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山俊
摘 ? 要:以人為本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其在多個領域均有深入應用。就城市景觀規劃而言,以本為本設計理念要求人們不僅注重景觀資源的基礎配置,更要在景觀效果表達上考慮人的心理感受,為人們創造優美、和諧、安靜、舒適的觀景及休閑環境。然而受諸多因素影響,我國城市景觀規劃中的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尚存在較多問題,這對當前園林建設提出較大挑戰。本文就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要點展開分析。
關鍵詞:風景園林;人性化;城市景觀;規劃要點
1 ?引言
風景園林是城市景觀規劃的重要內容,進行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能夠實現各景觀要素的高效配置,滿足人們的觀賞需要。本文在闡述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原則的基礎上,就城市景觀規劃需要考慮的內容展開分析,并指出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要點。期望能提升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質量,進而為人們創造舒適的觀景及休閑場所。
2 ?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原則
2.1 ?園林實用性
實用性是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最基本的原則,其能帶給人們一定的親近感,使得人們具有主動融入其中的沖動。從設計過程來看,園林的實用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層面:①風景園林設計中包含了較多的休憩場所和游樂設施,并且這些設施應布置在人們游樂的位置,同時遮蔭設施完備,繼而提升人們體驗的舒適度。②園林的實用性使得人們參與度有所提升。譬如在一些特色的水果園林,其不僅為城市提供了環境優美的生態景觀,而且為人們創造了體驗收獲的空間,增強了園林的特色性。
2.2 ?園林宜人性
傳統風景管理建設中,受經濟成本等因素的制約,風景園林的景觀類型單一,且色彩單調,嚴重影響了園林的景觀效果和藝術價值。基于此,現代風景園林設計注重園林經濟效益、實用價值與美學價值的協調,致力于創造風景宜人的藝術空間。從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來看,宜人性原則充分滿足了人們園林觀賞性與審美的心理要求,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2.3 ?園林公共性
現階段,人們的社交娛樂活動逐漸豐富。社交娛樂基本載體不僅要求活動平臺具備較高的自由度,而且開放性條件較高。作為人們娛樂、集會的重要場所,風景園林設計中就應設置一些小型廣場、娛樂區的座椅,以此來突破個人空間限制,營造一種宜人和諧的公共社交環境。
2.4 ?園林領域性
為人們提供優質的休閑、娛樂服務是風景園林建設的重要目標。基于此,在園林建設中,就必須考慮人們對于空間的具體要求。從人們行為特征來看,風景園林要有個人區間與公共區間的區分;其目的在于消除人們的壓迫感,使得交際過程更加自由、舒暢。從本質上講,這是一種園林領域性的體現,其能有效的確保人們在休閑過程中不被打擾。需要注意的是,在園林領域性規劃中,應將園林領域性與私人空間的領域性進行區分,既體現園林相對領域性,又彰顯園林固有的公共性。
3 ?城市景觀規劃中的考慮要素
3.1 ?自然環境要素
城市景觀規劃是基于自然要素進行資源配置的過程;在整體規劃中,就必須考慮自然環境因素對景觀的影響。一方面,噪音會對人們的身心產生較大影響,如失眠、神經衰弱、免疫力下降等。故而在城市特定景觀規劃中,應注重噪音的有效隔離。譬如,若園林靠近健身區、運動場、兒童活動區,應在這些區域周圍配置植物或景墻,消除噪音污染。另一方面,應結合不同的群體,進行自然環境色彩的有效搭配,可將休閑區可設置為暖色調,使得人們感受到溫暖,商務區設置為冷色調,輔助人們進行沉靜思考,而兒童區應確保色彩鮮艷,激發兒童的好奇心。此外,自然環境要素規劃需考慮人們的需求,即通過領域性規劃消除人們的緊張感,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3.2 ?行為場所要素
行為習慣是城市景觀規劃中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將人們的行為習慣融入到景觀規劃中,可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社會活動的有機統一。譬如在城市風景園林規劃中,應結合人們游覽園林的習慣,進行道路系統設計。具體而言,部分游客會在從眾心理的引導下走捷徑,即枉顧“禁止踐踏草坪”的提示進行游玩,這就使得在園林規劃中,應充分考慮人們的這一心理特征和行為方式,并在統籌人流組織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園區線型規劃,預防景點出現擁堵狀況。此外,如果風景園林較大,還應增設必要的休憩座椅,提升人們的游覽體驗。
4 ?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應用要點
4.1 ?強化景觀整體性規劃
園林整體性是風景園林設計的基本要求,能有效地實現風景園林與周圍景觀的區分,提高風景園林的辨識度,進而滿足景觀人性化的設計需要。具體設計中,園林設計人員應為風景園林設定獨特的主題,然后以此為基礎,進行環境改善和形象美化,確保城市園林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安全性、舒適性與通達性,以此達到提升服務水平的目的。
4.2 ?兼顧人們多樣化需求
為進一步提升風景園林的人性化設計質量,在設計過程中,就必須考慮人們的實際需要,并予以滿足。然而在生活實踐中,人們的需求具有多樣性的特征,年齡階段、文化層級、身份類型不同,其實際需求也就各有差異。故而在實際設計中,需考慮到設計人員多樣性的需求,設計出更具觀賞性和利民性的服務要求。譬如,在兒童活動區規劃中,應結合兒童好奇心較重的心理特征,設計多種色彩和樣式的景觀,滿足兒童的活動需要。
4.3 ?實現園林生態可持續
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中,還應注重園林的生態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應加強園林植物景觀、建筑景觀、雕像、道路線形等要素的全面規劃,使得其結構搭配更加合理,充分彰顯生態和諧的設計理念。另一方面,為彰顯風景園林的特色性,應在景觀設計中融入當地城市的特色。從設計效果來看,當地特色的融入能有效地提升風景園林的文化氣息,這使得人們在觀景過程中具有較強的親切感,彰顯景觀的人文性。此外,人在生態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故而在園林景觀規劃中,還應融入人們的實際需求,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舒適的環境,保證風景園林的適用性。
4.4 ?實現細節人性化設計
風景園林規劃中,細節部位的規劃直接影響著園林的整體質量,故而應加強細節部位的人性化設計。以風景園林道路設計而言,應注重以下要素統籌:①應在考慮風景園林人流量和流動方向的基礎基層上,從全局出發,進行園林道路新規劃,進而通過多動線設計,使得人們能快速的到達各個觀景區域,達到人員分流的目的。②具體道路設計中,應注重園林道路寬度的合理設計,避免路面過寬或過窄狀況發生。具體而言,風景園林道路過于寬敞,就會影響園林整體性的美觀與實用;而當道路過窄時,就會對游人的通行造成影響,故而規范化地進行道路寬度設計,能夠在滿足人們游玩需要的同時,達到“曲徑通幽處”的景觀效果。③風景園林道路人性化設計還應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籌,確保景觀要素的成本合理,顏色多樣和形態美觀。
5 ?結束語
人性化設計是當前風景園林設計的基本要求,其能在優化園林景觀要素的同時,滿足人們的觀景需要。實踐中,人們只有充分認識到園林景觀人性化設計的原則,并在統籌設計要素的基礎上,進行人性化設計要點的全面把控,才能有效的提升景觀設計質量,為人們創造優美、舒適的休閑、娛樂環境。
參考文獻:
[1] 梁源.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要點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6):183~184.
[2] 王士杰,孫慧玉,姚筆正.風景園林人性化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要點分析[J].綠色環保建材,2016(1):78+82.
[3] 汪建丁.風景園林設計中人性化設計理念的體現———以“惠安縣科山讀書公園規劃設計”為例[J].四川建材,2018(3):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