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
摘 ? ?要:伴隨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我國加大了市政工程基礎建設的步伐。地下管線是市政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質量。相關單位要做好地下管線的施工技術優化和管理工作,切實提高地下管線施工質量,促進市政工程建設的發展。
關鍵詞:市政工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
1 ?引言
在市政工程中,地下管線施工不僅環境復雜,而且施工技術上也存在較多要點。地下管線的工作與城市居民的生活密切相關,是城市發展與穩定的基石,保障地下管線的施工質量極為重要。管線工作關系到居民的正常生活,無可避免地需要進行深化研究,從而使得管線分布合理,且易于開展維修和養護工作。如果管線施工不能達到規范目標,便會影響到城市的發展,使得城市秩序受到影響。
2 ?市政工程地下管線施工項目的主要內容
為了優化地下管線施工項目的建設質量,提升施工技術的使用效果,技術人員應當結合實際工程內容來優化作業計劃,保證施工計劃和實際建設目的相符合。當前城市化不斷推進,人們對基礎設施的要求也不斷提升,當前的城市地下管線施工的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在進行溝渠挖掘之前進行施工準備,合理安排施工設備以及施工材料,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完善有效的施工計劃。第二,施工過程嚴格按照施工計劃進行,確保施工過程中的規范性,保證技術使用滿足指標需求,提升溝槽挖掘等施工操作的進行質量。第三,在保證技術使用規范性以及工程建設質量的前提之下來優化工程進度管理,確保管線工程可以在工期內完成,保證施工企業的建設收益。第四,結合施工目的,使用合理的方式來完成管道的鋪設等施工內容,并強化施工管理和檢查,保證管道鋪設安裝質量。第五,在地下管線工程完成之后,技術人員要及時進行溝槽的回填,降低市政工程施工對城市生活的影響,保證管道的施工質量。
3 ?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線施工技術的應用
3.1 ?地下管線的勘測技術
在市政管線施工前,對地下管線情況了如指掌,才能使得管線施工順利開展。地下管線的分布較為復雜,且地下環境的復雜狀況使得管線分布情況成為棘手的問題,沒有對管線情況進行了解,就無法進行施工。應對各種管線的材料以及數量、用途進行詳細了解,分析如何運用管線進行探測。地下管線的探測技術能夠對不同材質的管線材質進行定位,對于管道的埋深以及走向和位置能夠精確的探測。在地下復雜區域能夠準確定位,對地下管線的狀況也可以進行基本了解。另外,可以咨詢其他的施工部門管理人員,調取檔案,對管線的情況進一步分析,能夠全面了解地下管線的分布狀況,對于施工而言是極大的臂助,能夠根據條件制定合理的方案。
3.2 ?管道鋪設技術
施工過程,鋪設管線之前,施工人員需要對管道質量進行檢查,確認其質量和鋪設要求相符。重點檢查管道型號、質量等,標記出實際長度。鋪設時按照設計位置鋪設,確保各個管道準確就位。使用中心線方式檢測管道鋪設位置的精準性,此技術在應用過程精確度較高。與此同時,還可使用輔助檢測設備完成鋪設位置的檢測。如:使用經緯儀檢測鋪設位置,所有管道鋪設完成以后,開展管道的安裝。安裝前應檢查溝槽,清除內部雜物,確認土壤密度情況,保障滿足安裝要求,結合管道安裝規范進行安裝。安裝之前對管道和構件展開試驗檢測,吊裝環節輕拿輕放,防止管道受到損壞。使用清水擦拭承插口,確保管道外表經清潔度,保持套膠圈狀態平直。安裝之后檢查承插口、接口等連接情況,如果發展密封存在問題時,需要立即采取加封處理,確保管道鋪裝質量
3.3 ?淺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
淺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作為地下管線施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人員在應用淺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時,必須運用加蓋法對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保護,才能實現延長地下管線使用壽命的目的。另外,淺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必須與市政工程施工方案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制定出滿足市政工程施工需要的技術措施。而這些技術措施則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如果挖槽施工過程中出現管徑過大的現象,則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管線的加固,才能在充分發揮混凝土材料優勢的基礎上,實現有效保護淺埋地下管線的目的;(2)如果挖槽施工過程中出現了管徑過小的現象,則必須采取加槽蓋法對管線進行相應的保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挖槽管徑與設計方案之間存在的誤差,以便于淺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性能的充分發揮。
3.4 ?深埋地下管線施工技術
市政工程中進行地下管線的施工為了其他管線不受到施工的影響,應實施一定的措施進行防護。這需要依照實際施工要求,進行針對性的措施。比如在進行管道安全的防護措施中,可以使用分層注漿的技術,使得混凝土漿可以注入管道的土體。在進行應用時還要對灌漿孔的位置進行合理分布,通常情況下在管路兩側進行漿孔設置,需要按照均勻分布的原則進行。漿孔之間的距離應該在1m左右,漿孔和管線的距離需要控制,標準在20cm,如此可以使得加固達到為最佳效果。漿液的擴散問題也需要進行重點管控,注漿的標準流程是應該是先外排,之后進行內排,按照這個順序進行注漿能夠形成堅固的加固層,使得加固效果得到提升。注漿材料選用在一般情況下應該是水玻璃、水泥漿液,而注漿的加固目標應主要放在土體中。如果土體加固時厚度達到2m,就可以分成四層注漿。為了保證充分且均勻的漿液分布效果,需要用振動鉆機進行注入。另外,注重注漿過程中的標準參數以及注漿標準。
3.5 ?試驗檢測技術
管道工程施工過程的試驗檢測主要指的是閉水檢測。由于管線閉水封口常存在井下,并使用磚墻封堵,因此需要在磚墻砌筑之前,完成試驗檢測,確保管道封閉性良好。在封口施工結束之后,開展閉水試驗。試驗之前檢測管道材料的質量以及實際的施工質量。重點對管道接口的密封性、管身是否存在裂縫和沙眼等質量問題進行檢查,一旦質量不符合標準,應立即使用砂漿修補,涂刷滲水區域。試驗之后對于不符合施工標準的管段,應使用有效的修補措施,問題嚴重難以通過修補方式解決的,應更換管道重新鋪設。
3.6 ?管線施工控制技術
在地下管線的施工中,施工人員應當使用合適的技術來對管線施工安裝作業進行全面的管理,有助于推動工程建設質量的提升,也避免了施工失誤等造成的安全事故出現。在施工結束之后,技術人員也應當對管線的長期使用狀況進行持續的監測,以便于在管線出現故障之后可以快速的完成檢修,提升地下管線的功能性。當前技術人員開始將現代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技術在管線控制管理中進行使用。技術人員在管線作業中構建了數字化和網絡化的監管系統,可以實現對施工過程以及后續的管線使用過程的即時管理,更方便技術人員檢修工作的進行,有助于提升管線工程施工質量,避免故障影響人民的正常生活。
4 ?結語
市政施工中的地下管線與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具有較大的關聯。應加強地下管線的施工技術,確保施工的高效和安全。同時市政施工中負責地下管線保護的工作人員應做好管線監督的工作,監督施工人員的操作,確保施工人員按照流程和規定實行應急措施。確保施工能夠正常安全順利的進行。
參考文獻:
[1] 張杰.探討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線施工技術[J].低碳世界,2017(16):151~152
[2] 李德鵬.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線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8(19):221.
[3] 王世琳.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線施工技術探討[J].科學技術創新,2017(26):151.
[4] 谷佳音,吳旻.在市政施工中地下管線施工技術的實踐與探索[J].居業,2019(7):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