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蕎
摘 要 從當前的建設過程當中來看,生態建設理念在建筑工程當中已經有了較為全面化的應用,可持續發展理念、材料節約理念等被融合在建筑工程當中,在應用中有著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國生態建設當中的主要理念,之后從三個方面研究了建筑學設計中的生態建筑設計的主要方案,以供有關人士進行參考。
關鍵詞 建筑學;生態建設;設計方案
引言
生態建設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發展過程當中各個領域都逐步地貫徹生態建設理念,建筑學設計當中秉持著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等多種理念進行全面化設計,對我國的建筑整體建設有著較大的影響。
1生態建筑設計理念分析
1.1 節能環保原則
生態建設當中應當注重節能環保原則,在建筑工程當中注重借助能源消耗量過大的問題,盡可能采用儲熱、蓄能、存能等方式利用自然界當中的可再生能源進行來滿足日常消耗使用。注重在設計當中盡可能利用風能、太陽能等解決當今狀況之下傳統能源利用較多的問題,代替原有的煤炭資源、石油資源等一次性能源。另外,應當注重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充分地利用當地的光照、通風狀態,借助節能化設置,更好地對太陽能和通風狀況的應用,解決資源的利用問題[1]。
1.2 再利用原則
生態建設當中設計人員應當首先選用可再生的能源和材料,在建設工程當中應當注重材料的綠色性和節能性。建筑施工環節當中要注重采用綠色建設材料,避免能源消耗量過大,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注重采用可循環資源進行建設,降低對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在施工工作當中應當注重降低對環境的污染,避免在環境中形成建筑材料污染、噪音污染等問題,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2]。
1.3 地域性原則
在生態理念建設過程當中應當注重明確生態建設的基本概念,結合當地建筑當地的發展狀況,綜合環境保護學以及建筑學知識,實現建筑場地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相處。在建設工作中應當注重綜合當地的實際狀況,將生態環保建設理念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建設當中進行融合,綜合當地實際需求,解決當地能源消耗嚴重、環境污染等問題。生態建設理念應當與環境進行結合,在生態建設基礎之上,根據實際狀況進行內容分析,設定更加科學化、環保化和綠色化的設計理念,注重為人民提供更加舒適化的人居建設環境[3]。
2建筑學設計中生態建筑設計發展方案
2.1 堅持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是生態環境建設當中應當重點堅持和踐行的理念,注重將人的需求作為建筑工作的核心內容。從人類的實際需求作為出發點,從多個方面來進行舒適性設計,滲透節能環保以及生態建筑的意識,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在設計當中要從用戶的群體需求來出發,在設計當中注重關注人居住的舒適性,設計出與周圍環境相互協調的建筑。秉持綠色化、節約化的設計理念,不斷優化建筑工程設計環節以及工作內容,實現預期設計目標。加強對不同領域的相互學習,對環保材料、人體工程學理論進行研究,綜合各種知識來進行綜合化設計,注重建設材料、建設結構對人居住的舒適性,提升居住的整體質量。在住宅設計當中還應當加強周圍環境的設計,注重引入適量的綠色植被進行布置,在提升環境舒適度的同時實現對環境的調控。引入適宜當地環境的綠色苗木,做好空間布局設計,提升建筑設計的一體化。理解人們的實際生活需要,在不斷豐富自己的設計觀念,做好全面化布局設計,綜合不同設計因素,建設以人為本的設計方案,讓人們感覺生態建筑[4]。
2.2 采用新型技術手段
生態建設工作中應當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注重設計新穎化以及持續化。工作人員在落實生態建設理念的同時要注重加強對于科學技術手段的應用,結合最新的建筑材料、建筑設備等降低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實踐環節中應當注重了解生態設計的設計趨勢,增大對生態環境的滲透理念,確保建筑綠色設計理念。在現階段的設計工作當中在外墻保溫、低溫地板等方面都有著較大的研究成果,在新型能源利用、新型設備研發等領域的成果也不斷攀升。以外墻保溫技術為例進行分析,當前主要采用在外墻表面涂抹苯乙烯板來進行外墻的保溫設計,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漿料進行保溫控制。同時也采用了用新型的泡沫玻璃來進行改善的技術,在應用當中需要進一步研究。對于外墻的內部保溫設計主要通過聚苯板或者巖棉進行粘貼來進行控制。新型的技術研發以及新材料的選擇需要在不斷探索當中進行完善,工作人員要不斷學習新型技術手段,拓展自身視野,應用環保、節能的結構設計以及新型的技術材料來進行建筑設計。
2.3 做好結構設計
在建筑設計當中要注重對各個建筑設計環節,對門窗、屋頂等應當注重優化改善。對于門窗應當注重采用節能型門窗,對熱傳系數以及氣密性進行檢測,可以采用單層、雙層或者是多層的節能門窗。相對于傳統化的門窗而言能夠有效地降低空氣當中的熱能損失,更好地實現隔絕噪聲、熱量,實現內部保溫的功能。注重采用新型的窗體結構,改變原有的推拉型結構,更好地實現結構優化。對屋頂的設計應當結合室內溫度控制進行設計,在現有的不少建筑當中太陽輻射導致室內溫度逐漸升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階段采用空氣隔熱技術來設計屋頂,隔絕太陽的輻射,維持室內的正常溫度,實現冬天避免熱量流失,夏天降低室內溫度的作用,優化對熱量的使用方案,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設計人員應當對建筑設計的各個環節進行結構改善,對建筑設計的各個部分進行優化,充分實現能量合理利用以及節能減排的目標。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的建筑設計當中應當始終秉持著節約型原則和綠色設計原則,全面化貫徹以人為本的生態設計理念,注重人與自然的相互融合,結合最新的科學技術手段,推動我國的建筑向著更加節約環保的方向進行發展。
參考文獻
[1] 左崇.高層建筑設計中生態建筑學的應用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2019,(10):187.
[2] 馮曉娜.生態建筑學中傳統風水理論的理性表達[J].江西建材,2018,(2):36.
[3] 孫少輝.生態建筑學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建材與裝飾,2018,(47):89.
[4] 王林.生態建筑設計在城鄉規劃設計中的運用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2019,(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