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宇
摘 ? ?要:在我國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綜合經濟在快速的發展,社會在不斷你的進步,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對于城市的經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作用。同時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隨著我國對綠色節能環保理念重視程度的提高,社會各個部門與群眾也提高了增加的力度。在傳統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更多的重視建筑的施工周期與質量,而忽視了綠色環保理念的應用。因此在建筑工程給排水項目中的高耗能問題非常的突出。所以,需要在建筑施工中采取節能環保的措施,促進綠色建筑工程的發展。本文主要針對的是綠色建筑工程中給排水資源的浪費問題進行分析,從而結合實際的情況采取技能的技術與具體措施。
關鍵詞:綠色建筑;給排水技術;具體應用
1 ?引言
高層建筑中給排水施工系統的建設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建筑的質量及使用安全。一旦給排水系統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住戶的正常用水生活,還會為企業帶來較大損失,阻礙企業后續的健康發展。為此,加強對給排水施工技術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2 ?建筑給排水資源浪費問題
2.1 ?建筑給排水施工人員綜合素質較低
建筑給排水工程隨著建筑的不斷發展要求和技術種類不斷增加,工程的施工難度越來越大,工程的施工復雜程度越來越高。對于施工人員的能力要求,理論要求等也越來越高,而由于建筑企業對給排水工程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導致給排水工程招收門檻相對較低,給排水工程施工團隊的專業性無法保證,與實際的社會人才需求屬性存在較大的落差,導致給排水工程的施工受到限制,出現問題以及出現中斷的概率增加,影響給排水工程的施工質量,影響給排水的實際使用穩定性以及使用安全性。同時施工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的原因還包括施工人員的自我提升意識不高,施工人員的責任感缺乏,缺乏針對施工人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條例,并且缺乏培訓環節,導致施工人員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不按照施工設計進行情況,以及處理施工問題的能力較弱,存在責任推脫現象,嚴重影響給排水工程的施工開展。
2.2 ?施工工藝水平參差不齊
施工工藝主要包括施工技術的應用、施工措施和過程控制等,目前在施工技術的應用方面,一方面新材料、新設備等“四新”技術的前置性設計推廣和應用存在差異,另一方面對多專業交叉的施工識別和碰撞檢測,如BIM技術也未廣泛使用。在施工措施方面,對管道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環保性考慮較少,特別是管道防松脫、管道運行噪音控制及穿越防火分區、承重結構、伸縮縫等的處理上存在不到位。在過程控制方面,管道密閉性試驗、掩蔽工程驗收記錄不完整,部分管道系統在投用后不同程度出現三類問題,一是滲漏,不僅影響正常生活和生產,而且對屋面、墻面甚至建筑結構造成破壞;二是爆管,對建筑安全和人身財產造成影響;三是噪音,如排水管道噪音和壓力管道振動噪音等,不同程度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擾。
2.3 ?配水器嚴重漏水現象
在建筑工程的給排水項目中使用的配水裝置與設備室等設計對于系統的應用至關重要,這也是水資源使用的終端,在建筑工程中對于用水量的情況分析主要取決于系統性能的使用效果。結合相關的研究分析,居民在生活用水的使用情況主要是座便的沖洗,其水箱的容量對于沖洗的效果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另外,在建筑工程給排水系統中水龍頭是建筑中經常使用的設備,其使用的頻率非常高。如果水龍頭質量或者使用出現問題就會導致給排水的浪費問題比較嚴重。所以,需要對配水器的使用情況結合當前綠色建筑工程給排水設計進行詳細的分析。實現對排水系統的優化設計可以保證對水資源的充分利用,提高綠色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
3 ?綠色建筑給排水技術具體應用
3.1 ?給排水工程管道合理安排
建筑給排水施工技術優化發展的主要對策之二就是管道合理安排,具體操作為,對給排水工程的施工環境,施工條件,以及氣候規律,溫度變化情況等進行全面的調查,結合工程的要求,確定合適的管道屬性,進而確定管道的型號,管道的材料,在進行市場調查,確定最為合適的管道,這能夠保證管道的應用相對長久性。同時在管道銜接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嚴格的按照設計圖紙,按照設計標準,進行規范性的施工操作,保證管道銜接的緊密性,同時要注意必須涂密封膠,保證管道接口的密封性,密封膠在使用前要進行檢測,保證質量合格性。并且在一階段管道施工完整之后,需要進行測試,進行檢查,保證密封性,保證暢通性,一旦發現存在問題,及時確定產生原因,及時調整解決。
3.2 ?注重給排水干支管及立管的敷設
一是在給排水管材選擇上,優先選用新型、環保類管材,以減少對給水水質的二次污染,同時延長管道的使用壽命;同時,要對管材的壓力等級進行復核,如超長給水管道要考慮防水擊影響,特別是垂直立管系統。在排水管道系統方面,要區分重力排水和壓力排水,對應垂直大高差屋面排水管道要考慮泄壓,對在住宅內或有特殊要求的場所,排水管道應選擇靜音類的管道;當連續排水溫度大于40℃時,應采用金屬排水管或耐熱塑料管。二是管道閥件及附件的安裝,給水管道伸縮節及減壓等閥件盡量設置在可檢修的空間內,避免設置在住戶室內;對穿越梁板的管道應按規范要求設置安全、可靠的阻火圈;在給排水系統實際使用過程中,衛生間返臭問題嚴重影響建筑使用功能,施工中嚴禁采用鐘罩(扣碗)式地漏且帶水封的地漏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同時確保通氣管數量、安裝位置和伸頂高度符合規范要求。三是做好與裝修及裝潢的配合,管道系統的修改必須取得設計部門的認可,并不得違反消防規范和降低、影響使用功能,并在竣工圖中進行詳細標識。
3.3 ?給水設備、衛生潔具、地漏的施工技術要點
給水設備在安裝中,需要檢查水泵質量,并將其規格、型號、揚程、水泵配用電機功率等基礎參數予以明確標注。在安裝完成后,檢查驗收其質量及抗震效果,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衛生潔具安裝中,不可傷害防水層,對于已破壞的防水層應重新做好防水處理,并實施滲漏試驗。衛生潔具固定時,要保證接口的嚴密性,且設置相應的保護措施,減少磕碰造成的破損。在通水以前,將器具內部的污物清理干凈,不可在通水時將污物一并沖入下水管,以防堵塞管道。在地漏安裝中,需要對走管和高度實行合理控制。高度設置可參考二次裝修是的基層高度,且在地漏板面設置上,對局部采取下凹處理,以降低地樓面的標高,改進結構防水效果。
4 ?結語
在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中,綠色建筑施工理念不斷的出現,并且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在建筑的施工中給排水系統屬于復雜重要的工程項目。在施工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出現嚴重的質量與污染問題出現。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止這一問題的出現,就需要制定合理的給排水施工技術,對施工流程進行規范,保證所有施工環節的安全與質量。通過節能技術的使用,保護水資源的使用,減少浪費與污染問題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鄒耀海.綠色建筑中給水排水技術的應用研究[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11).
[2] 倪福海.綠色環保體系下建筑給排水的設計問題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7(7).
[3] 任慧,徐振華.綠色建筑給排水節能新技術的應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7(12).
[4] 吳本波.綠色建筑給排水技術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12).
[5] 魏淑華.淺談綠色建筑中的建筑給排水應用[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