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 要:在進行道路橋梁工程建設過程中,基礎施工技術的應用非常關鍵,因此,必須明確基礎施工的技術要點,結合科學的施工技術和工藝,才能保證我國道路橋梁工程施工技術的快速穩定發展。
關鍵詞:道路與橋梁;基礎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1 ?道路橋梁基礎施工技術應用中的常見問題分析
1.1 ?混凝土主體出現裂縫
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當中應用非常廣泛,道路橋梁施工中,混凝土作為用量最多的材料,需要保證質量符合工程標準要求,才能進一步提高道路橋梁整體性能,提升道路橋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但在混凝土材料使用過程中,如果不加以注意,可能引發一系列質量問題,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混凝土主體出現裂縫,這種情況嚴重時可能導致道路橋梁使用壽命下降,引發各種安全事故問題,必須嚴格加以控制。通常引發混凝土主體出現裂縫的原因包括混凝土材料施工結束后的養護工作不及時。眾所周知,混凝土結構要想保證施工質量,就必須在道路橋梁工程澆筑施工完成之后進行必要的養護,如果養護效果不佳,將會提高路面出現裂縫的幾率。在進行混凝土結構養護時,應保證混凝土表面濕度,使其進行充分的水化反應,如果在夏季進行施工,還需要做好防曬工作,以減少水分的蒸發作用,提高混凝土主體結構的強度。施工區域的氣候溫度對混凝土材料產生的影響較大,如果氣候條件決定溫差較大,混凝土材料出現裂縫的幾率將會明顯提升,所以還應該結合施工地區氣候條件進行合理控制,才能有效避免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
1.2 ?腐蝕現象
承臺混凝土腐蝕現象是當前路橋技術建設中所面臨的重大技術難題,主要是因為混凝土澆筑成為承臺,所以混凝土建設質量直接影響到承臺性能。統籌兼顧到承臺受到附近惡劣環境的干擾,水位反復改變,所以載荷大氣水分接觸中往往極易出現腐蝕現象。若早期承臺施工存在質量缺陷,則在后期施工中承臺所引起的危害會更為嚴重,這針對整個路橋工程基礎建設都有巨大影響,甚至會導致整個路橋工程出現完全癱瘓狀態。
1.3 ?樁體不牢固
樁體是整個路橋結構建設的主體項目,所以樁體質量關系到整個路橋基礎質量,但就當前路橋基礎建設狀況來說,路橋樁體不牢固的現象十分常見,甚至影響到整個路橋結構的穩固性。分析導致樁體不牢固的原因發現,主要是由于在打樁之前樁體下端與硬件碰撞之后導致下樁困難,若該環節強制性打樁就極可能破損樁體,最終產生樁體不牢固的現象。
2 ?道路工程的基礎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2.1 ?路基施工的要點分析
首先,在進行路基施工前,需要做好施工地點的勘測工作,結合勘測結果進行前期準備工作,例如對施工現場進行清掃。另外,在進行路基填筑方面,需要注意使用優質路基土進行填筑施工,保證道路工程的路基部分具有較高的承載能力。其次,在施工區域需要提前挖掘排水系統,在道路路基兩側預留出大于70°的排水通道,避免水分沉積對路基產生侵蝕作用。最后,在進行路基土壓實施工時,需要使用分層壓實施工方式,按照壓實度的相關指標進行施工。
2.2 ?道路工程的路面施工
水泥是混凝土材料在配比拌和過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種材料,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對水泥材料的使用需要給予高度重視。進行原料配比時,需要將施工工序中存在的誤差降低到1%以內。集合材料的含水量也必須達到標準要求,通過測量對材料內的含水量進行測定。通過在混凝土材料當中添加外加劑,可以降低混凝土材料的和易性,因此需要做好外加劑用量的控制工作,并且按照相關要求,其使用量不能超過2%以內。在進行材料拌和施工時,如果混凝土在拌和時產生的落差值過小,可以通過調節水泥漿用量改善材料性能。如果落差值較大,可以保持材料中配比的砂率不變,對砂石材料的使用量進行調整。同時還可以通過科學的改善砂石配級,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2.3 ?瀝青材料與混凝土材料的應用
瀝青材料在我國道路工程施工中應用也較為廣泛,通過使用瀝青材料進行道路工程的路面施工,能夠有效保證路面的平整性,同時可以在分期施工過程中做到無縫連接。使用瀝青材料進行路面施工,還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方便日后養護等優點,所以在道路施工過程中,對瀝青材料的用量較大。使用瀝青材料施工的質量控制要點在于,瀝青使用前需要進行嚴格的配比與拌和,在進行材料攪拌時,還需要對溫度進行科學的把控。瀝青材料的質量控制主要應做好水泥材料和砂石材料的配比,保證拌和充分,才能提升材料使用后的整體強度。在使用石灰進行配比時,需要保證材料百分百溶解,避免道路表面發生拱起問題。
3 ?橋梁工程的基礎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3.1 ?加強橋梁主體的剛性水平
通常橋梁施工的主體結構會優先選擇實體性的墩臺,因此,要想提高橋梁工程的整體質量,需要選擇科學的方式對基礎進行擴張,其中有效是方式包括對基礎結構外延長度和墩臺的高度合理提升剛性,同時結合要求將剛性的正確角控制在tan值范疇,進一步提高橋梁基礎部分的質量。
3.2 ?加強樁基施工效果
橋梁基礎施工所采用的一項重要工藝就是樁基部分基礎施工,保證樁基施工的質量符合標準要求。樁基主要是由若干根樁和承臺結構通過連接成型,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保證每一個樁基都能插入土壤當中,并且符合標準要求,通過箍住樁基實現共同作用的目的。同時還應該提高樁基的承載能力,保證樁基結構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對路面沉降問題進行有效控制。
3.3 ?加大混凝土施工質量把控
在進行混凝土材料澆筑過程中,需要首先按照設計標準進行規范性的操作,才能有效控制施工質量。同時,還可以通過結合混凝土材料的科學配比,提高拌和水平,對施工質量進行合理控制。混凝土材料在拌和完成以后,需要運輸到施工地點,所以還需要提高對車速的把控能力,提高混凝土材料的質量控制水平。混凝土在澆筑施工時,應優先采用分層澆筑的方式,將每一個土質材料結構的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半徑需要控制在0~1.5m。側模貨款應保持在0.5dm~1dm的距離,避免發生模板碰撞或預埋件相關問題。
3.4 ?提高鋼筋材料的施工水平
橋梁工程在使用鋼筋材料時,應首先完成鋼筋制作、安裝等問題,在進行安裝時,需要結合我國當前對設備安裝的標準依據。作為施工任人員,還需要通過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監管措施,提高鋼材材料在施工過程中的整體質量。鋼筋材料在使用中需要保證沒有發生彎曲、變形,同時對表面清潔程度進行檢查,以免發生材料腐蝕問題。
3.5 ?支架搭建與樁基礎控制要點
在路橋工程建設中,支架的搭建也是基礎處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支架的搭建質量直接關系到路橋建設質量,若支架搭建存在隱患,路橋工程的整體質量都會受到影響。通常情況下,路橋項目建設中,施工企業會利用鋼管作業腳手架來搭建支架,常見的原材料是鋼。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不斷提高,交通網絡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道路橋梁的建設能夠有效提高交通運輸的便利性,因此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道路橋梁工程基礎施工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對延長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提高工程經濟效益有著關鍵性作用,本文將針對道路橋梁基礎施工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道路、橋梁在基礎施工方面的技術要點進行分別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永剛.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應用解析[J].湖北農機化,2018(9):47.
[2] 郭愛永.城市道路橋梁施工管理技術要點探究[J].智庫時代,2018(44):170+172.
[3] 徐丹丹.道路與橋梁基礎施工技術要點初探[J].居舍,2018(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