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二成
摘 要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建筑行業得到較快發展,高層建筑數量不斷增加,并且在此基礎上對地基進行了深層開挖,在進行深基坑開挖的過程中,由于一些地區深厚的承壓含水砂層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滲透問題,不但會降低環境質量,而且對基坑安全造成較大影響。為此,需要對深基坑地下水滲透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對深基坑地下水實施全面防治,這對建筑質量的提高具有較大促進作用。
關鍵詞 高層建筑;深基坑地下水;防治
前言
我國建筑工程在發展的過程中,高層建筑越來越多,這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尤為重要。但是,在對高層建筑進行深基坑開挖的過程中會受到地下水的困擾,這在較大程度上不利于建筑質量的提高,并且在此基礎上還會出現安全風險。這就需要施工企業在進行深基坑開挖之前,對開挖現場土質以及地下環境進行有效的勘察,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預防深基坑地下水對建筑產生的質量影響,以此將建筑安全性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1工程概況
本文以我國某工程為例進行分析,該工程在基坑設計的過程中,設計開挖深度是14m,開挖總面積是1900m2。由于該工程性質,將基坑平面設計為錐形,頂端與海水進水管涵進行連接,其中底部寬度約為50m,椎高約為62m。該工程在進行基坑支護的過程中,使用了地下連續墻加內支撐結構。此外,水文地質條件:該工程上部吹填土潛水含水層厚度約為12m,其中頂底部標高為+6.0到-0.6m。吹填土主要是以粉細砂材料為主,夾雜淤泥、黏性土。基底黏性土隔水層厚度約為11m,其中頂底部標高為-6.0到-17.0m[1]。
2地下水對高層建筑深基坑影響探討
2.1 上部潛水
深基坑在遇到地下水期間,基坑中的土質也決定了基坑的穩定性,該工程基坑地下含水層是粉細砂,具有極高的透水性。雖然此含水層中有一些淤泥,極易導致導水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此工程地基中的含水層一側相鄰海水,海水潮汐會對地下水位產生一定影響,隨著與海水越近,此種影響越明顯。
由于該基坑有海水相連,水源相對較為充足,潛水會對基坑施工產生一定影響,如果在進行基坑開挖的過程中,不對其進行設置防滲措施,會在基坑中產生較多潛水,導致很難進行有效的施工[2]。施工人員應當立即停止施工,將坑壁水土流失率降至最低,致使周邊地面產生沉降,使基坑壁土體失去穩定性,這就無法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為此,在進行深基坑開挖之前,應當制定科學、有效的地下水防治措施,并在此基礎上對其有效落實。
2.2 下部承壓水的不利影響
在對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分析地下水含水層介質,主要是粉細砂,并且顆粒特征與物質組成相對較為穩定,具有較高的透水性與承壓能力。對基坑施工產生的主要影響是基地破壞式地下水突然涌出,導致水體流失,致使基坑中出現大量水施工作業被迫中斷,若施工人員不采取有效措施進行防治,極易導致地基中土壤出現不同程度的流失,在此過程中致使基坑受到外力的影響出現變形情況發生,這在較大程度上會增加基坑施工期間安全隱患。
基坑以下分布承壓含水層時,需要對基坑中抗滲穩定性進行全面評估,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理。其中基坑坑滲透穩定驗算[3]:
其中是水涌出時的穩定安全系數;D是承壓水含水層頂面至基坑底部的土層厚度;是承壓水含水層頂面到基坑底部土層的天然重度;是基坑內外的承壓水水頭差;是水的重度。
3降水方案
3.1 基坑總涌水量估算
若基坑中出現地下水,其中基坑安全性與穩定性與地下水量與含水厚度有一定的關系,在此過程中滲透系數一般情況系下是5.0m/d,降深設計取值為12.0m。此外,還應對總用水量進行有效的估算,為了提高估算精確度,在大井簡化均質含水層承壓水完整井的基礎上對其實施估算。
3.2 單井出水量估算
在對過濾盡管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需要確定過濾器自身的長度,該工程中過濾器長度是10m,對單井出水量估算約為789m3/d。在對降水設備抽水力與安全儲備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降水井單井設計流量主要是使用500m3/d,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此外,在對單井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根據500m3/d流量,在施工期間只需要使用5口降水井降水便能夠將涌水產生的風險實施全面控制,并且在此基礎上還可控制相應的成本。除此之外,估算期間使用的含水層滲透系數由于是經驗為主,很難應用在工程中,需要根據相關要求,根據降水方案與防治方案對水文地質實施全面勘察,并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專業設計與管理,以此對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
4工程風險控制
在進行工程風險防控的過程中,主要是對地下水進行有效監測。在進行地下水防控的過程中,根據基坑類別監測要求,需要對一些監測內容進行每天監測,并對其進行有效的記錄。若基坑開挖深度為10m的情況下,在對土方開外期間需要增加監測頻率,增加為每天2次。基坑底板建筑完成后,若混凝土強度保持7d后,需要逐漸降低地下水監測頻率,待基坑回填完畢之后可以停止對地下水的監測。此外,需要對基坑進行定期檢測,確保基坑的穩定性,在此過程中若出現風險預警,相關人員應當在原監測頻率的基礎上,增加監測頻率,在穿過中若出現安全隱患,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跟蹤監測。在進行監測的過程中,若出現異常情況,需要工程管理人員提出工程風險報警,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深基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地下水會對施工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導致整體風險不斷增高。這就需要提升工程人員自身風險控制意識,并采取有效技術對地下水實施有效控制。在開挖之前對地下水文進行勘察之后再施工,以此避免工程風險的發生。此外,還應在進行地下水治理期間,選擇合理、科學的方案,需要在充分評估工法對環境產生影響的基礎上,結合經濟情況選擇最優方案。
參考文獻
[1] 陸建生.深基坑水平止水帷幕無壓性地下水控制設計及實踐[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8,(6):75-76.
[2] 劉池,胡廣磊,殷允騰.深基坑工程地下水控制技術的探討[J].冶金叢刊,2018,(8):64-65.
[3] 丁小勇.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處理方法分析[J].門窗,201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