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方倫 王賢玉 韓世玉
摘要:為探討影響桑樹(Morus alba L.)葉片凈質量的主要因素,2017—2018年以農桑14號為試材,在生長季調查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葉柄厚橫徑、葉柄質量、葉片質量、千克葉片數量、葉片凈質量等指標,分析了桑樹葉片性狀的關系。結果表明,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與葉片凈質量呈高度正相關,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葉柄厚橫徑與葉片凈質量呈顯著正相關;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葉柄厚橫徑、葉柄質量、葉片質量、千克葉片數量與葉片凈質量的相關系數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比較葉片長度等分別與葉片凈質量形成的二次曲線方程和直線方程的相關系數,表明更符合二次曲線;各指標對葉片凈質量的影響程度大小順序為葉片質量、每千克葉片數量、葉片寬度、葉片長度、葉柄質量、葉柄厚橫徑、葉柄寬橫徑、葉柄長度。可以通過調查葉片寬度和葉片長度等指標進行桑園估產。
關鍵詞:桑樹(Morus alba L.);葉片大小;葉片質量;相關分析;農桑14號
中圖分類號:S888.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0)01-0074-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01.015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net quality of mulberry (Morrus alba L.) leaves, from 2017 to 2018, Nongsang 14 was used as a test material, the leaf length, leaf width, petiole length, petiole width and transverse diameter, petiole thickness and transverse diameter, petiole mass, leaf mass, number of kilogram leaves, and leaf net mas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growing season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mulberry leaf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high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leaf length and leaf width and leaf net mass. The petiole length, petiole width and transverse diameter, and petiole thickness and transverse diameter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leaf net mass. There a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leaf length, leaf width, leaf length + leaf width, leaf length × leaf width, petiole length, petiole width and transverse diameter, petiole thickness and transverse diameter, petiole mass, leaf mass, kilo leaf quantity and leaf net mass. Comparing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quadratic curve equation and the straight line equation formed by the blade length and the net mass of the blade, respectively, it shows that it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quadratic curve. The order of influence of each index on the leaf net quality is leaf mass, leaf number per kilogram, leaf width, leaf length, petiole mass, petiole thickness and transverse diameter, petiole width and transverse diameter, and petiole length. Mulberry orchard yield can be estimated by investigating indicators such as leaf width and leaf length.
Key words: The Morus alba L.; leaf; size; quantity; regression analysis; Nongsang 14
桑樹(Morus alba L.)屬于桑科桑屬,適應性較強,在種植業中效益較高,利用較廣。桑果營養價值高[1];桑樹是蠶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桑葉產量和質量直接影響到蠶繭絲產量與品質[2];桑樹還是發展生態旅游和退耕還林的優選樹種。
中國是桑樹的起源中心,有15個桑種、4個變種,已經收集保存有3 000多份種質資源,是世界品種較多的國家[3-5]。貴州桑樹種質資源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6]。貴州高原位于長江以南,緯度適中,海拔適中,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優勢為包括桑樹在內的落葉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7,8],桑樹品種農桑14號在貴州表現良好。桑樹的葉片大小直接關系到桑樹的光合利用效率,間接影響葉片的產量、質量,是桑樹的生理生化、遺傳發育、栽培特性研究與桑葉產量的估算中一項重要的性狀指標[9]。桑樹葉片的生長發育除受種類、品種、樹體強弱和母枝粗細等內部因素的影響外,還受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等外部因素影響。已有研究對桑樹的立地條件、品種、桑樹育種、桑樹引種栽培試驗、生長發育動態、栽培技術和桑葉生長調查等較多[10-14],對桑樹葉片大小與其質量的相關系數分析研究鮮見報道。本研究對桑樹葉片大小與其質量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為貴州省優質桑葉推廣、桑葉產量估算和合理養蠶布局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桑樹
試驗在貴州省蠶業研究所桑園進行。試驗材料選用生長一致的7年生品種農桑14號,該品種由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蠶桑研究所引進。桑樹栽植株行距為寬窄行,寬行距為2.5 m,窄行距為1.5 m,株距為0.8 m,中低干拳式樹型。
1.2 ?試驗地
試驗地位于106°55′ E、27°43′ N,海拔880 m,土壤為南方典型黃壤,pH 6.2,堿解氮93.0 mg/kg,速效磷67.9 mg/kg,速效鉀165.0 mg/kg,有機質含量6.2%,土層深厚,一般都在1.0 m以上,灌溉主要靠雨水。
1.3 ?試驗設計
試驗3株桑樹為1小區,3次重復,采用完全隨機設計。
1.4 ?調查
調查部位:每年的調查桑樹春梢葉片生長情況,每個小區隨機調查樹體上部3條春梢上的葉片。
調查時間:7月上旬調查春梢上7~20節位的葉片, 9月上旬調查同一春梢上21~44節位的葉片。
調查內容:葉片形狀指標,包括葉片長度(cm)、葉片寬度(cm)、葉片長度+葉片寬度(cm)、葉片長度×葉片寬度(cm×cm)、葉形形狀指數;葉柄指標,包括葉柄長度(cm)、葉柄寬橫徑(mm)、葉柄寬厚徑(mm);葉柄產量指標,葉柄質量(g);葉片產量指標,包括葉片質量(g)、葉片千克數量(片);葉片凈質量(g)。
計算方法:葉片凈質量=葉片質量-葉柄質量;葉形指數=葉片長度/葉片寬度。
1.5 ?統計分析方法
利用Microsoft Office 2003軟件中的Microsoft Excel的數據分析對所測定的數據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相關系數分析
2.1.1 ?葉片性狀指標相關性 ?由各性狀間相關系數(表1)可見,桑樹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質量和葉片質量等指標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呈高度正相關,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和葉柄厚橫徑等指標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呈顯著正相關,千克葉片數量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呈高度負相關,葉形指數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呈低度負相關。
2.1.2 ?葉片性狀指標之間相關系數的差異性分析
1)桑樹葉片形態性狀相關系數。由表1可見,相關系數之間,桑樹葉片長度與葉片寬度、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和葉柄厚橫徑等指標存在極顯著差異,與葉形指數存在極顯著差異;葉片寬度與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形指數、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和葉柄厚橫徑等指標存在極顯著差異;葉柄長度與葉柄寬橫徑和葉柄厚橫徑等指標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葉柄寬橫徑與葉柄厚橫徑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
2)桑樹葉片形態性狀指標與葉片產量指標的相關系數。由表1可見,相關系數之間,桑樹葉片長度與葉片寬度、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和葉柄厚橫徑等指標分別與葉柄質量、葉片質量、千克葉片數量和葉片凈質量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
3)桑樹葉片產量指標之間的相關系數。由表1可見,相關系數間,桑樹葉柄質量與葉片質量、千克葉片數量和葉片凈質量等指標存在極顯著差異;葉片質量與千克葉片數量和葉片凈質量等指標存在極顯著差異;千克葉片數量與葉片凈質量存在極顯著差異。
4)桑樹葉片形狀狀指標和葉片產量指標等與葉片凈質量之間的關系。由表1也可見,相關系數間,桑樹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和葉柄厚橫徑等葉片性狀指標與葉片凈質量存在極顯著差異;葉柄質量、葉片質量和千克葉片數量等產量指標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
2.2 ?標準誤差
桑樹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葉柄厚橫徑、葉柄質量、千克葉片數量和葉片質量等指標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形成的標準誤差(SE)分別為1.536 2、1.347 0、2.621 4、2.309 6、2.158 6、1.844 2、0.304 1和1.079 7。
2.3 ?方差分析
桑樹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葉柄厚橫徑、葉柄質量、千克葉片數量和葉片質量等指標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形成的Significance F分別為2.23×10-12、1.90×10-14、8.00×10-4、6.78×10-6、5.55×10-7、1.73×10-9、9.30×10-38和6.35×10-18,即桑樹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葉柄厚橫徑、葉柄質量、千克葉片數量和葉片質量等指標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P<0.01)。各性狀的相關系數及分析見表1。
2.4 ?回歸方程比較
對桑樹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葉柄厚橫徑、葉柄質量、千克葉片數量和葉片質量等指標(x)分別與葉片凈質量(y)之間形成的直線回歸方程和二次曲線回歸方程進行比較分析,二次曲線回歸方程優于直線回歸方程,表明桑樹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葉柄厚橫徑、葉柄質量、千克葉片數量和葉片質量等指標分別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形成的關系更符合二次曲線,且桑樹葉片長度等指標分別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形成顯著正相關關系。
3 ?小結與討論
桑樹葉片質量與其植物學性狀或農藝性狀特征相關,即桑樹葉片質量與枝條性狀(母枝直徑、長度和留芽量等指標)和葉片性狀(葉片長度、葉片寬度和葉柄長度等指標)中的一個指標相關或多個指標共同相關或各個指標有不同的相關程度等。研究結果表明,桑樹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和葉柄厚橫徑等葉片性狀指標是影響葉片凈質量的主要因素,葉柄質量、葉片質量和千克葉片數量也是影響葉片凈質量的主要因素。對葉片長度等指標的二次曲線回歸方程和直線回歸方程等的相關系數作比較分析,結果表明更符合二次曲線。對于其他方法分析桑樹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葉柄厚橫徑、葉柄質量、葉片質量和千克葉片數量等指標變化與葉片凈質量變化的關系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桑樹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柄質量和葉片質量等指標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呈高度正相關,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和葉柄厚橫徑等指標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呈顯著正相關,千克葉片數量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呈高度負相關,葉形指數與葉片凈質量之間呈低度負相關。其中葉片凈質量與葉片質量性狀之間的相關系數較大,其次是與葉片寬度之間的相關系數,表明在一定范圍內,葉片質量越大,葉片凈質量越大;葉片寬度越大,葉片凈質量越大。這與曾燕蓉等[9]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桑樹春梢葉片長度、葉片寬度、葉形指數、葉柄長度、葉柄寬橫徑、葉柄厚橫徑、葉柄質量、葉片質量和千克葉片數量等指標能夠直接影響葉片凈質量的變化幅度。即表明桑樹葉片性狀指標對葉片凈質量的影響程度大小順序為葉片寬度、葉片長度、葉柄厚橫徑、葉柄寬橫徑、葉柄長度;葉片質量性狀指標對葉片凈質量的影響程度大小順序為葉片質量、千克葉片數量、葉柄質量。可見,桑樹葉片性狀和葉片質量性狀等指標中之一的指標或多個指標不同程度地影響葉片凈質量。表明葉片性狀和葉片質量性狀等指標大小與葉片凈質量變化相關。桑樹的葉片大小直接關系到桑樹的光合利用效率,間接影響葉片的產量[3],可能與桑樹春梢葉片的內在因素有關,原因是葉片大小不同,必然存在葉片內部的營養成分也有所不同,進一步引起葉片凈質量的變化也有所不同。氣象條件、品種、立地條件、施肥技術和桑樹生長動態等因素影響葉片產量[10-16]。可見,在桑葉生產上,可以通過調查桑樹春梢葉片寬度和葉片長度等指標和利用回歸方程等方法來預測葉片凈質量,從而對大面積桑園估產和桑葉采收技術等提供理論依據。建議把調查葉片寬度和葉片長度等指標作為生產優質桑葉的主要依據之一。在桑樹生產上可以通過頭年培養優質枝梢,為來年生產優質桑葉打好基礎,從而達到生產優質桑葉和合理布局養蠶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韓傳明,孫 ?蕾,王翠香,等.三個桑品種桑果的感觀性狀調查[J].安徽農業學報,2012,40(36):17650-17651.
[2] 姚 ?芳,倪吾鐘,楊肖娥.桑樹的種質資源、生態適應性用及其應用前景[J].科技通報,2007,20(4):289-292,297.
[3] 田智得,朱方容,林 ?強.175份桑樹種質資源的結實性農藝性狀主成分與聚類分析[J].蠶業科學,2010,36(1):1-11.
[4] 崔秋英,邱長玉,林 ?強,等.44份桑樹種質資源枝葉生長速度的調查分析[J].廣西蠶業,2015,52(4):6-12.
[5] 張瑞娟,李吉鵬,于天水.果桑不同品種表型性狀研究[J].科技信息,2012(30):427-428.
[6] 韓世玉,姜 ?虹,賴 ?鋼.貴州桑樹資源及利用概況[J].西南農業學報,2007,20(4):839-842.
[7] 黃麗玲,陳志平.氣象條件對蠶桑種植的影響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2,32(4):146.
[8] 黃啟沖.淺談氣象條件對蠶桑種植的影響[J].科學種養,2015(7):221.
[9] 曾燕蓉,朱方容,林 ?強,等.幾種桑樹葉面積測量方法及葉片大小與葉片質量的相關性分析[J].蠶業科學,2013,39(5):868-876.
[10] 許 ?楠,倪紅偉,鐘海秀,等.不同供氮水平對飼料桑樹幼苗生長以及光合特性的影響[J].江蘇農業學報,2015,31(4):865-870.
[11] 于 ?翠,范 ?錦,鄧 ?文,等.不同施肥方式對桑樹光合特性及產葉量的影響[J].中國蠶業,2015,36(3):19-23.
[12] 鄧真華,杜賢明,彭曉紅,等.不同施肥水平對果桑經濟效益影響的研究[J].蠶桑茶葉通訊,2016(3):1-3.
[13] 劉 ?剛,殷 ?浩,黃蓋群,等.平衡施肥對桑葉質量及其活性成分含量的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12,25(5):1770-1776.
[14] 魏曉軍,翟正清.臺灣兩個桑品種繁育新技術與應用[J].江蘇蠶業,2012(4):36-38.
[15] 鄒鳳竹,陳茂學,劉惠芬,等.春季桑樹葉片生長模型探討[J].蠶業科學,2008,34(3):501-505.
[16] 金方倫,楊勝特,羅朝斌,等.桑樹新梢與葉片生長發育動態分析[J].貴州農業科學,2018,46(12):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