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暢濤



摘要:為烤煙新品種的審定、推廣和布局提供參考,以G68(K326)為對照,進行烤煙品系G61、G62、G63、G64、G65、G66、G67區域試驗,考察其農藝性狀和經濟性狀,包括苗期長勢、苗色、整齊度,株形、葉形、生長勢、生育期、抗病性、煙葉產量和品質,經濟效益等。結果表明,參試的8個品種(系)中,G66農藝性狀和經濟效益都較好,G64表現較差。
關鍵詞:烤煙;區試品種(系);農藝性狀;經濟性狀;貴州省
中圖分類號:S57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20)01-0106-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01.023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approval, promotion and layout of new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ies, taking G68 (K326) as a control, regional tests of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ies (strains) G61, G62, G63, G64, G65, G66, G67 are conducted; and their agronomic and economic traits, including seedling growth, seed color, uniformity, plant shape, leaf shape, growth potential, growth period, disease resistance, tobacco leaf yield and qua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eight varieties (strains) tested, G66 had better agronomic traits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G64 performed worse.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y(strain); agriculture character; economic character; Guizhou province
品種是煙草生產的基礎,是影響煙葉質量的重要因素[1],品種年年選,產量節節高。優良的品種是煙葉生產的重要前提,是獲得優質煙葉的內在因素。在不同的生態條件下,煙草農藝性狀、植物學性狀、抗逆性等都有一定差異[2,3]。烤煙品種(系)區域試驗是烤煙新品種選育、引種和生產推廣的重要中間環節,可為品種審定、良種選擇推廣提供可靠的試驗依據[4]。對貴州省7個不同烤煙品種(系)進行對比試驗,以期為選擇適宜的優良品種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烤煙品種(系)
品種(系)編號為G61、G62、G63、G64、G65、G66、G67和G68,共8個,其中G68為K326,作對照(CK)。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在德江縣合興鄉茶元村,為丘陵地形旱田,海拔為982 m,黃壤,前茬水稻,有種煙史,土壤肥力中等且分布均勻,全氮含量1.76 g/kg,全磷含量0.67 g/kg,全鉀含量18.36 g/kg,有機質含量27.94 g/kg, pH為6.23。
1.3 ?種植管理
試驗共設8個處理,隨機完全區組排列,3個重復,共24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42 m2,行距100 cm,株距60 cm。各品種(系)均漂浮育苗, 2月23日播種。5月1日移栽大田,地膜覆蓋。移栽時各品種(系)莖稈高均在10 cm以上,煙株達健壯苗標準。5月8日第一次追肥,6月4日第二次追肥。施純氮93.75 kg/hm2, N∶P2O5∶K2O為1∶2∶3,其中70%為基肥,30%為追肥。栽培管理和烘烤措施均按照烤煙標準化體系進行。
1.4 ?指標測定
觀察煙苗生育期、植物學特征,定株測量株高、葉數、節距、莖圍、腰葉長和寬。觀察病害發生情況。分析煙葉單產、均價、產值、上等煙率、中等煙率。作差異性分析,在方差分析基礎上用最小顯著差法(LSD)檢測。
2 ?結果與分析
2.1 ?苗期性狀
各品種(系)在出苗30 d后,G61、G64、G65長勢較其品種(系)弱,G65、G66苗色較其他品種(系)深,但不夠整齊(表1)。
2.2 ?形態特征
大田移栽后20 d,各品種(系)煙株長勢均強,田間整齊度好(表2)。移栽后40 d,與G68(K326)比較,以G67和G63長勢最強,葉片較大;G66和G61較強,其他為中,與對照品種(系)G68(K326)差異不明顯。移栽后60 d后, 除G65外,其他品種(系)下部葉均可進行成熟采烤。進入中部成熟采烤期后,G66落黃開始推遲,G65提早成熟,G64葉片開始變黃,但未達成熟。當煙株打頂后各品種(系)株形均表現為塔形;葉形均為長橢圓,G65在中上部體現為不開片;葉尖均為漸尖,其中G61在團棵前比其他品種(系)要尖銳;G61、G63、G67葉片較其他品種(系)大。葉緣都為波浪形,G67有鋸齒狀。G66葉面表現為皺褶,G61、G64、G67與對照比表現為較平,其他均表現較皺。主脈以G63、G67表現較粗,其他為中。與G68(K326)對照比G65葉肉較厚,G64、G66稍薄,G65上部葉葉緣向葉背反卷。整個生育期G66葉色均表現為深綠色,其他品種(系)表現一致,葉色較淺。從田間煙株外觀特征和烘烤后的煙葉特點觀察,G63、G67、G61表現為需肥適量,G64、G62、G65、G68有施肥過量現象。而G66在田間表現為不耐肥,烘烤后煙葉體現為適中。
2.3 ?生育期比較
各品種(系)生育期性狀有差異(表3)。從移栽至現蕾以G66歷時最長,以G62和G65歷時最短,到上部葉成熟期仍以G66歷時最長,G64歷時最短,大田生育期以G66歷時最長,為159 d。
2.3 ?植物學性狀
G66株高較高,葉數較多;G67莖圍較粗,節距較大,葉數較少;G68(K326)株形較矮;G62莖圍較細;G64節距較小。G65中上部煙葉開張度較差。全田以G66的綜合表現最好(表4)。
2.4 ?抗病性
8個品種中除G65、G66外,各品種(系)均有不同程度氣候斑點病發生,G64最為嚴重,按從重到輕順序是G64、G62、G68、G61、G67、G63。除G66、G67外,其他品種(系)均有不同程度赤星病斑發生,以G64最為嚴重,G62次之,按從重到輕順序是G64、G62、G61、G63、G65、G68。除G64有一重復感病嚴重外,其他小區均無花葉病發生。在整個生育期,G67易感青枯病,G66感病株較少,但不嚴重。其他其他品種(系)均無發生。除感以上病情外,沒有其他病害發生(表5)。
2.5 ?原煙外觀質量
對各品種(系)C3F外觀質量評價比較(表6),各品種均為成熟、結構疏松;油分以G66為多,G61和G62稍有,其余為有;顏色以G61和G63較好,G66最差;身份以G65稍厚,G62、G64、G68稍薄。從感官上看,G61光澤弱,手感粗糙;G62無光澤且灰暗較薄,手感粗糙,雜色比例高; G63彈性好,略有枯燥感;G65彈性及手感較好;G66彈性及手感好,葉片開張,色澤好,有光澤,無雜色,但顏色偏淡。
2.6 ?經濟性狀
參試品種(系)經濟性狀有差異。
2.6.1 ?產量 ?每公頃產量以G66為最高,為1 998.30 kg;其次是G65,為1 975.95 kg;最低為G64,為1 537.50 kg。對照G68(K326)為1 935.60 kg。經方差分析,G66與對照在5%水平上有顯著差異,G62、G64在5%和1%水平上與對照均存在極顯著差異(表7)。
2.6.2 ?產值 ?每公頃產值以G66為高,為20 529.45元,以G64為最低,為6 487.80元,兩品種(系)與對照差異極顯著(表8)。
2.6.3 ?均價 ?每千克煙葉價格以G66為高(表9),為10.25元;最低為G64,為4.22元。G66、G64與對照存在極顯著差異,其他品種(系)和對照差異不顯著(表9)。
2.6.4 ?上等煙率 ?上等煙率以G66為高,其余都表現較低,各品種(系)均與對照存在極顯著差異(表10)。
2.6.5 ?中等煙率 ?G62的中等煙率較高,為56.76%,高于對照2.40個百分點。其余均比對照低。各品種(系)與對照差異都極顯著。
2.6.6 ?經濟性狀分析 ?各品種產量和質量經濟性狀數據分析見表12。
3 ?結論
通過對各品種(系)的綜合分析得知,在參試的品種(系)中,無論是農藝性狀還是經濟效益,都以G66較好、G64表現較差。由于試驗僅進行1年,試驗結果可能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較大,需進一步多點、多年試驗。
參考文獻:
[1] 李 ?波,鐘瑞春,石保峰,等.廣西烤煙品種比較試驗[J].南方農業學報,2010,41(12):1332-1334.
[2] 董均方,張福全,董華飛,等.貴州省烤煙新品種(系)在盤縣的比較試驗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7,45(27):38-40.
[3] 劉國順.煙草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4] 李淑娥,劉開平,楊居健.不同烤煙新品種(系)對比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3(1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