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外語人才成為各個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外語人才需求量較大。但我國傳統的外語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有必要進行外語教學改革,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為國家提供復合型外語人才,推動國際之間的交流。本文將研究大學外語教學方面的改革,希望能夠有利于加大高校的改革力度,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外語人才。
【關鍵詞】外語人才;大學外語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李莉(1966.08.02-),女,貴州遵義人,貴州省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外語教學。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地位越來越高,具備外語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成為國家發展思考的重要人才。英語是大學的第一外語,也是所有非外語專業學生都必須要學的重要基礎公共課,對大學生的培養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國實施應試教育,很多大學只注重英語語言技能的教學和應對一些考試,卻忽略了英語教育的實用性和人文性,這就很難培養出具有良好人文素養的建設人才。為了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大學在外語教育方面要進行相應的改革,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實用的人才。
一、外語教學現狀
由于我國長期實施應試教育,因此學校、教師和學生都在考慮比較實際的問題,就是怎么應對考試,因此就會對外語的實際應用缺乏一定的研究。另外很多高校在外語教學設置方面不夠充分,特別是在外語教育理念、外語課程結構、教師等方面存在失調的現象,因此目前我國的大學外語教育現狀仍不夠理想。首先,各大高校明顯存在英語獨占鰲頭的現象,造成外語的語種比較單一。大學生都以刷分為目的,想到的只是如何考過四、六級,或是考試不掛科,使得學生的學習面比較狹窄。高校雖然已經意識到教學理念需要改革,但由于應試教育的制約,仍無法徹底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雖然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了情景教學和重視師生的互動教學,但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將語法教學和閱讀作為主要教學內容,這很難實現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目標。最后,大學的外語教學設備大多比較陳舊落后,沒有重視網絡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使得外語教學沒有實現網絡信息化的目標。總的來說,很多大學現在的教育水平還有待提高,各大高校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外語人才。
二、大學外語教學改革的要求
1.優化外語課程設置。大學外語課程優化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全面培養學生的英語基本技能。英語是一門全球通用的語言,因此外語教學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加強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表達能力,這樣才能培養出實用型的人才。具體的措施是與外語專業技術人才進行合作,大力引進專業的具有先進教學理念的外語人才,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口頭交際上有所提高。此外還要注意教材的改革,在編寫英語教材時要改變傳統的“重語法、輕表達”的現象,要加大表達方面的比重,提高學生的筆譯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是增加專門用途英語課程,通過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培養出適應國際復雜局面的專業型人才。此外,為了促進國家全方位發展,高校還應該增加國際商務、金融、旅游方面的專門用途英語課程,這樣才能滿足社會的新型外語人才的需要。
2.改變傳統的英語教學理念。為了培養社會需要的新型外語人才,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英語教學,細化英語課程,滿足國家全方位發展的實際需求。高校要加大定向招生和定向分配的外語學生,這樣能提高大學生的專業服務,學習專門用途的英語。通過專門用途英語來拓寬英語的內涵,提高學生的國際交流能力。此外還要增強學生的自學理念,自主學習成為培養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式,通過自主學習鞏固所學致使,才能現代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要。
3.引進英語教學現代教育技術。為了加快對外語專業人才的培養,各大高校需要引進先進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更加省時高效的培養外語人才。具體的方法是加強對計算機網絡的建設、大力創建微課、慕課及推行翻轉課堂。首先引進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開展英語教學,在計算機網絡的輔助下,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使得學生的學習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隨時隨地學習的目標。可以創建微課與慕課的教學方式,通過短視頻的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結構化知識。最后是推廣翻轉課堂的教學。翻轉課堂是在課堂上學生共同研究某些項目,探尋解決的方案和辦法,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一般來說,實行翻轉課堂需要學生在課前通過網絡進行自學,然后在課上教學中有針對性地講解,再通過師生合作或是學生間的合作解決問題。這樣的培養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善于思考和創新的綜合性人才。
三、外語教學改革策略
1.優化外語課程結構。為了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適應新局面,高校可以從兩個方面出發,即增加外語的課時和種類。改變傳統的外語教學方式需要從初中就開始,在初高中的外語教學中要適當減少語法課和閱讀課,增加聽力和口語課,這樣才能使學生從一開始就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到了大學,除了增加基礎的英語教學課時外,還要增加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的課時和數量。另外還要適當地增加課程的難度,有條件的高校可以聘請外籍教師進行教學,這樣就可以實現學生的跨文化交流。教師方面,可以定期和國外高校的教師進行教學經驗的交流,這樣可以使教師能夠接觸到國外的教學方式,從而實現教學手段的更新改革。另外需要增加外語的種類,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只有英語這一門外語,應該根據國家全方面與國際接軌的發展趨勢開展相應的小語種外語教學,同時也要開設專門用途英語課程,這樣才能滿足對外交流的需求。
2.優化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是實現外語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式,新的教學理念應該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復合型外語人才。通過將英語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才能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因此高校需要加強對英語教師的培養,通過定期的培訓和中外高校教學的經驗交流來構建新的教學理念。教師要運用靈活的教學理念,不同專業的學生學習不同內容的英語課程,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表達能力。
3.加強現代教育技術建設。為了深化外語教學的改革,高校必須加強現代教育手段的運用,加快學校網絡化平臺的建設,從而實現高效省時的培養模式。因此高校需要加大對平臺的建設力度,重視現代化教育技術,通過培養教師運用網絡教學的能力和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實現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目標。同時可以開設慕課,讓學生通過網絡技術進行自學;還可以在課堂進行微課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還要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避免設備使用率較低的現象,這樣才能提高現代教育手段的使用率,建設好相應的共享平臺,提高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4.提升教師能力和水平。打造優秀的復合人才除了上述幾種方式,教師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視的。因此需要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國家需求的優秀外語人才。高校需要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多參加學術講座和教學研討會,這樣才能提高教師的外語專業水平。此外,教師也需要全面發展,將其他專業的知識融入外語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進行跨學科教學,可以推動復合型外語人才的發展,為國家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四、結束語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外語人才的培養要求不斷提高。英語是國際通用語,加強英語教學改革是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加強國家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手段。當然,只是學習英語是不夠的,還要學會運用和表達,這樣才能實現與國外的有效交流。除了英語外,高校還要加強其他外語的教學,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國際交往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推動新時代國家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美,張曉薇.試析大學外語教學改革中的學生自主性問題[J].教育現代化,2018(7):226-227.
[2]唐其敏.基于多媒體技術的專業外語教學方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