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婷婷,余 毅,黃 慧,許雯佳,嚴小青,周新全,羅春光,陳朱琦
(1.上海市環境工程設計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2;2.華中科技大學固廢處理處置與資源化技術湖北省工程實驗室,湖北 武漢 430074)
近十幾年來,我國先后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 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等重大傳染病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與職業中毒和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1]。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和我國對外交往增多,埃博拉出血熱、中東呼吸綜合征等境外傳染病輸入風險明顯增加,給我國公共衛生安全帶來挑戰。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速度快、感染范圍廣、防控難度大。在疫情防控中,由于人群產生的生活垃圾可能沾染病原體[2],故環境衛生設施應急處置在阻斷生活垃圾攜載病原體再傳播、滿足人們基本生活、維持經濟社會運行、保證城市運轉作出了貢獻。
疫情防控,標準先行。部分城市及時頒布了疫情防控期間環境衛生設施應急處置作業的地方技術標準(包括團體標準),為當地環境衛生設施應急處置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住建部市容環境衛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在疫情期間及時發布了關于新冠肺炎防護期間標準編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在編標準的主編單位及有關單位根據疫情現狀和突發事件特性,補充修改完善標準中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內容。本研究在介紹市容環境衛生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的基礎上,對現行及在編標準涉及應急處置的條文進行了梳理并提出修編建議,以期為我國修編市容環境衛生工程建設標準體系中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內容提供參考。
工程建設標準是對工程建設的勘察、規劃、設計、施工、安裝、驗收、運營維護及管理等所作技術要求和規定。我國在上世紀90 年代末期初步構成了市容環境衛生專業標準體系[3],在工程建設標準體系中市容環境衛生標準體系被列為第[2]7 系列(圖1),其對應的分體系見圖2。

圖1 市容環境衛生標準體系

圖2 市容環境衛生專業標準分體系
體系中的綜合標準,主要是涉及市容環境衛生中的質量、安全、衛生、環保和公眾利益所必需的技術要求及管理要求,對該部分所包含的各層次的標準均具有制約和指導作用;基礎標準是市容環境衛生專業范圍內作為其他標準的基礎并普遍使用,如:術語、符號、計量單位、圖形、模數、基本分類、基本原則等;通用標準指某一類標準化對象制定的覆蓋面較大的共性標準,以設施規劃及工程的設計、建設施工、驗收等為主要內容,它可以作為制定專項標準的依據;專用標準是指對某一具體標準化對象或作為通用標準的補充、延伸而制定的專項標準,覆蓋面一般不大,如根據市容環境衛生具體標準化對象制訂個性標準,以工程的工藝、操作、安裝、檢測、運行管理、安全、服務、評價等具體技術要求為主要內容。我國現行市容環境衛生工程建設標準清單見表1。

表1 現行市容環境衛生工程建設標準清單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深化工程建設標準化工作改革的意見(建標[2016]166 號) 構建了我國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規范體系要求,規范分為項目規范和通用規范2 類,是工程建設的控制性底線要求。工程規范發布后將替代現行強制性條文[4]。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2015 年12 月底出臺的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指出,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是發揮市場在標準化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加快構建國家新型標準體系的重要舉措[5]。
根據現行市容環境衛生工程建設標準清單,按照環衛設施規劃、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生活垃圾處理、糞便處理、道路清掃、水域保潔6 個類別,梳理了有關應急處置條文,見表2。

表2 市容環境衛生工程建設標準涉及應急處置條文
現行市容環境衛生工程建設標準有關應急處置條文梳理分析如下:①43 項現行標準有10 項標準涉及應急預案內容,雖然只占標準數23%,但這些標準覆蓋了環衛設施規劃、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生活垃圾處理、糞便處理,道路清掃、水域保潔等環衛主要作業環節,對應急處置起到了一定的技術支撐作用;②10 項標準對應急預案的側重點不一(安全事故、環境污染事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其中只有4 項標準涉及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要求;③綜合標準和基礎標準未規定環境衛生設施作為城市基礎設計必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要求,缺失對各層次標準的制約和指導作用;④通用標準大部分未規定通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要求,未起到作為各專項標準依據的作用;⑤絕大部分專業標準未規定某一具體環境衛生設施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功能要求和措施,或作為通用標準的補充、延伸;⑥規定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要求的4 項標準,要求差異較大,表述方式不統一、系統性較差。對突發衛生事件的防控措施只有定性要求,應急預案編制方法不明晰、應急處置針對性不突出、應急措施不具體,缺乏可操作性。
對在編、修編及已報批的市容環境衛生工程建設標準,根據全文強制性規范、基礎標準、通用標準、專用標準體系,梳理了有關應急處置條文,見表3。

表3 在編市容環衛工程建設標準涉及應急處置條文
在編市容環境衛生工程建設標準有關應急處置條文梳理分析如下:①17 項在編標準有7 項標準涉及應急預案內容,其中包括2 項通用標準,占總在編標準數40%,已高于現行標準的占比,在編標準對應急處置將起到較大的技術支撐作用;②7 項標準對應急預案的側重點雖然不一,但有5項標準是重點涉及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要求,在此方面已在發展和完善;③2 項在編標準在基本規定里,規定了應制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專項預案并應報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的基本功能和某一環境衛生設施性能要求,還新增加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作業和人員防護”專節,規定了應急作業和人員防護的具體措施。2 項在編標準較好地實現了標準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功能、性能與措施的統一要求;④在編3 項全文強制規范均未規定環境衛生設施作為城市基礎設計必需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要求,缺失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底線”的制約要求。
1) 依法依規、分級規定、統籌實施,構建分區管理模式。標準應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文件對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級別的規定,統籌實施,科學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置方案,提升標準化工作的戰略定位,實現具有可操作性的分級和分區管理模式。
2) 綜合標準制約指導,強化全文強制規范的頂層設計原則。建議在綜合標準如GB 51260—2017 和在編的全文強制規范(見表3) 中強化應急預案制定和響應的總體要求,以滿足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國家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經濟社會管理基本需要的頂層設計編制原則。
3) 通用標準共性規范,統一設施標準的應急功能規定。建議在表1 所列通用標準中,應規定設施設備具備重大傳染病疫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期間進行作業的應急功能,處理能力應至少滿足處理對象120%的應急功能。同時還應規定這些具體設施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共性功能要求和措施,如在設施內應設置(或預留) 應對突發事件時的應急堆放區域、預處理區域、車輛停放等隔離區域,提出對隔離區域內的設施及裝置的配置和作業方式要求、設施內的非隔離區域的要求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疫情期間,除不得不進行運行的環衛設施要具備正常運行的應急功能外,能停止的應該停止,如填埋場封場、垃圾場生態修復和開挖篩分工程、糞便處理后的污泥制肥(調整為污泥消毒后焚燒或填埋應急)、中小型餐廚垃圾制肥(調整為固液分離后直接分別無害化處理應急) 等。
4) 對專用標準進行補充、延伸,使設施運行、監管、評價各環節應急措施更加具體。環境衛生設施運行作業具有地域分布廣、業務類別雜、作業工種多、人員流動大的特點,環境衛生設施應急處置作業人員直接面臨感染風險。應將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制定的原則、方法和措施貫穿并細化到生活垃圾(包括建筑垃圾、廚余垃圾、糞便等) 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置的全過程,有效提升環衛行業應對突發事件的防控能力。建議在各類設施類專用標準(表2 所列) 中,細化設施的應急性能,并對通用標準的應急功能要求進行補充、延伸具體措施。建議各類環衛設施運行維護系列專用標準(見表3 中專用標準),增設應急預案專章或專節,體現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疫情期間,保障設施運行系統的應急功能以及疫情期間對作業人員的防護要求等。建議在各類環衛設施評價及監管標準(見表1 專用標準) 中,增設對環衛設施建設和運行的應急功能和應急預案的評價、監管內容要求。
5) 新定標準補缺失,接軌產品標準和國際標準。①建議根據國家標準項目年度制(修) 訂計劃有序地增加新標準編制,如公共廁所保潔與質量標準,以填補目前行業標準中有關公共廁所日常保潔作業和質量評價缺失的情況,在標準中細化對公共廁所應急保潔、化糞池消毒等措施。②建議在預制集成式無下水管道廁所的衛生處理裝置技術要求(國際標準ISO 30500 轉化) 制定過程中,充分吸取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借鑒人體糞便和尿液排泄物的衛生健康指標體系以及相應指標的檢測方法,提高公共廁所的衛生狀況。③美國2014—2015 年埃博拉病毒疫情發生后,聯邦政府多個部門于2019 年8 月發布了對于埃博拉有關的廢棄物管理及處置的專項規范(A 類傳染性物質污染的固體廢物管理)[16],旨在幫助國家有效管理好與傳染病事件相關的A 類廢物并提高對感染性廢物管理過程中安全性的認識。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 美國目前還沒有專項規范發布。我國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包括環境衛生設施應急處置為全球提供了寶貴經驗,建議加快疫情環衛應急處置相關國際標準與我國標準的轉換,并積極參與環衛應急處置國際標準制定,為國際標準體系完善作出新貢獻。
6) 團體標準補充細化,延伸專用標準應急處置措施。①團體標準體量小,標準制定靈活、團體內部協調相對容易,針對環境衛生設施應急處置的需求和特點,可通過團體標準快速制定和頒布實施;②團體標準除了延伸環境衛生專用標準應急處置措施外,還可著力加強環境衛生應急標志標識、環衛防護用品、環衛作業場所風險隱患識別評估、環衛應急隊伍及裝備配置、環衛應急物資儲備、應急演練等相關環境衛生應急標準,促進環境衛生行業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規范化和應急技術裝備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