來越多高校的關注。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培養創新型的工程科技人才[2]。而培養高質量、多層次的工程技術人才離不開高等院校,高等院校在“新工科”驅動下應注重以創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為目標的人才培養,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實踐教學體系,加快傳統學科專業改造升級,為新經濟發展提供新型工科人才支撐。
2? 創新型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機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新工科的建設不僅僅是一場教學改革,也是對于人才培養新理念的實踐。所以,需要根據新工科人才的特點和面向未來的科技和工業革命,通過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工程人才。
2.1 明確新工科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
在新工科和新型工業化發展的背景下,社會迫切需要與之匹配的兼有創新性、技術型、實踐型的人才為變革做出貢獻。明確新工科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學科特色優勢與行業需求匹配。發展學科特色優勢,將有差異又有相關聯的學科交叉一起,培養交叉型人才,既與行業需求匹配,也符合新工科背景下人才的要求[3]。(2)人才培養定位與行業前景匹配。學校的培養定位既要滿足當前的社會崗位需求,也要與相關行業前景匹配,不僅要解燃眉之急,而且需要為工科長遠發展考慮,這也與發展新工科的目的吻合。(3)教師能力與新工科要求匹配。新工科發展對教師的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建設高水平教學團隊的同時,也要鼓勵教師繼續深造擴展國際視野,參與企業的技術應用與社會服務,提升自身綜合能力。
2.2 明確新工科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策略
(1)整合教學資源,推進教材建設和教學方式的更新。在教材建設方面,整合教學資源,打造一批優質課程。只要能夠高效地增加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提高其實踐技能的材料,都可加以利用。在教學手段上,教師需多觀察、多思考,針對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水平和能力以及需求,靈活多樣地實踐教學內容設計;以工程項目驅動的實踐教學方法,培育學生主動參與工程實踐和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2)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培養模式。高校需要給予學生特定的時間,使學生深入到市場中,通過自身調研和分析,明確自身實踐操作技能的發展方向和需要改進之處,激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4]。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相關學科專業競賽,積極指導學生申報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以此鍛煉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以賽促學,以賽促教。(3)構建校外實訓平臺。擁有充足的實踐平臺是高校培養新工科創新型人才的基礎。高校以企業需求為根本,通過建立校企合作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訓實踐的場所,同時以產業研項目來促進學生和教師技能提升。(4)強化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綜合性高校在實踐教學中培養新工科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校企合作最為突出的特點是企業提供經費支撐,學校提供人才,以此共同進行新型科學技術創新,這種方式可以促進人才創新性培養,同時最終的結果也可以應用在企業生產經營發展中[5]。充分利用地方行業企業的社會資源,形成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的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3? 新工科創新型實踐人才培養中需要注重的問題
3.1 注重創新人才培養理念的深化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針對創新型實踐人才的培養應注重培養理念的深化。從學校中高層管理人員和教學人員開始著手貫徹全新人才培養理念,落實人才培養理念的貫徹,只有在全新人才培養理念得到貫徹的基礎上,創新型實踐人才培養才能有組織地貫徹進行。
3.2 注重實踐教學的系統化
創新型實踐人才培養過程中,高校應注重實踐教學的系統化。在此過程中,高校中高層管理人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高層管理人員需發揮有效指導作用,保證各種實踐教學改革措施能夠循序漸進地進行,確保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能夠符合新工科人才培養的需求。
3.3 注重創新型實踐人才培養
新工科人才不僅體現在實踐操作水平的創新上,還應注重工科人才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團隊合作精神、環保意識等多方面的構建[6],高校注重人才的全面發展,培養具有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4? 結語
新工科創新型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是一個復雜的工程,該文探討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創新型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機制,通過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探索人才實踐能力培養機制以及人才培養中需要注重的問題,為高等教育轉型發展提供新模式,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實踐教學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環節,圍繞行業需求,優化專業布局,基于工程創新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才能有效培養具有更強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并且具有更高的競爭力、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陸國棟,李拓宇.新工科建設與發展的路徑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20-26.
[2] 鐘登華.新工科建設的內涵與行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3] 張輪.新工科,重塑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J].文匯報,2017(5):7.
[4] 孫巍.對地方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6):77-79.
[5] 王培良,李兵,王榮德,等.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基于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的視角[J].中國高校科技,2018(3):45-47.
[6] 顧秉林.大力培育工程性創新性人才[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