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泰
摘 要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我國在市場供需關系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必須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炭企業也應該積極響應這一措施,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以促進自身快速高質量發展。本文首先介紹供給側改革的背景和意義,然后分析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煤炭企業轉型升級面臨的主要問題,并給出一些具體的解決方法,希望可以對煤炭企業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 供給側改革 轉型升級 煤炭企業 戰略選擇
一、引言
我國十分注重煤炭行業的建設工作,在推動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為了經濟能夠快速高質量發展,作為傳統行業,各類煤炭企業一定要牢牢把握供給側改革格局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充分認識并挖掘自身的潛力,善于發現并解決轉型升級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并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推動企業做優做大做強,以彰顯企業自身的特色與價值,最終實現煤炭企業的成功轉型升級。
二、供給側改革的背景和重要意義
盡管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就,但是從整體角度來看,我國的經濟結構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在很多經濟領域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就不得不要求進行產業優化升級,改變經濟結構,宏觀調控供給關系,確保供給能夠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以應對市場運行中存在的各種不穩定因素。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從經濟發展的全局高度來制定的一項重大舉措,這關乎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對促進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而對煤炭企業而言,現如今自身的發展似乎到了一個瓶頸期,因此更應該把握機會,在改革的大浪潮下,推動自身順利轉型升級是重中之重。
三、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煤炭企業轉型升級遇到的問題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煤炭企業轉型升級遇到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在產業結構方面,我國的產業結構必須進行調整,要符合經濟發展的規律。當今時代,綠色能源產業在全球備受矚目,我國越來越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大力倡導綠色節能,很多產業也都在積極響應這一號召,注重綠色能源的開發和應用。煤炭企業更應該如此,作為一個傳統行業,要從宏觀的角度把握企業發展的大勢,注重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應用,加強企業管理,只有將煤炭企業的產業結構部署好,才能彰顯自身的優勢,實現企業效益高質量發展。從區域角度來看,我國煤炭企業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弊端日益凸顯,新興煤炭企業與老牌煤炭企業不同,要結合實際情況,優化企業體系結構,不斷彌補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做好統籌管理方面的工作,可以建立區域聚集示范區,切實保障企業的發展效益。從資產的角度來看,要認清煤炭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制定方案,及時解決問題,要避免產出過量導致供過于求的情況;要轉變企業運行機制,增加企業的彈性和活力,避免某個企業一家獨大、形成壟斷,以促進企業間的良性競爭;此外,還要充分體現市場宏觀調控的作用,不斷創新,進一步對外開放,及時化解企業之間的矛盾,以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不斷鞏固國家所有制的主體地位。在要素結構方面,不同的煤炭企業有不同的發展策略,過去那種原始的開采方式在21世紀已變得不再適用。為了使煤炭企業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就要不斷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對企業員工,要注重培養方面的工作,嚴格管理,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只有這樣,才能為煤炭企業的運行注入強有力的動力。在治理結構方面,企業的監督管理部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體制內的改革顯得尤為重要,要確保改革具有科學合理性,充分發揮上層管理部門的示范帶頭作用,這樣利于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多建立一些同等級的部門,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分配具體的職能,實現相互監督和協商合作,避免企業在面對重大選擇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進而做出錯誤的決定,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要想成功實現煤炭企業的轉型升級,就要從之前的發展經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虛心接受各方面的聲音,取其精華,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治理結構。在人才結構方面,對人才的培養始終是企業必須解決的一個難題,人才的質量決定企業真正的實力。企業要提高員工的技術水平,重用有擔當、工作細膩、業務能力強的人,為其他員工樹立良好的榜樣。此外,很多煤炭企業的員工穩定性不夠高,跳槽現象時有發生,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平穩發展,因此人力資源部門要制定一系列的鼓勵措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同發展。
以上都是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煤炭企業在轉型升級中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復雜且嚴峻,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制定相應策略來彌補企業中存在的短板,最終使煤炭企業成功轉型升級,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四、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煤炭企業轉型升級的策略
(一)優化煤炭企業自身產業結構
當今煤炭企業隨著自身實力的不斷增強,規模正在變得越來越大,要把政府相關的扶持政策與企業自身實際的發展狀況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優化自身的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實現產業功能多樣性,以滿足市場的需求,對生產效益低下的小企業,要予以關閉或采取合并的方式進行處理。
(二)促進資源向清潔能源轉換
煤炭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要促進煤炭資源向清潔能源的轉換,例如在一定的資金和技術條件下,可對煤炭進行加工,將其轉換為天然氣等清潔能源,這一方面是為了響應國家綠色低碳的號召,另一方面也是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三)推動經濟建設,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
煤炭企業要積極推動經濟建設,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條,在安全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煤礦產的其他功能,為其他產業提供所需的資源,關閉效能低、污染嚴重、投入成本大而效益低下的礦井,一方面要充分考慮經濟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對環境的保護。
(四)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
煤礦產企業之間要在競爭中建立合作關系,在合作中建立競爭關系,不斷開創新的合作競爭模式。如果只競爭不合作,就會導致煤礦產公司之間得不到有效的溝通,甚至會出現能力較強的公司不斷發展壯大、進而打壓其對手的情況,其他公司因為技術短板等方面的因素就會存在倒閉的風險。而如果只合作不競爭,就會導致行業發展受阻,市場失去原有的生機與活力。
(五)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在保證開采加工質量的同時,還要盡可能較低成本,以提高企業的效益。要優化開采和加工整個過程中的細節,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支出,使企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六)減少閑置資產,充分發揮其作用
對企業要進行全面的整頓,排查閑置資產,并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對于閑置資產,要制定詳細具體的處理方案,及時替換耗能高、效率低下的設備,對員工開展技能培訓,減少維修成本。
(七)加強企業內部機構管理,推動運營體制改革
要加強企業內部機構的管理,注重高層次人才崗位的分配,不斷推進運營體制改革。要培養員工對崗位負責任的態度,各部門之間要及時交流溝通以提升工作效率,要提高人才的競爭力,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當前,煤炭企業運營機制還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對此要制定有效的溝通交流方案,與外部企業保持密切聯系,形成良好的運營機制。
(八)注重創新,規范治理體系流程
煤炭企業要廣泛聽取各類建議,加大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力度,不斷提升工程技術能力水平,在不斷摸索中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此外,要根據國家制定的一系列標準,以法律為基石,規范治理體系流程,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并落實到實踐中。要始終把員工的安全性放到第一位,加強安全考核,培養員工的安全意識。
五、結語
我國經濟要想實現高質量增長,就必須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大浪潮下,煤炭企業的轉型升級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為此,一定要善于把握機遇,高舉科技創新旗幟,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積累實踐經驗,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模式,并加大對人才的培養管理力度,規范治理體系流程,為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
(作者單位為山東能源棗礦集團三河口礦業公司)
參考文獻
[1] 梁鋒.基于供給側改革的山西煤炭企業再整合研究[J].市場觀察,2016(Z2):140.
[2] 供給側改革:煤炭企業未來五年的主題[J].中國煤炭工業,2016(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