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田(科萊恩化工(中國)有限公司,上海200335)
2018 年12 月26 日,北京交通大學東校區(qū)2 號樓實驗室爆炸起火,造成3名參與實驗的學生死亡。據(jù)了解,原因可能是實驗室內(nèi)學生進行垃圾滲濾液污水處理科研實驗時發(fā)生爆炸[1]。
近些年實驗室事故時有報道。如何加強安全管理及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應從安全文化上入手。企業(yè)安全文化是企業(yè)在實現(xiàn)企業(yè)宗旨、履行企業(yè)使命而進行的長期管理活動和生產(chǎn)實踐過程中,積累形成的全員性的安全價值觀或安全理念、員工職業(yè)行為中所體現(xiàn)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構成和影響社會、自然、企業(yè)環(huán)境、生產(chǎn)秩序的企業(yè)安全氛圍等的總和[2]。良好的安全文化是企業(yè)的基石,安全工作可事半功倍。
怎樣去創(chuàng)建安全文化呢?特別對于新建實驗室,第一,強調(diào)領導力作用。所有的安全執(zhí)行必是瀑布似的從上到下進行,從最高管理者到最普通工作人員開展安全工作。最高領導者首先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充分的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支持安全工作。各級直線管理者都需以身作則,帶頭樹立良好安全榜樣,對同事的安全行為加以贊賞,持續(xù)不斷的推動安全。第二,建立實驗室安全愿景、價值觀和安全相關規(guī)定。例如,愿景是實驗室可持續(xù)發(fā)展,價值觀是任何實驗業(yè)務不得凌駕于安全之上,據(jù)此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規(guī)定。第三,強調(diào)安全責任。屬地管理,需納入每個直線管理者的崗位職責中。每個人都需為自己和他人安全負責。第四,強調(diào)對安全的承諾。從領導到最普通工作人員,均需有對安全工作的承諾,需對實驗室安全負責。第五,在不斷強化安全管理過程中,讓安全工作成為我們的日常,成為習慣。比如開車需系安全帶,上下樓梯需扶扶手,諸如此類最基本要求逐漸潛移默化進入到我們?nèi)粘A晳T中。
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可按照PDCA原則進行,如下。

實驗室的安全管理體系需將所有的安全工作涵蓋在內(nèi)。包括:產(chǎn)品監(jiān)管、職業(yè)健康與安全、工藝安全、環(huán)境保護、運輸安全、應急響應及安保。對于實驗室風險控制一定按STOP 原則進行,以替代-工程措施-組織管理-個人防護的先后順序進行風險規(guī)避和控制。個人防護在安全防護上應是最后考慮原則,在先行措施不能有效控制后才考慮個人防護用品。
理論上來講,做好工程設備安全、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文化的滲透,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驗室安全績效會越來越好,事故率會越來越低。
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zhì),對人體、設施、環(huán)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3]?;瘜W危害可以發(fā)生在幾種形式,如液體,蒸汽,氣體,煙霧或固體。當吞服,吸入或通過口腔,鼻腔或皮膚接觸吸收有害化學物質(zhì),則化學危害產(chǎn)生。
在實驗室,我們可以從化學品標簽、SDS和標準作業(yè)指導書上可以找到對應的化學危害信息。一般標簽上須含有以下信息:(1)物料名稱和潛在健康、火災和反應性危害;(2)操作時的個人防護用品;(3)操作時,采取什么具體預防措施,或避免什么狀況(危害聲明與預防聲明)。鼓勵實驗室員工制作樣品標簽時將這些信息呈現(xiàn)出來,以便接觸者一目了然了解到物料安全信息,及時作出相應反應。另外,SDS上也有明確的物料相關信息:(1)化學品可能存在的危害類型;(2)化學品暴露的急救流程;(3)應急響應/消防措施;(4)清理泄漏技術;(5)怎樣合適地處理和貯存化學品;(6)應采用什么類型的暴露控制和個人防護設備;(7)物理化學性質(zhì)/毒性&生態(tài)信息;(8)處置注意事項。而且,每個設備或工藝操作,建議附上標準操作指導書,以便操作人員特別是新人可以清楚地了解操作步驟,同時了解操作中風險及應對措施。
另外,對于致癌致畸致生殖毒性化學品要格外重視,如果物料SDS 危害類別有H350、H351、H340、H341、H360、H361、H362任一項,則考慮為致癌致畸致生殖毒性化學品。本著以人為本,把人員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操作此類物料一定在良好通風系統(tǒng)環(huán)境下進行,請嚴格按照說明書配戴合適的防護設備,避免身體接觸,如果不小心接觸,請立馬清洗。且不要將私人衣服與實驗服混在一起,以免污染。如果實驗室有懷孕女工,務必上報,不要讓懷孕女工操作此類物料。
因此,實驗室里物料安全信息非常重要,需要全員參與,每個實驗員都需了解物料的基本安全信息,以確保人人知曉如何操作化學品,配戴什么樣的防護用品,怎樣應對緊急情況及如何處置。
(1)盡可能減小在實驗室的危險化學品貯存量,對化學品的有效期進行管控。對已過期或不再用物料及時處置。實驗室內(nèi)甲類和乙類化學品的儲存限量如下:

危險化學品應按危險性質(zhì)分類,貯存在對應的甲、乙、丙類倉庫里。
(2)定期檢查化學瓶,保持瓶身清潔。請及時處理空化學瓶。
(3)必須隔離不兼容的物質(zhì)。貯存柜中的物品應存放在托盤上。聚丙烯托盤適用于大多數(shù)用途。
(4)保持良好的庫存控制。建立和定期更新化學清單,其中應包括基本信息:化學名稱,數(shù)量,危害類別等。
(5)在化學品貯存之前,一定要將化學品容器蓋緊,以免泄漏。
(1)降低可燃物料使用量,減少它的暴露程度。(2)采用高閃點物料代替低閃點物料。(3)每次用完物料立即蓋緊瓶口密封。(4)保持實驗室衛(wèi)生,不要堆放雜物。(5)良好的通風環(huán)境。
(1)控制明火(煙)。實驗室內(nèi)所有動火作業(yè)必須簽發(fā)作業(yè)票保證作業(yè)前作業(yè)中作業(yè)后安全措施到位。
(2)避免靜電釋放。危險化學品的實驗操作設備需作好靜電接地。另外,我們需采用合適的防靜電個人防護用品;減少使用非導電的物料和工具,如操作易燃化學品的容器、塑料膜。
(3)物料操作溫度盡量低于物料閃點15 °C,降低著火可能性。
例如,鋁漿與水慢慢反應釋放氫氣,可能造成火災或爆炸。一旦發(fā)生緊急情況,需采用黃沙、干粉滅火器等應急資源,阻止火勢蔓延。.
在實驗室,每位員工需了解:(1)工作場所緊急出口所在位置,(2)逃生路線和火警時緊急集合點位置,(3)最近的滅火器位置和使用方法,(4)最近的火災報警按鈕位置,(5)急救箱的放置場所和急救員名單,(6)最近的緊急沖淋/洗眼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當有火情發(fā)生時,原則是先救人后滅火。所有實驗室應急通道及應急設備不允許被阻擋。應急設施需定期檢查,如過期或損壞需及時更新。
綜上所述,安全文化、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危險化學品管理、火災爆炸預防及應急響應基本原則在實驗室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所有人員需在安全上共同努力,不斷進步更新,才能使我們實驗室安全績效越來越好,可持續(xù)發(fā)展。安全管理是一個大課題,我們需要不斷深入認識并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