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廣鵬
摘 ?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快速發展,近些年,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能夠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現變形和裂縫問題,確保混凝土質量,從而保證施工正常進行,提高施工質量,保證建筑工程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和完整性。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現澆混凝土施工現狀,對后澆帶施工技術進行概述,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方法,并提出一些應用建議,希望為相關施工人員提供參考,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建筑施工;后澆帶技術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們對于建筑結構的施工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設過程中,為了避免高層主樓與低層裙房沉降的差異過大,必須要嚴格控制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后澆帶施工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建筑工程施工規模越來越大,施工數量也越來越多。因此,必須要加強后澆帶施工技術的研究與分析,才能不斷地優化后澆帶施工技術,滿足人們對于建筑結構精益求精的要求。
2 ?后澆帶施工技術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是十分重要的施工內容,混凝土施工容易受到溫度變化、收縮力度不均勻等的影響而產生裂縫,對此,可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預防裂縫的發生。后澆帶可作為臨時施工縫,其作用區域包括建筑工程基礎底板、墻體等。通常情況下,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中,容易產生表面裂縫,對此,可組織施工人員臨時設置縫隙,將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分為多個小部分,在各個部分狀態穩定后,再進行縫隙澆筑施工,進而恢復原有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的整體功能。現如今,在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中,一般可利用水泥澆筑,同時可結合實際情況加入一定的鋁粉,以提升后澆帶澆筑強度。
3 ?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方法
3.1 ?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要想保證施工能夠正常進行,同時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就需要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在施工圖紙的設計階段,模板的預設工作決定了后期的施工技術和施工進程,而且這項工作需要在使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前完成,應提前布置建筑工程結構中的鋼絲網絡,確保鋼絲網絡質地均為且粗細一致,滿足施工的標準,從而提高預設模板的抗剪強度、剛強度以及整體的穩定性,防止一些高低層建筑由于主體橫向跨度較大而出現沉降的現象。在后澆帶進行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要合理的控制鋼絲網絡模板兩側的承受壓力,避免壓力控制不當使得質量出現問題,另外,在垂直方向對后澆帶混凝土進行澆筑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振搗的時間和頻次,避免出現過振現象,減少對鋼筋和鋼絲網絡的破壞,同時要注意混凝土中水泥漿液的流失問題,確保混凝土的質量。
3.2 ?對寬度和間距進行科學合理規劃
在現代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和施工人員都必須注重建筑整體構造的穩定性和統一性,使建筑各部位之間保持密切聯系,從而使建筑的整體承載力得到增強,這樣一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與運行可靠性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若采用的后澆帶跨度較大,則應當在實際施工中進行鋼筋的切割與斷開,待后期澆筑的時候再將斷裂的鋼筋有效連接起來。通常來說,后澆帶的寬度應當大于或等于7cm,并對其間距進行合理設計,施工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開展后期施工工作,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在征得相關人員同意的基礎上,可對寬度與間距進行適當調整。
3.3 ?混凝土澆筑
在做好上述后澆帶施工準備工作后,即可組織開展混凝土澆筑施工。在后澆帶澆筑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在澆筑流程控制方面,應根據建筑工程設計方案以及施工組織方案進行控制;②在選擇后澆帶類型后,即可針對后澆帶類型進行澆筑施工管理,比如,對于垂直臨時縫,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及時振搗,避免漏振或者過振,如果漏振,則會影響后澆帶功能,而如果過振,則會造成后澆帶內部鋼絲網被破壞。另外,對于水平臨時縫施工中,應對鋼絲網側壓力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將側壓力控制在一定范圍內;③在后澆帶澆筑施工中,需對整個施工工序做好詳細記錄和歸檔處理,為后續施工質量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據。
3.4 ?后澆帶施工的材料與位置選擇
首先,選擇性能優異、性質合適的材料對技術的實現非常重要,施工材料的應用主要與接縫的預留處理與澆筑混凝土過程有關,可以先利用模板快速徹底地排除后澆帶中的垃圾及雜物。同時還要保證鑿毛效果及后澆帶結構表面的相對濕潤,避免出現積水及裂縫問題。其次,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可以提前在混凝土中添加減水劑,保證拌合配比效果,使用無收縮混凝土膨脹水泥或者在水泥混凝土材料中加入膨脹外加劑,經水化反應后,提高混凝土體積,再搭配30mm厚擠塑板以形成更加緊密且防水的后澆帶接縫結構。最后,后澆帶位置的選擇要考慮建筑各類構件的變形情況,對變形較大的區域進行后澆帶施工。另外,要考慮建筑構件的受力情況,一般在剪力及彎矩較小的位置設置后澆帶,在梁板跨度的中間范圍設置后澆帶,避免在柱體位置上設置后澆帶。
3.5 ?合理把握后澆帶施工時間
所有的房建施工工程完成之后,待沉降工作全部進行完畢后進行后澆帶施工。混凝土構件收縮一般在兩個月之內完成,這是施工過程中必須重視并把握好的一個部分。不同類型的混凝土有不同的性質,通過對混凝土性質進行分析,根據混凝土不同的收縮情況,采用高于周圍混凝土一個標號的微膨脹混凝土作為后澆帶的填充材料保證后澆帶的質量。后澆帶施工時要合理控制施工材料成分比例,確保混凝土的綜合性能能夠滿足后澆帶施工需求。
4 ?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優化
4.1 ?后澆帶添加劑采購環節的優化
在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過程中,要想保證施工質量,就必須要對后澆帶添加劑的采購工作進行優化。只有保證后澆帶添加劑的質量,才能夠為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質量提供保障。而針對后澆帶添加劑的采購優化,首先要科學選擇添加劑的類型,其次要嚴格進行添加劑的試驗,最后要加強添加劑的質量審查,確保采購回來的添加劑具備正規、有效的生產資料,符合建筑工程后澆帶的施工作業需求。
4.2 ?后澆帶止水鋼板施工技術優化
對后澆帶的接縫位置,由于混凝土先后澆注的關系,可能會在防水性能方面顯得較為薄弱,因此在合適位置進行止水鋼板的澆筑施工,可以有效地與周圍混凝土相互結合并達到較好的防水效果。通常情況下,止水鋼板的施工要參照底板鋼筋的架設情況及底板混凝土的型號性能。利用與止水鋼板垂直的鋼制支架通過焊接的形式連接止水鋼板與底板鋼筋,同時結合底板混凝土的支座作用,使其為底部鋼筋、連接鋼筋及鋼板提供穩定的固定作用。另外,止水鋼板相互之間的連接要在接口處運用塔接焊接技術,并保證焊縫的嚴密性。
5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建筑行業也取得較大的成就。將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僅能夠提高施工質量,還能保證建筑工程整體的質量。因此,在使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時要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科學合理的設置寬度和間距,選擇合適的后澆帶斷面位置,對后澆帶斷面進行科學處理,嚴格選擇施工材料,同時在施工完成之后,要注意對后澆帶混凝土的處理和養護,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從而不斷提高施工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 梁云.建筑施工后澆帶的功能與施工技術探析[J].中國房地產業,2017(28).
[2] 劉克昌.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2019(10).
[3] 施永春.建筑工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實踐[J].環球市場,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