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梅



修剪作為蘋果生產中的調節措施受到廣大果農的高度重視,但由于修剪時的對象千差萬別,樹的品種、樹勢強弱、樹齡大小、立地條件等因素不同,因而修剪的方法也不相同,即使同一棵樹,不同人修剪時,由于有的人關注產量,有的關注質量,修剪手法也有差異的,但是在蘋果樹修剪時應把握以下基本定律:
1 修剪時間既不過早,也不過晚
在蘋果落葉后,樹體中的養分通過小枝、枝軸、樹干要運送到根系貯存,這個過程大體在12月下旬以后完成,春季隨著氣溫回升,貯藏在根系中的養分又會通過樹的主干、枝軸向小枝回流,這個過程從3月初開始,到萌芽前結束,在12月下旬至3月中旬左右這段時間去枝,對樹體的營養消耗最少,因而在修剪時間上要掌握在此時間段內進行,做到既不提前,也不推遲。
2 修剪后保持枝條上下不重疊,左右不交叉
蘋果修剪首要解決的問題是通風透光問題,在留枝時如果出現上下重疊,左右交叉的枝,就會導致光照惡化,內膛進光量少,結果部位外移,出現結果表面化現象,不利于產量提高。因而在樹形培養時,小主枝要保持螺旋上升、插空排列,避免上下重疊。當進入大量結果期后,由于主枝上枝量增加,即使相互錯開的主枝,也會出現上下遮光現象,應通過“逢三去中間”的方法,打開層間,引光入冠,提高內膛受光量,增強內膛成花結果能力,促進產量、質量提高(圖1)。
枝條在水平生長過程中,如枝生長過長,留枝過密,就會出現枝條交叉現象。枝條交叉生長,會導致下部枝見不到陽光,會形成無效光區,不但沒有結果能力,還會消耗樹體營養,擾亂樹形。因而在生產中要著力避免交叉枝的出現,避免交叉枝出現,一方面要控制枝的長度,保持枝的長度在兩樹間距的1/2以內,另一方面要注意留枝間距,要保持所留結果枝在主枝上相互錯開,間距在20厘米左右。
3 保持所留枝條不輪生,不對生
現代蘋果生產中堅持枝條單軸延伸的原則,既要保證中央領導干單軸延伸,也要保持主枝單軸延伸,還要保持結果枝單軸延伸,如果在樹體的任何部位出現輪生(圖2)或對生(圖3),必然導致樹體局部失衡,會出現下強上弱或內強外弱現象,枝下部或內部粗,上部或前部生長細,結果部位減少,結果部位會主要集中在樹冠下部,樹體就會出現平面化結果現象,極不利產量的提高。因而園內樹體上有枝條輪生、對生現象時,應逐步對輪生枝和對生枝進行疏除,以均衡樹體,保持樹體上下、內外、南北均衡結果,以利產量提高。
4 保持所留枝不過低,不過高
在蘋果樹體中,留枝過高或過低,都不利產量形成和果實品質提高,生產中要注意避免。留枝過低時,由于所留枝離根系近,樹體地上地下營養交流容易進行,則枝易過旺生長,難成花,結果少,而且由于其競爭營養明顯,會影響樹體中上部枝的生長,因而修剪時要注意控制過低枝,對離地低于80厘米的枝,應逐年疏除,以后隨著樹齡增加,逐漸將最低枝抬高到離地面1.2米以上,比較理想。
留枝過高時,噴藥、疏花疏果、果實套袋、果實采摘等作業難以完成,所結果實商品價值低,而且樹體過高時,田間作業危險系數增大,安全是上樹操作應首先考慮的因素。另外蘋果園是個群體,是由蘋果樹單株個體組成的,在修剪時要保證每株樹的受光率,促進園內光照利用最大化,大量生產實踐證明,單株個體高度小于行距的70%時,單株樹體對周圍樹體的光照影響最小,全園光照利用率最高,因而樹高應控制在行距的70%左右,目前生產中行距大多在5米以上,綜合以上幾個因素,樹高應控制在3.5米左右最適宜。
5 保持所留枝條不過粗,不過細
蘋果樹體中的枝條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形成樹體骨架的,營養樹體的;另一部分是成花結果的。前者以營養生長為主,后者以生殖生長為主。蘋果樹修剪的目的是調配樹體營養,如果形成樹體骨架的枝過多,樹體內大枝較多,就會出現大枝占位問題,大枝的生長會消耗大量營養,相對的用于成花結果的營養就會減少,會導致果個變小、果實品質難以提高,因而果農在修剪時有“要想蘋果大,快把大枝下”,“要想蘋果好,大枝全去了”的說法,在修剪時通過鋸除大枝,將養活大枝的營養,用于成花結果,就會增加成花量,促進果實膨大,提高產量,提升品質。
蘋果樹體中,香煙粗到麥稈粗的枝都可結果,但結果能力不同,所結果實差異較大。一般壯枝結果能力高、結果個數多、所結果長的大;而過于細弱的枝,不但結果個數少,而且所結果難以長大,因而在修剪時對于細弱枝要及時疏除,以保證壯枝結果(圖4)。
6 保持所留枝不過稀,不過密
在一定范圍內,枝量的多少與產量的形成成正相關,枝量越大,產量越高,但當枝量過大時,由于枝條之間相互遮陰,無效光區增大,內膛及下部受光減少,成花能力減弱,會出現結果表面化現象,產量反而會降低。經多年試驗,將畝枝量控制在8萬條左右,田間總體光能利用率最高,產量也最理想(圖5),因而在修剪時應注意枝量的調整,在幼樹期,由于枝量少,應增加枝量,以擴大光合面積,提高樹體制造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加光合產物積累,進入大量結果期后,要防止枝量過大,出現郁閉現象。
7 保持所留枝條不過旺,不過弱
枝條過旺時,枝條中的營養主要用于枝葉營造,用于成花結果的營養相對較少,成花少,坐果率低;枝條長勢弱時,可大量成花,但由于成花質量差,花朵之間競爭營養,也不利坐果,因而修剪時要注意枝勢的調整,保持樹勢中庸是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生產中可通過抑強促弱的方法,促使枝勢中庸,對于過旺結果枝組可加大枝條的延伸角度,去強留弱,去上留下的方法,以有效緩和枝勢,提高結果能力;對于過弱的結果枝組要注意抬高枝的延伸角度,用壯枝代頭進行回縮,疏除枝組中的細弱枝、角度大的衰弱枝、結過果的枝,減少生長點,進行復壯,提高結實能力及果實品質(圖6)。
8 保持枝的延伸角度不過大,不過小
枝條的延伸角度與枝條的長勢密切相關,枝條延伸角度越大,枝勢越弱,一般喬化蘋果樹長勢旺時,可采用大角度延伸,促進成花,短枝型品種枝條延伸角度不宜過大,可采用基角平展,腰角80°~85°延伸,梢角75°左右延伸,防止枝勢衰弱(圖7)。
9 保持所留枝不過長,不過短
蘋果樹體中的枝條按長度可劃分為長、中、短三類,一般短果枝和葉叢枝生長天數在30天以內,長度在15厘米以下,中長枝生長天數在45~60天,長度在15~20厘米,營養枝生長天數在75~90天,長度多在30厘米以上,長枝是制造營養的,長枝養樹養根,但消耗養分多,枝越長,消耗養分越多;短枝制造營養少,消耗營養少,同化養分自留量大,有利營養積累,易形成花芽,但枝過短,特別是葉叢枝,由于葉面積所限,所結果難以長大,一般一個大型蘋果的發育,大約需要40~60片葉供養,因而從有利產量提高和果實膨大的角度考慮,要控制消耗性大的長枝和葉叢枝,多留中短果枝,對長度在1米以上的徒長性枝及長度在5厘米以下的短枝,在修剪時要注意疏除,對于長度在30~100厘米的壯枝,要進行長放緩勢,配合夏季拉枝,促使其上萌生中短枝,形成優勢結果枝組,以提高樹體的結果能力。
10 保持花果量不過多,不過少
花量過多的情況下,如果營養沒有保障,由于花果之間競爭營養,不但當年果實難長大,花芽分化也會受到影響,易形成大小年結果,導致第二年結果少,花芽分化不充分,第二年果實難長大;花量少時,雖然有利當年果實膨大,花芽分化,但產量上不去,因而在生產中應注意調整花果量,保證每20~25厘米左右有1優質花序,畝留果個數在1.8萬~2萬,確保畝產量穩定在3 000~4 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