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財政收入的逐年增加,為提升居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近年來,政府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并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引入了EPC管理模式。本文結合政府投資項目的特點,從EPC模式下項目造價管理的定義出發,通過分析造價管理的動態過程,提出加強和改進政府投資項目造價管理的措施,從而達到提升政府投資資金利用率,實現政府投資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關鍵詞 EPC模式;政府投資項目;造價管理
以政府財政資金為主要投資的建設項目,與一般的建設項目有所不同,政府投資項目大多數為非營利性的社會公益項目,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故政府投資項目具有非營利性、服務于社會發展、投資額度較大、影響面比較廣、風險系數較高等特點,如何做好政府投資項目的管理,在確保項目整體質量達到目標要求的同時,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率,是目前政府投資項目建設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1EPC模式項目造價管理的定義
EPC工程總承包模式是指將項目設計、采購以及施工(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融于一體的項目建設與管理模式,是現階段政府投資項目積極推廣的方式,又稱“交鑰匙工程”。EPC模式在項目造價管理上具有更明確的目標,首先在EPC模式下固定了項目建設的合同上限價,有利于項目投資的總量控制;其次EPC模式下,設計、采購與項目建設施工由總包完成,并單獨對政府投資負責,有利于政府對投入資金動向的管控與監督;最后EPC模式下,項目建設的分步實施更具系統化,有利于政府資金的統籌安排,同時項目的建設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有利于確保項目資金鏈的穩定以及投入資金的安全[1]。
2造價動態管理過程
為提升政府投資項目的可操作性以及確保項目建成后所取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項目建設建設過程中,必須對EPC模式下的各個環節的造價管理進行有效的動態管控,根據EPC模式的特點,造價動態管理包括三個階段:分別是規劃階段、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
項目規劃階段:規劃階段是項目造價管理的前提,合理做好項目的規劃,確定項目建設的總成本及總投入,可以為項目的造價管理確定一個總的目標及范圍,圍繞工程造價展開的可行性研究,是此階段造價管理的重點。
項目設計階段:設計階段是將工程造價目標合理的融入項目建設關鍵階段的過程,通過項目的設計,控制項目各階段所使用的成本額度,項目建設的預算是此階段造價管理的重點。
項目施工階段:施工階段是實現造價控制目標的過程,通過對施工成本的把控,是實現項目建設造價管理的主要方式,施工成本控制、合同管理與變更管理是此階段造價管理的重點[2]。
3造價管理措施
EPC模式造價管理的三個主要環節分別為設計環節、設備與原材料采購環節以及項目實施環節,因此針對EPC項目的造價管理,在多元化的動態特征的前提,也包括了投資決策、設計、施工、運營與維護等,其造價管理的重點應在以下的環節采用相應的措施。
3.1 精準工程量計量
精準工程量計量是EPC模式下政府投資項目進行造價管理的基礎。首先需要在項目的規劃設計階段,明確項目的建設范圍、建設內容以及建設方案,然后根據項目施工圖,對項目的工程總量進行精確計算,深入了解工程建設所需的設備以及原材料數量,并做好相關的審核工作,同時合理預留部分資金,根據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作為項目施工環境變化、地質條件變化、材料價格上漲及政策性調整等所引起的變更增加預備費。
3.2 加強設備材料供應鏈管理
設備及原材料供應鏈管控是EPC模式下政府投資項目造價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供應商管理和材料設備采購控制,造價管理中首先必須對供應商提供的商務合同、技術指標以及材料質量進行審核,確保工程產品滿足使用需要;其次是核對原材料與設備的供應價格,做到深入市場,主動調研,以確保項目成本造價的可行性、科學性和適用性,同時在造價管理中,必須明確材料設備的進場時間和使用時間,做到既滿足施工需要又減少物資存放成本的目的[3]。
3.3 優化施工成本控制
優化施工成本控制是EPC模式下政府投資項目造價管理的關鍵環節。在EPC模式下,施工成本的控制首先必須加強針對政府投資項目的招投標管理,在確保工程質量需求的前提下,選擇報價合理的施工方;其次是規范化的合同管理,以工程建設合同為總要求,合理的對項目建設進行成本控制;最后是嚴格的施工變更管理,根據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對項目的變更進行嚴格的審核,確保項目變更成本在造價控制范圍內。
3.4 采用數字化管理模式
數字化管理模式EPC模式下政府投資項目造價管理的有力保障。對于項目的造價管理,需要采集大量的數據信息,傳統的人工處理方式易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而采用數字化管理模式,可以確保工程造價數據的有效性,例如在設計階段,采用BIM模式,可以直觀的通過施工圖設計圖紙,反映出項目建設的總工程量和原材料用量;采購階段可以借助統一市場材價平臺,實時掌控原材料及設備價格;施工階段可以通過VR系統,有效掌握工程進度及設備材料使用情況,同時可以通過建立工程數據庫,將項目數據進行統一收集、管理和計算,杜絕人為失誤的現象,是加強項目造價管理的有效措施[4]。
4結束語
政府投資項目的目標是項目建成投運后實現最大的社會效益,同時嚴格控制項目建設資金的投入,實現節資增效。在造價管理方面,首先須明確目標,對項目資金的使用方式及達到的效果有清晰與準確的定位;其次是對資金的規劃使用須具備整體性和計劃性,站在項目建設全局的高度統一籌劃,同時根據項目建設的各個周期,對資金的使用計劃做出合理的調整。總的來說,EPC模式下政府投資項目的造價管理,必須做到統籌兼備,從項目的規劃開始,到項目的建設完成,以明確的目標、精細化的管控以及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達到最佳的造價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曉霞.EPC項目造價管理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2):148-149.
[2] 徐淼江.EPC承包模式下建設項目造價全過程管理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3):42.
[3] 王碩.EPC項目造價管理以及控制策略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33):39.
[4] 馬蕓.淺析EPC總承包模式下項目造價管理[J].甘肅科技,2018,34(18):96-97,60.
作者簡介
顏瑛(1988-),男,學歷:研究生,一級造價工程師、中級工程師,現就職單位:望城經開區建設開發公司,研究方向:主要從事財政投資評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