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仲平
摘 ? ?要:結合實際,對園林工程綠化苗木的種植技術進行解析。闡述了綠化苗木種植過程的技術要領。實踐可知,在園林綠化苗木種植階段,做好苗木的選擇運輸以及測量等方面的技術控制,能切實的將綠化苗木的成活率提高。
關鍵詞:園林工程;綠化苗木;種植技術
1 ?引言
綠化城市的建設施工環節,我國很多地區都開始建設大量的綠化施工項目,所以進行綠化苗木施工就成為人們選擇的重要方式。只有合理的應用種植技術,才能有效的提升植物的成活率,可以更好的保證綠化工程施工效果合格。
2 苗木的選擇、運輸及施工測量
為了能夠有效的提升存活率,首先應該選擇質量水平比較高的苗木種類,這就需要科學的選擇苗木,同時要做好運輸環節的保護,避免在該過程中造成苗木的傷害,否則將會影響成活率。
首先,苗木應該確保其上下端要達到垂直度的要求,如果出現了彎曲的情況,就應該在種植的過程中保證其彎曲的方向和當地主風向是一致的。運輸階段,應該按照隨挖、隨運、隨種的方式來進行,盡量的縮短苗木的運輸時間,可以避免運輸給成活率產生不利的影響。如果運輸距離相對比較大,這就需要蘸泥漿來保護植物根系。此外,為了避免在運輸階段出現過大程度的搖晃而導致苗木損壞,可以使用繩索進行捆綁處理。苗木裝卸環節,應該輕拿輕放,不能隨時的抽拽,要防止土球被損壞。
除此之外,測設施工也是極為關鍵的,應該確定平面控制網、水準網以及行距都是極為重要的數據。園林工程項目中,綠化苗木重視要達到美觀性的標準要確保其整齊、有序的布置,所以這些數據都是極為重要的。專業測量工作人員應該先進行設備的精確度檢測,然后根據工程的實際需要來進行平面控制網與水準網的控制,給今后的栽植施工提供有利的支持。在該環節中,要確保網點的穩定性合格。在樹木栽植開始前,應該根據需要來進行標桿數與行距的確定,從而可以使得栽植施工質量合格。
3 確定苗木種植深度并設置支撐
苗木種植深度是非常重要的考慮方面,對于成活率也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深度的尺寸應該合理的控制,過深或者過淺都會導致成活率嚴重不足。如果種植深度過大,會導致存在“悶芽”的情況,也就是說苗木發芽期延長,會直接影響成活率。如果種植深度過小,會導致且出現傾斜的問題,會直接吸收土壤內的養分,進而造成了植物死亡的問題出現。
通常情況下,苗木的種植深度要比植物的土球直徑略微大于5cm就能夠滿足種植的要求,同時也要結合實際情況來作出必要的調整。此外,安裝支撐結構也是提高成活率的關鍵。幼苗堅韌性比較差,在外力的影響之下也會出現傾斜的問題,特別是在當地風力過大的情況下,會造成比較嚴重的植物損壞的問題。最為常見的支撐方式就是單桿支撐、雙桿支撐或者多桿支撐的方式,要保證其滿足植物的生長即可。對于大型苗木種類來說,要保證支撐結構的穩定性與堅固性,特別是在澆水或者風雨天氣內,會導致底部的泥土出現松動的情況,所以應該設置支撐結構。最為常見的支撐方式就是支柱結構,如果當地的風力比較大,應該使用水泥進行固定處理;風力比較小的地區,可以使用竹竿、木樁等來進行進行。為了能夠避免支撐結構給苗木產生損傷的問題,一般會在支撐位置上纏繞草繩、麻布等緩沖部件。
4 施工放樣、土方開挖與客土回填
施工放樣環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放樣地點,然后才能開始進行開挖施工。在該環節中,應該在轉角點與輪廓坡頂點來進行開挖施工,要保證標識的清晰、準確。在該工作完成后,進行校核處理,并且記錄好各項技術參數,以提升測量放樣的質量。而土方的開挖施工也是園林綠化苗木種植的關鍵時間段,要嚴格執行設計圖紙,避免存在盲目開挖的情況。
此外,如果在施工中存在沒有標注的部位,應該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否則將會導致結構損壞,且操作者應該全面的檢測沉降量參數,確保其不能超過30厘米的標。然后是進行客土的回填施工,應該進行客土的檢測,檢查各項技術參數,如最高 pH 值低于 8.6,含沙量少于 5%,含鹽量少于 2% 等。下一步就能夠進行一側倒壓的方式來進行,車輛不能行駛到隔離層位置上,可以保證綠地的施工效果合格。在此基礎之上,可以進行深翻施工,其深度至少應該達到50cm。值得注意的是,在該項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需要按照苗木的情況做好控制,保證每項工序滿足種植需求。
5 土壤處理、苗木種植與樹木包裹
苗木栽植活動開始之前,要對土壤進行必要的處理,為了能夠使得苗木可以正常的生長,就要進行土壤理化與地下水的礦化度的檢測,然后就是進行土壤的治理工作。從實際情況分析,應該確保土壤的pH值在6.5~8.5之間最為合理,且含鹽量應該限定在0.3%以下,從而可以保證苗木栽植能夠順利的進行。如果檢驗之后發現結果不能達到標準要求,就應該進行必要的土壤處理才能進行苗木種植。種植階段,應該進行土壤必要的蓋梁,要按照相應的技術標準進行施肥或者加入草木灰,可以促進土壤肥力的提高。然后就是土壤的平整處理,深翻前要進行夯實施工,保證其平整度合格,也能夠提升種植的美觀性。
此外,應該進一步采取措施來提升成活率,這就要在種植之后澆上一定量的營養水,以保證根部可以快速的成長。通常情況下,可以使用萘乙酸作為生長素,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酒精,將萘乙酸的粉磨進行溶解。然后是應用清水將其兌成符合比較要求的澆灌液,從而可以給苗木的生長提供必要支持。最后是進行苗木的包裹,針對樹木厚度不足的情況,可以使用草繩或者帆布進行包裹,避免暴曬之下導致表皮的損壞。
6 ?園林綠化苗木養護技術
6.1 ?施肥和灌水
從實際情況分析發現,要想真正的提升植物的成活率,澆水是必須要開展的工作。澆水可以使得植物生長更加的茂盛,同時要定期進行澆水、施肥處理,可以提升土壤的肥力,也能夠盡快的提升苗木的綠化施工的效果。
6.2 ?修剪管理
園林植物在種植之后,要進行必要的修剪處理,這要考慮到環境因素來確定。比如楓葉類的植物來說,通常不會在夏季溫度相對較高的環境下進行修剪施工,否則將會導致植物的死亡。修剪時,要按照相應的原則來進行,反季節修剪最佳,并且要保證其美觀性、成活率的基礎下進行,將多余部分的枝干修剪掉,以保證養分可以達到有效的應用。修剪之后,必須要對傷口進行有效的處理,在保證水分足夠的條件之下,可以提高其成活率。
6.3 ?病蟲害防治技術
園林植物生長發育階段,最為主要的問題就是病蟲害,因此,應該綜合分析具體的狀況來采取有效的預防與治療的措施。從這個角度出發,園林管理者應該深入的分析苗木生長中的蟲害形式以及危害程度,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理。同時還應該制定合適的病蟲害的指標,有效的降低發生的概率,合理的應用化學技術進行處理,也要防止農藥量過大而給植物造成不必要的損傷,從而可以促進苗木的正常生長,也能夠推動園林種植領域的長遠發展。
7 ?結語
綜上可知,園林工程可以改善城市環境,也能夠促進生態質量的提升,在綠化苗木種植中,應該選擇合適的種植技術,提高種植的質量水平,從而可以促進園林質量的提升,積極的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 李金業.園林工程綠化苗木的種植與養護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33):3626.
[2] 張彩琴.園林工程綠化苗木的種植與養護技術[J].商品與質量,2019(25):135.
[3] 鄧麗紅.淺談城市園林綠化苗木栽植與養護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18):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