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倩 張厚喜

摘? ?要? ?以福建省福州市15個典型居住區為研究對象,對福州市居住區垂直綠化情況進行實踐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福州市居住區垂直綠化中以常綠植物為主,草本應用多于藤本和灌木,觀賞類型以觀花居多,攀援植物占主體地位。存在植物種類較少,垂直綠化面積小,缺乏科學規劃、配植形式單一,管理粗放、植物生長情況不佳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改進措施。
關鍵詞? ? 垂直綠化;居住區;福建省福州市
中圖分類號:S731.52? ?文獻標志碼:A? ?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7.011
住宅區中的垂直綠化景觀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其不僅能夠豐富人們的視野,還能夠增加環境綠量,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美化立體空間,使住宅區景觀多樣化。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土地資源變得十分寶貴,如何在提高綠化率的同時又不過多占用土地資源成為業界研究的熱點問題。可見,推廣垂直綠化與屋頂綠化刻不容緩[1]。
本研究以福州市居住區垂直綠化景觀為主要研究內容,分析福州市居住區垂直綠化景觀營造中的植物選擇、配置方式等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為今后福州市居住區垂直綠化選用的植物種類、群落構建、景觀布局等提供依據,同時為福州城市垂直綠化質量的提高奠定基礎。
1 調查方法
對福州市15個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區(大儒世家朗園、大儒世家藏隴、三盛托斯卡納、三盛國際公園、紅星國際精品、保利香檳國際、三迪凱旋丹楓、中庚國際華府、世歐王莊、楓丹白鷺、泰禾紅峪、融僑悅江南、印象外灘、福晟弘府、正榮府)進行實地調查,詳細記錄垂直綠化植物種類、生長情況、應用類型等信息,并加以比較分析。
2 調查結果
2.1 植物種類
15個居住區垂直綠化共統計13科18屬19種植物(見表1)。其中:13種常綠植物、6種落葉植物;5種藤本、9種草本、5種灌木;9種攀援植物、6種垂吊植物、4種匍匐植物;12種觀花類、7種觀葉類。另外,纏繞類有牽牛花、龍吐珠、蔦蘿、紫藤、五爪金龍、使君子;卷須類有炮仗花;吸附類有綠蘿、合果芋、爬山虎、凌霄;蔓生類有三角梅、云南黃素馨。
綜上,福州市居住區垂直綠化中以常綠植物為主,草本多于藤本和灌木,觀賞類型以觀花居多,攀援植物占主體地位。
2.2 垂直綠化植物的應用形式和配植方式
福州市居住區垂直綠化景觀中常見的應用形式有:墻面、棚架綠廊、護坡高地垂懸、籬垣棚欄、屋頂屋面、陽臺窗臺綠化等。籬垣棚欄、墻面、棚架綠廊、護坡等較大面積的垂直綠化一般采用地面種植法,以穩固植物根系[2]。陽臺窗臺、屋頂屋面的綠化多用盆栽或種植槽栽培。墻面綠化使用最頻繁的植物是爬山虎、炮仗花、凌霄、使君子、蔦蘿;棚架綠廊應用的植物種類最豐富,最常見的是炮仗花和三角梅;屋頂綠化多使用耐旱喜陽的物種[3],如蟛蜞菊;陽臺窗臺綠化多選用根系較淺、植株小巧的觀花或觀葉植物,如吊蘭、合果芋。
3 存在的問題
3.1 植物種類較少,垂直綠化面積小
福州市居住區垂直綠化選用的植物物種較少,以觀花觀葉為主,觀果植物很少使用。本地適合垂直綠化的優良品種未得到充分開發利用。許多具備垂直綠化條件的區域未進行綠化,特別是屋頂綠化很少,居住區整體垂直綠化面積小。
3.2 缺乏科學規劃,配植形式單一
福州市居住區垂直綠化景觀缺乏科學合理的整體規劃,棚架綠廊、籬垣棚欄景觀較少,立體景觀零散缺乏關聯性,攀援植物缺乏攀援輔助設計,致使植物生長方向隨意而無法形成預期景觀效果。一些種植槽和攀援構筑物的設計未考慮協調性,與周圍建筑物風格相差甚遠,不僅沒有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反而與居住區整體景觀格格不入,破壞了美感。垂直綠化植物配置也比較單一,常常是單一植物種類的大面積鋪種,缺少喬灌草結合的穩定植物群落。景觀設計上缺乏特色,例如矮墻綠化大多使用炮仗花,景觀雷同現象嚴重,沒有體現小區特色。
3.3 景觀管理粗放、植物生長情況不佳
福州市居住區植物景觀常進行粗放式管理,植物多處于自然生長狀態,人工干預較少,一些棚架綠廊常常出現植物僅覆蓋一部分的情況,景觀效果不佳。一些建筑物邊角地建筑垃圾未清理干凈,土質較差,在這些地方種植的垂直綠化植物生長情況不好,后期又缺少水肥,死亡率也較高,無法發揮垂直綠化遮陽、清新空氣等生態效益。此外,因缺乏管理,景觀遭人為破壞的情況較多,觀花類植物在花期遭采摘的現象時有發生。
4 改進措施
4.1 加快選育優良品種,增加屋頂綠化
加快挖掘適用于垂直綠化的鄉土植物種類,引進觀賞價值高、生態效益好的優良品種,重視優勢種的培育擴繁,豐富福州市居住區垂直綠化植物種類。開發商應充分利用屋頂面積拓展垂直綠化空間,提高居住區植物覆蓋率和綠量,在建筑設計時應重視屋頂花壇等的設計,并要考慮建筑承重、屋頂防水等問題。
4.2 合理規劃垂直綠化景觀,構建復合型植物群落
垂直綠化景觀特別是棚架綠廊、籬垣棚欄景觀的設計,需要綜合考慮植物的生長習性、攀援特性,以及棚架、籬垣等景觀元素的特點來選擇植物種類、種植器皿、攀援輔助物等。采用混載配植方法,構建喬木、灌木、草本、藤本結合的復合型植物群落,增加群落穩定性,提高生態效益[4]。
4.3 加強日常管理,提高植物生態效益
完善相關綠化管理規定,制訂責任訂單,做到景觀維護監管責任落實到人,做好景觀保潔、養護統籌安排工作。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垂直綠化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日常規范化管理,保障植物成活率。在維護現有景觀的基礎上做好水肥管理、適當修剪打理、病蟲害防治工作。加強愛護花木宣傳以減少人為破壞,改善植物生長條件和生長情況,提高植物景觀效果和生態效益。
5 結論
垂直綠化土地使用面積少但綠化面積大,能夠充分利用有限的城市居住區空間最大限度地提高居住區綠量,有效改善由于城市寸土寸金造成的人均綠地率低的情況。因此,重視垂直綠化和改善居住區垂直綠化情況是今后居住區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通過對福州市居住區垂直綠化現狀進行調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福州市居住區垂直綠化存在不少問題,雖然福建地區植物資源豐富,但能夠在垂直綠化中得到實際應用的很少,植物配置方式單一,應用形式也不夠豐富,景觀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因此,需要挖掘優良的鄉土品種、引進適宜的優勢品種,豐富垂直綠化植物種類,科學合理設計立體景觀,加強后期養護管理,增加垂直綠化的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 鄭曉倩.福州市現代居住小區綠地植物群落特征與景觀評價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5.
[2] 江婷,王清飛,鄧新禹,等.昆明市官渡區居住區垂直綠化調查分析[J].中國園藝文摘,2013(11):62-64.
[3] 郭運青.海南地毯式屋頂綠化建設的初步研究[D].海口:海南大學,2008.
[4] 馬杰.鄭州市綠道植物多樣性研究[D].新鄉:河南科技學院,2016.
(責任編輯:敬廷桃)
收稿日期:2019-12-02
基金項目:福建農林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11418066)。
作者簡介:鄭曉倩(1990—),女,福建福州人,碩士,研究實習員,主要研究方向為花卉與景觀園藝。E-mail: 794546064@qq.com。
※為通信作者,E-mail: zhanghouxi@faf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