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甜 李彤
摘 ? ?要:近年來,古建筑木結構修復工作越發繁重,修復技術也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更新,需要古建筑木結構修復人員根據古建筑的殘損特點,擇優選擇不同的古建筑木結構加固方式。本文基于殘損的古建筑木結構修復加固技術展開探究,并總結出慈云寺古建筑木結構的主要修繕方式及加固技術。
關鍵詞:殘損;修繕;木結構
1 ?中國古建筑的特點及現狀
中國古代建筑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筑材料。經過了多年的風化,建筑結構強度降低,地基基礎的自然老化,這些均影響了古建筑的整體強度;經歷長時間的受力、自然炭化、蟲蟻破壞等因素,木構件中的柱子、梁、枋、斗拱等構件出現腐朽劈裂甚至斷裂許多木結構已失去應有的功能,墻體墻面的裂縫鼓閃、油漆彩畫的脫色等問題,直接導致古建筑單體的破壞,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2 ?華寧慈云寺簡介
慈云寺于云南省玉溪市,華寧陶數百年的傳承與發展都記載于華寧縣寧州街道碗窯村的慈云寺(村里人稱三圣宮)中。這座坐東朝西的古老寺院,按占地面積來說,并不算大,但因為有雕梁畫棟的建筑和金碧輝煌的裝飾,所以整體顯得氣勢恢宏。據汪興云介紹,每年的祭窯神儀式在農歷二月初八至二月十五舉行,屆時全縣窯戶窯工都聚于慈云寺內祭窯神,期盼來年陶器豐產。
3 ?華寧慈云寺的殘損狀況及修繕說明
3.1 ?一號建筑
3.1.1 ?石作地面
殘損狀況:①階條石灰縫脫落,局部歪閃現象,高度不一,階條石、垂帶下部被后期混凝土掩理;②地面局部后期混凝土地面。
修繕方案:①起平校正重內階條石,補灰縫;②鏟除混凝土地面,恢復青石板地面200[×]300[×]20mm
3.1.2 ?墻體
殘損狀況:①后檐兩墀頭殘留青磚須彌座,其余已毀;②室內、外墻面積有污垢及塵灰,墻體下部局部脫落;③室內外墻面后期月百灰罩面,布滿塵灰;④室外墻體下堿平毛石灰縫脫落。
修繕方案:①采用原青磚重支砌前后檐墀頭“金包銀”墻面;②室內外重做滑秸泥抹灰,月白灰罩面,外墻白灰罩面、做舊。
3.1.3 ?木基層
殘損狀況:木居層保存完好。
修繕方案:保留現狀木基層。
3.1.4 ?瓦屋面
殘損狀況:①屋面瓦壟酥堿、脫節嚴重;②正脊脫節、變形;③檐頭附件勾頭為不同時明更換;④兩山墻冰盤檐灰縫脫落。
修繕方案:①拆卸現狀瓦屋面,添配瓦件重蓋瓦屋面;②100%添補檐頭附件勾頭;③根據現狀殘損正脊,重擺砌正脊,做法板瓦、一層青磚、 一層青灰花瓦、一 層青磚、一層簡元瓦擺砌;④恢復垂脊,做法兩層板瓦、 一層青磚、一 層筒瓦;⑤恢復兩山尖冰盤檐,做法一磚二瓦;⑥重支砌排水山脊。
裝修
殘損狀況:①中柱向后期制安木板門做工粗糙;②門扇兩邊后期支砌青磚檻墻,檻墻上裝木隔板。
修繕方案:①拆除后期改造木板門1樘;②拆除后期支砌檻墻;③恢復木板門、余塞板、門氈,配制木板門銅制門環、門扣、木制門栓桿。
3.1.5 ?地仗油飾
殘損狀況:后期鐵紅色油飾保存完格。
修繕方案:保留現狀油飾。
3.2 ?二號建筑
3.2.1 ?石作地面
殘損狀況:①前檐裸露石基后期石灰砂漿抹面,東次間前檐石基局部被后期支砌混凝土臺遮擋;②西次間前檐石居被后期建蓋房屋占用;③南山墻前檐柱位置立有石碑;④前后檐青石須彌座保存完好;⑤室內地面均為后期混凝土地面。
修繕方案:①鏟除水泥砂漿覆蓋層,青石條外露;②拆除東次間前檐后期支砌平臺,青石條外露;③前檐柱位置青石碑移至前檐柱與金柱向;④鏟除混凝土地面,恢復青磚地漫200m[×]300[×]20mm。
3.2.2 ?墻體
殘損狀況:①一層北山墻檐墀頭全失;②一層兩山墻前檐與金柱間后明開設門洞,北山墻金柱與中柱間開設1500[×]1500mm窗洞;③二層南山墻后檐柱與吊柱間開設門洞;④室內墻面積有污垢及塵灰,墻體下部局部脫落;⑤試外墻面抹灰面層全部脫落,土坯墻體外露,外露面風化嚴重;⑥兩山尖青磚墻面灰縫脫落,局部青碼缺失。
修繕方案:①采用土基封堵一層兩山墻后明開設的門洞;②恢復一層北山墻前檐二墀頭“金包銀”青磚墻面;③室內外重做滑秸泥抹灰,月白灰罩面,外墻白灰罩面;④恢復青磚絲縫山尖墻面;⑤采用原土基支砌兩山墻;⑥恢復一層北山墻前檐墀頭,采用原青磚重支砌前檐墀頭。
3.2.3 ?木基層
殘損狀況:① 一層前檐羅鍋椽及二層椽子均糟朽嚴重;②一層前檐掛檐板槽朽嚴重,二層掛檐板保存基本完好;③一層前檐小連檐槽朽嚴重,二層前檐小連檐槽朽、斷裂,后檐小連檐糟朽。
修繕方案:①前檐圓椽均糟朽嚴重應更換;②恢復下檐掛檐板,拆安二層掛檐板;③制安前后檐小連檐。
3.2.4 ?瓦屋面
殘損狀況:①建筑前檐瓦屋面瓦壟酥堿、脫節,西次間前檐瓦屋面全失,后期搭設偏廈;②正脊倒毀,后期一筒兩板(一層筒瓦、兩層板瓦)清水脊脫節、變形;③二層前后檐口下垂,檐頭附件全失。
修繕方案:①拆卸現狀瓦屋面,添配瓦件重蓋瓦屋面;②100%添補檐頭附件勾頭、滴水;③根據現狀殘損正脊,重擺砌正脊,做法板瓦、 一層青磚、一層青灰花瓦、 一層青磚、一層筒瓦擺砌;④恢復垂脊,做法兩層板瓦、一層青磚、 一層筒瓦;⑤恢復兩山尖冰盤檐,做法一磚二瓦;⑥重支砌排水山脊。
3.2.5 ?裝修
殘損狀況:①一層明間前檐金柱間木裝修全失,后檐金柱間6扇六抹隔扇門全失,門洞被后期支砌200mm厚墻體封堵;②一層兩次間前檐金柱間后期支砌470mm土壞墻體,東次間后期支砌土坯墻上增設1500[×]1500mm玻璃窗1樘;③一層東次間后格檐柱間檻墻為后期土坯墻體畫假縫;④北山墻前檐柱與金柱間增設門扇2扇;⑤北山墻前檐金柱與中柱間增設1500[×]1500mm玻璃窗1樘;⑥南山墻前檐與中柱間后期增設門扇缺失;⑦木樓板與楞木接觸面涂有白漿;⑧二層西次間前檐檻窗缺失3 扇,現存3扇,東次間前檐檻窗缺失4扇、現存2扇,走馬板均變形、斷裂。
修繕方案:①拆除后期改造木板門1樘;②拆除后期改造玻璃窗2樘;③根據現存各構件上榫眼、殘留檻框等,恢復前檐木裝修;④恢復一層明間前檐6扇隔扇門及門頭板;⑤恢復一層兩次間青磚檻墻、1扇檻窗及門頭板;⑥參照二層前檐遺留錦窗,恢復前檐錦窗,制安走馬板7.配制檻窗銅制窗環及木制窗栓桿。
3.2.6 ?地仗油飾
殘損狀況:一層前檐后期油飾保存完整,一層楞木以下木構件后期飾粉刷鐵紅色油飾,其余木構作上均被后期粉碗大白漿覆蓋。
修繕方案:①新舊木構件均做防蟲防腐處理;②鏟除木構件上白漿;③所有木構件均做三道灰地仗,三道紫上色調合漆。
4 ?結束語
古建筑木結構加固專業性質較強,對技術與加固水平要求較高。隨著科技的不斷革新,加固技術也隨之有了顯著的提升,采用新型材料進行木質結構的加固勢在必行,將古建筑木結構加固技術與現代新型材料進行有效融合,對提高古建筑修復行業的穩定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范小平.木結構建筑在我國發展的前景分析[J].四川建材,2014(6).
[2] 林麗.古建筑的保護與修繕——以金華白龍橋俞氏宗祠為例[J].價值工程,2017(5):119~121.
[3] 王夢飛.古建筑的保護和修繕研究[J].山西建筑,2016(4).
作者簡介:
孟甜(1996—)女,漢族,籍貫:山西大同人,云南大學昌新國際藝術學院,18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環境設計,研究方向:建筑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