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康
摘 ? ?要:結合實際,分析了緩粘結預應力鋼筋工程施工工藝要點,先是闡述了緩粘結預應力鋼筋工程的施工特點,其次在論述該技術工藝原理的基礎上,對技術工藝操作要點進行解析。
關鍵詞:緩粘結預應力;鋼筋工程;施工工藝
1 ?引言
現代社會的建筑領域發展速度非常快,超高大跨建筑被廣泛的建設和應用,人們對于建筑的安全性、質量也有著更高的要求。緩粘結預應力對于建筑工程技術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極大的促進了建筑項目的安全性提升。但是該技術也存在明顯的缺陷,還需要研發出一種像無粘結預應力技術一樣更加的簡單、方便,且預應力筋能夠靈活的布置,充分的發揮出預應力筋的作用,是當前建筑領域的研究重點。
2 ?特點
(1)可以有效的減少內部溫度應力,可以更好的提升收縮應力,有效的的抵抗外部荷載而產生的裂縫缺陷。(2)根據無粘結預應力筋作為主要結構部分,能夠發揮出其力學性能。
3 ?適用范圍
能夠應用到很多大型的民用和公共建筑中,比如體育場館、禮堂、圖書館等。
4 ?工藝原理
(1)緩粘結預應力筋是技術比較新穎的預應力筋的粘結結構形式,其無粘結筋的方式布索更加的靈活,施工也更加的方便,并不需要設置孔道來進行施工,壓漿也更加的快速,具備比較高的安全性。
(2)緩粘結預應力筋。緩粘結預應力筋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在外部包裹一層特殊性質的緩凝砂漿材料,其主要是使用水、水泥、砂、復合膠粘劑等充分的混合之后制作而成,該材料的具體特性就是彈性好、塑性高、耐腐蝕等等。該砂漿材料需要在5℃ ~40℃密閉條件下,能夠達到在施工中的20d~30d 或 40d 前不凝結,然后逐步的進行硬化反應,就能達到30MPa 以上的抗壓強度,進而能夠達到張拉預應力筋的施工效果。緩凝工作原理就是由于加入的復合粘結劑直接吸附水泥顆粒表面或者水化產物的表面,能夠減少分子與等離子物質相互間的阻力,進而就能夠形成鈣礬石晶體結構,提升緩凝效果;二是因為膠粘劑與 Ca 離子作用,水泥材料的表面就會形成一些不溶性的物質膜結構,從而可以避免發生嚴重的水化反應,可以達到緩凝的效果。在不溶性質膜內部的滲透壓持續增大的情況下,會導致其破裂的問題出現,直接裸露在熟料的表面,然后就會導致材料的消耗進而形成了不溶性的物質,最終導致緩凝物質的消耗,可以保證水泥可以實現水化反應,保證砂漿的強度性能合格。
5 ?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5.1 ?工藝流程
以預應力筋為案例進行分析,進行模板施工、綁扎鋼筋結構、定位預應力筋、鋪設預應力筋、進行固定端組件的安裝與固定施工、梁管線路鋪設、板上、下鐵部分的施工、混凝土的澆筑施工、終凝結束之后要進行養護施工,達到規定強度標準可以開始預應力筋的張拉施工,然后是檢測預應力筋的外露情況,并且進行錨具安裝,使用千斤頂張拉施工,在預應力達到標準的要求之后檢測伸張數據,拆卸千斤頂,切筋還要進行錨具的防腐蝕處理,并且進行張拉施工。
5.2 ? 操作要點
(1)緩粘結預應力筋在施工階段應該采取如下的方式:[①]緩粘結預應力綁扎施工工藝和普通鋼筋有著極大的相似度,其豎向高度尺寸需要使用支撐筋來進行控制。[②]設置雙向的緩凝粘結預應力筋結構時,應該進行橫縱預應力筋較差部位的標高尺寸進行對比分析,保證各個交叉點部分的尺寸符合要求。[③]進行一根梁內布置多根粘結筋的設置,但是因為柱斷面部分的尺寸比較小,緩粘結筋在進柱前可以進行分叉處理,有效的預防進柱后的分叉問題。
(2)板內緩粘結預應力筋在施工時,應該按照技術標準來進行。
(3)夾片錨具的張拉和固定一側的施工應該根據如下標準來進行:[①]張拉一側的緩粘結預應力筋外表露出的長度尺寸必須要根據張拉機具長度尺寸來進行計算確定,保證其尾部的切線和承壓板的表面是垂直布置的,曲線部分的起始位置必須要和張拉錨固點的間隔距離有300mm 的直線段;單根緩粘結預應力筋在進行設置時,必須要保證其彎曲的最小直徑為12.7mm 和15.2m。[②]固定端錨具在進行安裝施工時,必須要將組裝完成之后的錨具進行綁扎施工,內部埋設上固定墊板,但是不能重疊的設施,擠壓錨具需要與固定一側的墊板緊密貼合。[③]張拉端和固定端都要按照設計方案來布置螺旋筋,其要緊貼承壓板結構,從而可以保證與緩粘結預應力筋的連接達到穩定牢固的標準。
(4)鋪設緩粘結預應力筋。在緩粘結預應力鋼筋線在施工中,主要是應用強度比較高、松弛性較低的預應力鋼筋線結構進行施工,保證整個長度范圍內都不存在死彎,如果存在,必須要切斷處理;緩粘結預應力筋必須要達到平直度標準,水平擺動必須要控制在50mm以下,豎向偏差要控制在±15 mm以下,從而可以避免張拉施工的摩擦損失而導致應力不能達到技術標準的情況。
(5)緩粘結預應力張拉作業。(1)張拉施工前要計算確定預應力筋的伸張量參數,這是理論的角度進行分析。該參數應該結合錨具回縮變形σl1以及預應力筋摩擦損失 σl2等因素,可以參考下式計算:[Δlpc=FpmlpApEp]。(2)在相同的條件之下,必須要檢測混凝土的結構在符合設計標準的要求之后,才能開始預應力的張拉施工。(3)預應力張拉施工的應力和伸長量必須要合理的范圍內,同時應該進行張拉力的嚴格控制,以伸長量為主要的數據基礎,保證其與設計參數的偏差不超過±6% 時,如果超出該標準,則應該停止張拉施工,并且分析具體原因,解決之后再次張拉施工。該工程的張拉力確定為 0.75倍鋼絞線強度標準值,即1860×0.75=1395MPa。實際伸長值:實際伸長值 ΔL:ΔL =L2-L1。其中,L2為張拉之后的實測外露長度值;L1為張拉之前的實測外露長度值。(4)預應力筋張拉施工時,通過張拉力、伸長量的兩個數據同時進行控制。(5)張拉步驟。首先需要對張拉端預應力筋的塑料保護套進行清理處理,將表層的部位全部清理干凈,然后需要涂刷一層緩凝劑,所有部位清理干凈后就可以進行錨環與夾片的安裝。錨具安裝施工之前,每根預應力筋至少應該空張拉2 次~3 次。安裝千斤頂,使得其能夠正常的工作。張拉到規定的應力參數之后,就能夠卸載設備,然后測量伸長量參數,計算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達到標準后可以停止張拉。
(6)封端保護。緩粘結預應力筋張拉施工全部結束之后,就能夠進行錨固區的保護處理。必須要采取科學有效的密封防護處理措施,避免水汽進入到內部而使得鋼筋出現銹蝕的問題。夾片與預應力的端部裸露部分需要涂刷一層油脂或者環氧樹脂,以保護該位置。
6 ?質量控制
(1)緩凝鋼絞線在全部施工后,必須要標注好規格、長度、型號等數據,設置標識牌,同時需要堆放墊木,以避免陽光暴曬。(2)項目施工要保證各個環節逐步進行,協調處理各個方面工作,促進質量提升。(3)嚴格堅持質量三檢制。(4)嚴格隱檢制。加強工程進度的檢驗。(5)張拉設備在施工開始前要做好必要的記錄。
7 ?結語
總的來說,在緩粘結預應力鋼筋工程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對施工工藝進行把握,才能切實的將整體工程的質量提升。
參考文獻:
[1] 佟建偉.緩粘結預應力鋼筋工程施工工藝[J].山西建筑,2014(22):90~91.
[2] 嚴文清,蘭林. 一種新型預應力筋工藝--緩粘結預應力筋[J].橋梁建設,1994(2):41~42.
[3] 董謝明.緩粘結預應力筋施工技術及其應用[J].上海公路,2001(1):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