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江衡
摘 ? ?要:預應力施工技術是一種全新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應用得當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總體結構的穩定性和施工質量。基于此,本文結合工程實例,在簡要闡述預應力施工技術優點的基礎上,分析了此項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體應用。分析結果表明,預應力施工工序比較多,任何一個環節控制不當,都會影響總體施工質量。需要結合工程特性,嚴格按照施工工序、施工標準、施工規范開展,才能發揮出預應力施工技術應有的優勢,值得同類工程施工大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建筑工程;預應力施工技術;鋼絞線;預應力筋
1 ?引言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建筑行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鋼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混凝土結構具有良好的整體性,輔以預應力筋,可獲得良好的延性、剛性,更好的保護混凝土,緩減混凝土裂縫問題,提升建筑工程整體抗震性,提升施工質量。基于此,開展建筑工程中預應力施工技術的應用探討就顯得尤為重要。
2 ?工程概述
某建筑工程跨度比較大,為保證施工質量,提升結構的穩定性,采用了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施工技術,共布置了15榀預應力梁,其中三層布置了3榀預應力梁,最大跨度為22m,梁最大截面為600mm×1300mm。本工程在施工中,預應力鋼筋采用了Ⅱ級松弛[Φ]15.24鋼絞線,強度標準值為1860MPa,張拉控制應力為1302MPa,每根預應力鋼筋張拉控制應力端通過夾片、錨具進行固定。混凝土的強度等級為C40。
3 ?預應力施工技術的優勢
預應力施工技術的機理是通過預應力筋張拉,促使混凝土獲得預應力,以達到改善結構性能,滿足現代化建筑工程建設的需求。和普通鋼筋混凝土施工建筑工程相比,應用了預應力施工技術的建筑該工程,具有構件截面積小、自重輕、剛度大、抗裂性能好、耐久性好等優勢,并且還能為大跨度結構施工營造良好的環境。但預應力施工技術難度比較大,需要結合工程特性,構建預應力值。預應力值和施工原材料的性能、預應力施加方法、張拉設備的選擇、錨具的可靠性、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等因素密切相關。在應用預應力施工技術時,如何有效控制各道工序施工質量,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關鍵。
4 ?建筑工程中預應力施工技術的應用
4.1 ?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預應力筋是施工的主要材料,其質量好壞,對整個建筑工程有很大影響。因此,預應力筋在進入施工現場時,需要廠家提供質量合格證書,并出具能夠反映預應力筋性能的檢驗報告。進場之后,還要按照進場的批次進行抽檢,保證預應力筋達到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之后,才能進入施工現場。此外,預應力筋的錨具、夾具、連接器等構件都要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其性能能夠符合國家現有標準。
4.2 ?鋼絞線加工制作
為降低鋼絞線在加工時發生變形,應力松弛損失過大,在加工之前,需要進行預張拉。就案例工程而言,預拉應力值不能低于鋼絞線抗拉強度的85%,緩慢預張拉,達到設計應力之后,保持5min~10min,然后松開。鋼絞線在下料之前,需要在切割口兩側,約50mm的位置用鐵絲綁定,切割完成之后,將焊口焊牢固,避免發生鋼絞線松弛問題。鋼絞線放料場要整平處理,并在下方墊上木塊,下料加工時,需要把鋼絞線盤卷裝在放線盒中,逐步抽出,保證安全性。鋼絞線下料實際長度要預留出足夠的余長,比設計長度多出500mm~600mm,必須選擇砂輪機切割。
4.3 ?鋪設預應力筋孔道
將波紋管安裝在支架鋼筋上,本工程支架采用普通鋼筋制作而成,需要嚴格按照預應力筋坐標位置,將其焊接到預應力梁上,支架鋼筋之間的間距控制在1.0m左右。波紋管鋪設完成之后,用剛強度鐵絲綁扎支架鋼筋之上。以保證預應力筋鋼筋孔道的流暢性,同時也可以保證波紋管在混凝土澆筑時的穩定性,避免發生偏移。每根波紋管之間用大一號波紋管螺栓連接,連接完成后,用膠帶密封包裹。如果在施工中遇到了連跨預應力梁,為降低預應力損失,可采用分段布置方法,需要在應力梁中部梁柱節點位置合理布置張拉端。該節點布置是否合理,對發揮預應力施工技術的作用非常重要。將灌漿孔布置在單跨波紋管兩端最高點附近將其和波紋管相互連接,具體做法為:先在波紋管上開洞,然后覆蓋上一層海綿墊和塑料弧形蓋板和波紋管之間用鐵絲綁扎牢固,再用塑料管插在弧形蓋板的接口上,伸出梁面長度控制在500mm左右。
4.4 ?按照預應力筋
在預應力筋穿束時采用人工單根穿束,保證穿束質量和通暢性, 穿束端用膠布包裹,以便減低穿束對波紋管造成的磨損。穿束結束之后,對波紋管破損情況要全面檢查,發現破損情況,及時防水膠帶包裹。
4.5 ?混凝土澆筑
當預應力筋穿束結束之后,需要的預應力筋布置范圍、數量、規格、伸出長度等進行詳細檢查,達到設計要求之后,可進行混凝土澆筑。在混凝土澆筑時,需要高度重視嚴禁振搗棒碰觸波紋管。并且在張端和梁柱節點等比較重要的位置,可采用小直徑振搗棒進行密實振搗,保證混凝土澆筑的密實度,避免蜂窩、麻面等質量問題。此外,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還要預留出同條件下養護混凝土試件,便于張拉時,作為混凝土強度檢測的依據。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要及時清理錨墊板上的混凝土,保證后期錨具能夠順利安裝。
4.6 ?預應力張拉
當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要及時清理鋼絞線上的銹蝕和泥漿,并套上工作錨板,在錨板錐子孔中涂刷一層黃油,同時安裝上工作夾片,精確定位千斤頂安裝位置,配置相應的限位板,安裝上張拉千斤頂和錨板。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之后,再由相關資質部門進行測定,并選擇相應的張拉設備準備張拉。在張拉之前,按照現場實際情況,搭設腳手架和張拉平臺,保證張拉順利操作。本工程在預應力張拉過程中,采用了雙控管理,以應力控制為主,同時對伸長值定期測量測量控制。并做好試驗張拉,確定好張拉參數。在整個張拉過程中,要密切關注是否存在異常現象、異常聲響、油壓表指數異常等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止張拉,待所有問題都徹底解決之后,再繼續張拉。預應力張拉完成之后,及時檢查鋼絞線上留下的夾片咬痕,以判斷是否存在滑絲問題。如果發現滑絲,可采用千斤頂單根補張拉。保證實際拉伸長度小于計算伸長值的10%或者-5%,如果超過次范圍,必須停止張拉,找到原因并處理之后,方可繼續張拉。
4.7 ?孔道灌漿
灌漿機出漿口要和孔道相互連接,并作密封處理,啟動灌漿泵注入壓力水泥漿,然后從遠到近逐個檢查出漿口,出現濃漿之后再封閉。最后一個孔封閉完成之后,持續加壓到0.5MPa~0.7MPa,穩壓持續1min~2min,封閉注漿孔,待水泥漿液凝固之后,拆去連接接頭,并及時清理。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工程實例,探討了建筑工程中預應力施工技術的應用,探討結果表明,預應力施工技術具有非常顯著的優勢,將其應用到建筑工程施工中,可有效大幅度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提升抗震性,減輕工程自重。嚴格按照施工工序進行施工,可大幅度保證總體施工質量,符合目前我國建筑工程發展相關規范和標準的要求,值得大范圍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孫穎.對建筑工程中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的探討[J].民營科技,2017(10):199.
[2] 吳彥超.探討建筑工程施工中靜壓預應力管樁施工技術[J].居業,2017(4):76~77.
[3] 萬里.淺談新時期預應力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7(18):82.
[4] 夏建中.大跨度房屋建筑工程中預應力的估計與測試[J].科技通報,2019(4):194~197.
[5] 張沛霖.建筑工程中結構構件后張法施工工藝探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7(1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