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年
摘 ? ?要:本文結合實,際對智能建筑工程監理技術的應用現狀以及要點進行分析,希望論述之后可以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智能建筑;工程監理;技術;應用現狀;重點
1 ?引言
在智能建筑工程監理過程中,采用有效的監理技術能提升整體監理效果。故而分析智能建筑工程監理技術應用現狀,探尋出有效的措施,對促進智能建筑工程開展有積極作用。
2 ?智能建筑系統工程的實施要點
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持續深入,社會對于工程建設也有了更為精細化和時代化的要求。智能建筑系統就是基于這樣的需要應運而生,由于其具備了更多現代化的智能特性,因而具體的操作起來往往比較復雜,同時對其的管理所涉及到的技術因素也更為濃厚。對于這樣的建筑系統來說,不僅要符合客觀和科學層面的標準,而且還應在科學的管理和控制之下有序實施。由于智能建筑系統擁有較高的科技因素,且綜合性較之普通建筑也更高,因而其各個方面的實施都有其獨特性,特別是具體的施工和監理工作。
就當前國內集成系統的研究情況來看,IT 行業從事的較多;而對于設備的研究則主要集中于制造業和建筑業。就以上研究狀況來看,行業之間彼此分開,并沒有建立一種有效的研究聯系。這樣的情況就使得智能建筑系統在具體實施時并不能達成各個行業之間的技術協調,或對功能的設置以及施工推進造成影響。不僅如此,施工規劃以及智能設備供應之間并未確定明晰的順次,因而就給具體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更為嚴重的是,這樣的情況反復無常,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能系統在建筑領域的發展。鑒于這樣的情況,引進更為精細、科學的技術監理和技術咨詢就成了必由之策,以為智能建筑系統工程的科學化推進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就當前的情況來看,這樣的方式已經開始在部分工程實施,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3 ?智能建筑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建筑工程規劃設計。就當前國內智能化建筑的建設狀況來看,所使用到的智能建筑設備絕大多數都是國外的智能化產品。由于這些產品種類繁多且出自不同的廠家,因而在工程規劃上并沒有能夠借鑒的案例或是標準,因而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套用原有的設備資料。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不同系統間的不同問題無法得到統一有效的處理,同時設備的匹配也很難達到理想的狀態,諸如此類都為建筑工程的智能化實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的陰影。一般來看。智能建筑工程的規劃設計與工程建筑之間是彼此分開的關系,兩者分屬不同的機構,這樣的設置使得兩個部門之間的技術交流變得極為困難,進而使得設計的某些不足未能在施工前期得到修正,而最終達到的建筑施工質量必定也是極為糟糕的。另外,寄希望于監理工作去保障質量,就我國目前的狀況來看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2)技術規范。施工完成后對其質量進行驗收對于技術的保障來說極為重要。然而驗收標準的不足和松散,則使得施工質量的控制和保障難以科學地實施,由此也就給后續的建筑使用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3)設備服務。由于系統所用的設備都是從國外購得,因而尋求價格服務就變得比較困難。盡管設備的各項費用可以參照某些行業標準,但是要從整體上去看則稍顯模糊。這樣的話,基于設備采購的預算就無法精細化地實施,相應的對其的控制也就難以開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設備的采買方往往是業主,而產品質量一旦出現問題,監理工作的相關人員則無法就此展開索賠。
(4)管理部門。對于智能建筑的施工來說,由于涉及到通信、電力和公安等諸多行業和部門,因而具體的管理上會比較繁瑣,相應的監理工作的開展往往也比較被動。
(5)重復作業。由于智能建筑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因而具體的工作開展免不了多個專業共同操作的情況,或是不同的專業進行同種類型的工作。這樣的部署往往與工期限定有很大關系,而造成的影響就是各個專業之間工作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于某個部分出現問題時相互推諉,這樣一來反而造成了工程遲遲不能如期完工的結果[4]。
(6)監理人員素質。對于智能建筑工程來說,由于其綜合性較強,因而其具體操作對于專業技術的要求往往比較高,同時對于細節的處理也更為精細和嚴格。如果不是專業性的人才或管理人員,面對這些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必定會極為被動且工作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對于具體的管理工作來說,專業性人才的選進和配備極為必要,同時也是基于監理工作的現實需要。相對于管理工作,監理所承擔的工作更為復雜,相關的工作人員務必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以及靈活的協調和溝通能力,從而切實地保障工程質量。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工程監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并不能達到預期的狀態。由此可見,工程監理工作進行的困難之大以及其所承擔的責任之重,而較高的專業性也使得其工作推進起來往往比較困難。如果這方面的工作不能有效落實,那么后續的質量控制也就形同虛設,相應的成本投入以及系統如何優良的功能也只得作罷。因此,要想做好質量控制,智能建筑工程的監理特性務必要一一熟悉和遵守,不同的操作內容采取不同的監理方式,同時最為重要的是就是選進一批專業性強且實踐經驗豐富的監理人才,以確保監理工作的科學高效。
4 ?工程監理方面的重點任務
(1)工程設計及其規劃。這方面的工作應以業主的具體需求為基準,由于該類工程所涉及到的內容大多都是專業性的項目,因而對于業主來說并不能很透徹地領會其中的一些設計理念。而要確保整個建筑設計與業主所想充分契合,就應在工程設計和規劃中將業主的需求體現出來,同時還應確保業主能夠理解各個環節的具體部署。另外,具體設計的過程中還要與后期的監理保持協調,以確保工程設計在具體實施中的完美呈現。
(2)開展招標活動及系統設備確定。除了要給業主提供技術方面的咨詢服務,協助業主進行相應的招標活動也應落實到位,并按照業主的需求嚴格實施。具體來說,不僅要幫助業主審查承包方的資質,而且還要加強工程設計以及各類合同審核的監督。只有這樣才能切實地為各類工作的開展提供基礎保障,同時又能達到較高的執行效果。
(3)運行系統。一般情況下,智能建筑的系統完成之后即可進行試運行,以檢測系統某些方面是否存在不足。運行系統的過程中,務必要明確業主以及承建方和物業之間的工作區域,同時對于系統相關的技術資料以及系統操作過程,應組織專業的技術人員認真審查,另外還要對系統運行的方案以及運行記錄做出審核,從而為系統的穩定運行提供切實的保障。
(4)驗收系統。系統完成后就應及時對其審核和驗收,尤其是資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與此同時,還要對系統設計的細節以及功能性部署和運行狀況做出驗證和分析,從而確保系統在技術層面以及業主滿意度等方面的達標 。
5 ?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智能建筑系統的建設提供了基礎前提。盡管技術發展為這樣的建筑帶來了很大的機遇,但是我國基于這樣的建筑近乎于空白的狀態,使得相應的部署和實施變得極為艱難。這類建筑的發展在我國顯然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特別是其獨特性的監理工作。相信在各個方面充分協調和完善的情況下,我國的智能建筑工程必定能夠科學便捷地推廣開來。
參考文獻:
[1] 丑建偉.淺談智能建筑工程監理技術的應用現狀及重點任務[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4):3346.
[2] 王兵.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監理的現狀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