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祥
摘 ? ?要:在房屋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地基的處理直接決定了建筑物的質量、使用壽命及安全性,是極其重要的施工環節之一。由于我國各個地方的地質條件及自然環境等有較大的區別,房屋建筑的環境十分復雜,且現代房屋的結構、形式、功能等相較以往也有了較大的變化,對地基處理質量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技術,優化施工工藝,才能夠有效改善地基的壓縮量,提高地基的承載量,提高施工效率,控制建筑成本,并能保障工程質量的保證,因此對其地基處理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鍵詞:房屋建筑結構;地基基礎;施工技術
1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闡述
現階段,我國城市化建設速度逐漸提升,并且項目工程越發復雜,樓房建設層數逐漸增加,這對于地基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需要做好地基基礎施工建設。另外,在高層房屋建筑中,由于施工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長、施工繁瑣,因此更要重視地基基礎施工建設,以此提升整體建筑施工質量。在施工之前,有關人員需要對數據圖紙及施工資料予以深入分析,制定好詳細的施工計劃,尤其是地基基礎施工,以此保質保量完成房屋建設施工。同時還要做好地基加固工作,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建筑施工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2 ?房屋建筑項目中的地基基礎施工特征與意義分析
通常,房屋地基建造工作是在水下和地下進行的,是一種隱蔽建設項目。項目建設困難,建設周期長,質量無法保證。當質量事件發生時,很難進行改進和調整。地基是建筑的重要元素,地基質量是否符合標準,對房屋的建筑項目質量起著重要作用。不科學和不嚴格的地基建設會導致建筑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因此應優化建筑基礎技術方法,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3 ?房屋建筑地基基礎施工問題分析
3.1 ?基礎工程建筑材料的質量問題
材料是整個建筑基礎工程中對工程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在高樓的基礎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如果沒有嚴格選擇和控制材料質量,或是將非標鋼砂用于基礎工程中的各種建筑材料(如石材、水泥、鋼絲),最終會導致建筑物基礎工程的地基不能滿足設計強度要求,并容易引起地基的嚴重變形,進而居民和財產的安全構成了嚴重的安全風險。
3.2 ?地基結構易開裂
在建筑基礎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結構容易出現開裂現象,嚴重影響建筑物基礎的穩定性。混凝土結構裂縫的主要原因是在基礎工程施工中沒有正確設置軌枕位置,相鄰軌枕容易處在同一垂直線上。混凝土澆筑后,產生受力不均,導致混凝土開裂。其次可能是混凝土本身質量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混凝土攪拌配合比不合理,混合不均勻,混合過程中發生水化熱現象,內部溫度急劇升高但外部卻漸漸冷卻,導致后期裂縫的產生。
3.3 ?地基塌方
塌方是地基建設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的問題,當塌方發生時,地基土會受到影響,影響地基的整體承載力,不僅破壞工程,而且還會對周圍建筑物產生破壞,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
3.4 ?地基保護不當
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地基沒有得到適當的保護,便會影響地基的整體質量。例如潮濕地區的地基更容易滲水。因此,有必要根據在建地區的地質條件,加強基礎保護工作。
3.5 ?工程施工管理不到位
許多施工管理層在施工過程對工程總體中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基坑與設計之間存在偏差,從而降低了地基的整體荷載,影響工程質量。施工單位應當加強對整個施工過程的控制,組織對存在問題進行研究,制定科學的施工監督方法,確保建設項目的整體質量。
4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分類
4.1 ?土釘墻支護施工技術有效應用
該技術手段作為地基加固的技術手段構成部分,通過對建筑實行土釘墻與混凝土配合應用的基本途徑,有效控制項目建設整體質量。為確保項目建設能夠獲得較為理想化的效果,需要將施工前期階段的準備工作落實到位,在項目建設之前明確建設地點的土質情況以及環境特點,同時結合行業標準規范要求,將一些不能滿項目建設要求的部位進行土層處理。其次就是在基礎性的勘測工作結束之后,經過對施工區域以及參考數據的獲悉與整理,將鉆機的擺放位置明確起來,經過對項目施工過程的全面調整,能夠避免位置偏移的現象發生。在施工階段按照項目要求對其進行鉆孔處理,并將鉆孔位置積習難改清潔處理,打入土釘。后期的混凝土噴射就能夠按照項目建設要求順利推進。
4.2 ?拋石擠淤法的有效應用
拋石擠淤法在地基基礎施工階段,需要將下方的土內拋擲相應的石頭,具體的石頭直徑控制需要結合項目具體要求進行控制。在實踐階段注重石頭的性能,諸如抗風化能力、硬度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基礎性工作。石頭性能的管控,主要目的是避免石頭在后期應用階段出現風化問題,直接變成土壤則淤泥排除的效果就不能得到保障,甚至最終成為淤泥類的土壤構成基本部分。在進行地基施工處理期間,拋石頭方向在土層坡向的基礎上控制頻率域重量。如果土層相對較低,則利用兩邊拋擲的方法,由此對土質的摩擦問題就能控制到位,最終的淤泥排除效果也相對較為理想化。通過對項目施工實際情況進行調控分析,并控制拋擲方法的有效選擇與應用,施工質量顯著提升。后期為控制淤泥回流的現象,還應該在地基的周圍放置隔膜,避免這類問題的存在影響項目質量。這種操作方式方法相對較為簡單,而且能夠快速獲得施工材料,對于企業單位來講是控制成本投入的有效方法。
4.3 ?粉噴樁技術合理利用
該技術在實踐應用期間通過其他施工技術條件的協調配合,則能夠將地基的固結能力顯著提升。尤其是對一些低地基的泥土情況不能滿足標準要求的處理,經過對該結構的地基基礎進行控制,項目建設目標要求也能全面實現。在粉噴樁技術應用期間,注重對地基基礎的承載能力的管控,并配合高質量標準的樁基應用,對地基施工的約束、加固效果顯著提升,整個項目施工都能按照計劃方案進行。目前粉噴樁技術應用階段,針對技術形式以及其他技術融合方面的要求,相應的實踐工作經驗較少,需要結合實踐開展針對性的分析與探究。
4.4 ?強夯法在地基基礎建設中的應用
強夯法作為地基施工的基礎方法,通過對地基進行夯實處理,配合相應的機械設備應用,固結技術效果顯著增強。其實該操作環節就是對重力的一種合理應用,重錘按照一定的高度要求自由下落,并實現對土層的夯實處理,則地基的凝固速率加快,地基的承載能力就會強化。在進行該技術手段應用期間,針對不同的土壤特性在黏土性、砂土等地基建設階段的應用效果相對較好。針對地基可能會存在的水、游離水的具體情況,將砂石地基填充效果不斷增強,則土層就會變得粘性好,經過地基建設對其進行填充處理,并注意該環節對土層的厚度進行控制。后續找平之后,地基的平整性有效增強,由此就能實現對該環節操作地基下陷的問題集中控制,地基承載力提升上層建筑的穩定性有了保障。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基在工程建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質量直接決定著建筑的施工質量。因此,施工技術人員應正確開展基礎工作,嚴格控制各施工環節,使各環節能滿足施工實際要求,來提高建設項目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 段宏.房屋建筑結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控制技術研究[J].當代化工研究,2019(10):187~188.
[2] 馬志峰.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9(16):155~156.
[3] 熊培濤.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要點[J].技術與市場,2019(2):146+148.
[4] 魏姍.房屋建筑結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控制技術的應用研究[J].居舍,2019(5):67.
[5] 董軼.當代房屋建筑結構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控制技術[J].綠色環保建材,2018(1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