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遠卓
摘 要 私小說是一種典型的極具日本特色的獨特文學樣式,承載了許多日本文化內涵。由于日本私小說大多以作者切身生活經歷與體驗為主,因此具有濃厚的日本氣息。對私小說的特性進行分析也可以更好地幫助了解日本文學以及文化內涵。故本文就日本私小說的特質展開討論。
關鍵詞 日本 私小說 特質
中圖分類號:I106.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2.015
Abstract Private novel is a typical unique literary style with Japa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rries a lot of Japanese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cause most of the Japanese private novels are based on the author's life experience, they have a strong Japanese flavor.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novels can also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private novels.
Keywords Japan; private novels; characteristics
0 引言
私小說在日本文學歷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度曾引領了當時日本文學的發展。但私小說的盛行也并不是偶然所致,具有一系列的背景因素,包括對“寫實”傳統的繼承、當時社會背景的約束以及外來思想的影響等。自大正末期開始,私小說逐漸走向日本文學歷史舞臺,并持續引領日本文學發展。即便在當下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私小說對于日本文學的重要作用。私小說的寫作強調真實性、以作者為中心展開,是作者內心情感的抒發,對私下說進行學習與研究、探討其成因與特點無疑可以幫助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學發展史,深刻體會到日本文學的獨特性。[1]
1私小說概述
私小說起源于日本且覆蓋了整個日本近代文學的自然主義文學。最初私小說的意思是指作者將自己化作作品的主角,從而通過對親身經歷的往事來提取藝術情趣,將其升華為文學藝術作品。一些作者為了私小說藝術甚至不惜犧牲安穩的家庭。包括德田秋聲、田山花袋以及宇野浩二等均是日本著名的私小說作家。雖然歷經數十年的轉變,日本文壇對于私小說的認識逐漸趨于多樣化,但總體而言私小說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內容取材主要以作家平常生活以及自己所切身接觸事物的感觸為核心;第二,作品均為真實而來,不虛構、也不塑造人物形象,內容追求高度的真實性;[2]第三,所敘述內容務必為作者自己切身經歷的或思考而來的真實記錄。因此私小說也被認為是作者本人一生經歷的再現,被譽為日本的純文學,私小說的方法以及精神也已滲透進整個日本的近代文學史中。
2私小說的特質
2.1 強調以“我”為文章的核心
“藝術是個人人生的再現”、“唯有寫自己的小說才是真文學”這是一直以來日本文學界所提倡的原則。他們認為,對于生活而言除了自我并無其他任何意義,因此需要對自我進行充分的挖掘。“我”就是所有藝術的根基,應當將“我”以最為逼真、樸素的方式進行表達。例如日本著名私小說《棉被》中,作者田山花袋就直接以“我”為第一人稱,從而敘述自己所經歷的過往,將自己在一系列經歷中的體會以及情感等進行詮釋與表達。作者將自己化作私小說中的主人公時雄,并將自己的內心世界通過時雄進行刻畫。自剛開始對生活的倦怠郁結到芳子的出現時對其產生的愛慕,再到得知芳子有男朋友時產生的嫉妒與悔恨,隨后促使芳子離開東京拆散其感情,整個過程中自己的悲傷與愛慕爆發等等,全部都是以作者自己親身經歷為線索展開的。作為日本私小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棉被》所敘述的一系列事件以及情感體會等均可以在作者的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文中主人公的情感以及事件經歷實際就是作者自己的現實經歷與有感而發,很好地體現了日本私小說以“我”為核心的特點。
2.2 以真實事件為敘述題材
日本私小說的內容主要取材于作者現實世界中的真實事件,且事件是作者自己切身經歷過的。由于文章題材以作者自身經歷為主,因此在敘述上并不會蓄意增加離奇的情節或者任何巧妙設計,只是將事物本來面貌進行描繪與展示,并不加任何修飾地吐露作者彼時的心理變化。田山花袋就曾在《小說做法》一書中提到,自己先前曾創作的《棉被》,在寫作過程中并沒有任何的考量與構思,沒有任何懺悔或者是故意而為。只是最為簡單的將自己人生所經歷的種種事件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另據相關調查發現,田山花袋在日俄戰爭之前就曾認識了岡山縣的岡田美知代。她也十分仰慕田山花袋的作品并對其素有好感。也正是岡田美知代的出現喚起了田山花袋早已厭倦的夫妻生活欲望,最終兩人陷入熱戀之中。田山花袋也正是將自己的這段情感經歷刻畫在了小說《棉被》之中,闡釋了“我”對于芳子的愛戀之情。私小說大多基于露骨的方式呈現,因此也否定了小說虛構行動說法。[3]此外,私小說也更為重視自我的告白以及經驗的思考。作者將自己的切身經歷以及真實情感進行完全徹底的還原并記錄下來,將人生的真諦切實的傳達出來。
2.3 注重情感的抒發
“談到之前所形成的感悟,還是自己寫自己的私小說最具真實性,他人在寫他人私小說期間首先需要了解其真偽,也唯有具有真實性才能博得讀者的信賴、值得讀者的閱讀”這是著名私小說作家久米正雄曾發出的感慨。不難發現,就其觀點而言,任何帶有間接情感或者虛假情感的私小說都不值得閱讀,不值得讀者的信賴。私小說講求內容的客觀真實性存在,不單單是描繪作者自己的切身經歷,同時也是對作者以往經歷中心理以及情感層面的變化進行描繪,寫實和抒情高度結合。寫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可以更好地抒發感情,私小說側重對人物心境的描繪,寄托自我憂傷、煩惱、郁悶、孤單以及感傷等情緒,帶有濃厚的抒情特點。同樣以田山花袋的《棉被》為例,作者在文中真實的描繪了“我”的畸形愛欲、對妻子的倦怠和對女弟子芳子的愛戀。在其另外一篇文章《露骨的描寫》中,田山花袋曾這樣描述:“一切都必須露骨,保證真實與自然。”描寫上應當大膽且露骨,堅持無所顧忌的敘述。堅持大膽與露骨的敘述方式,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產生毛骨悚然的感觸。私小說作者往往將自己客觀直接的真實情感暴露在小說中,因此小說極具作者的主觀情感色彩,在對樸素生活進行打磨雕琢過程中確保可以正確地抒發自己的情感、描繪自己的心理變化。
3私小說特性成因分析
3.1 對傳統的繼承
縱觀整個日本文壇,寫實一直以來都是其不變的主題。包括《萬葉集》《古事集》等作品均反映被神化了的現實,充分體現了真事、真情以及真言。作品《源氏物語》以光源氏一生的經歷為基礎,充分彰顯了當時貴族家庭由盛及衰的過程。文章中主人公的原型就是當時擁有至高權力的藤原道長,而其中所敘述的繁華炫麗的貴族生活則主要取材于紫式部在宮內作為女官的切身經歷。江戶時代的俳句也有著大量寫實內容,就俳句的理論而言,上島鬼貫提出俳句的應用應當堅持真實性原則。可以看出,寫實一直以來都是日本文壇所提倡的,私小說的出現正是對這種提倡的貫徹,符合當時文學作者的心理訴求。
3.2 受自然主義思想的影響
自然主義起源于十九世紀的法國,強調藝術應當與道德以及理想價值所分離,基于對顯示的客觀性分析與觀察從而論述人的真實性以及客觀規律變化。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逐漸開始接納大量外來文化,尤其是對西方文化的吸收,正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使得自然主義思想流入日本國內,并得到進一步的傳播。但無論是日本的自然主義還是法國的自然主義均強調真實性,相比較法國的自然主義則更為強調社會視野,體現的是社會、外在的,而日本則更為強調個人角度的真實敘述。而這種拋棄了社會角度的自然主義無疑是一種扭曲性的自然主義。正是在這種扭曲的自然主義影響下,日本私小說應運而生。例如小說《棉被》正是描述了文中主人公對于自己學生的愛戀,并將這種情感毫無遮掩地描述出來。隨后這種露骨的描述形式在日本人中逐漸流行開來,并形成了日本文壇一種獨特的潮流。
3.3 社會背景的影響
私小說在日本的形成以及發展,不單單只是由于其對于寫實這一日本文壇所提倡的小說寫作精神的傳承,以及扭曲了的自然主義的影響,同時還受到大概是歷史背景的影響,即軍國主義統治的社會環境。
明治維新結束后,當時的日本一直在探索富國強兵之路。“大逆事件”為當時的日本文壇不齒,文化學者也轉變了以往的寫作風格,轉而更多地關注個人層面的寫作。“二 二六”事件徹底改變了當時日本內部的社會環境。相當一部分文人當時在國家的召喚下,利用自己寫作方面的優勢,創作了許多有關軍隊正面形象內容,頌揚當時政府所倡導的繁榮思想。[4]著名作者石川啄木曾在《時代閉塞的現狀》一文中提到相關內容。受當時社會各方面因素影響,許多作家轉變了以往直面人生以及社會寫作理念,轉而將視野從以往廣闊的社會層面強行固定在個人狹小的生活空間或者作者的個人內心世界中。很少一部分有識者也只是那個年代的少數群體,大多數人通過轉向研究古典等方式從而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另外也有一部分作者尋求另外一種不帶有任何偏頗的純文學方向,規避了以往的社會事業,只是強調注重個人生活和情感,借助私小說這樣的方式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4結束語
不難看出私小說能夠在當時的日本盛行并引領日本文學發展是有其必然原因的。首先,私小說很好地繼承了傳統日本文學對于“寫實”這一傳統,符合當時日本群眾欣賞日本文學的需求。另外,明治維新的對外開放使得包括法國自然主義文學理念逐漸流入國內,為當時相對閉塞的日本文學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最后在當時社會環境下,作家大多以私小說這一形式以個人角度進行創作,抒發內心的情感。也正是這三方面因素塑造了現代私小說強調以“我”為文章的核心、以真實事件為敘述題材以及注重情感的抒發等三方面特點。私小說寫作以作者自身為核心展開,主人公的心理波動等也正是作者的心理映照,因此對日本私小說的研究無疑可以幫助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從而對日本的文學有更為客觀的了解。
參考文獻
[1] 寇淑婷.日本私小說的“原生態”創作特點[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9(2):40-41.
[2] 沙仲輝.從志賀直哉的《和解》看日本私小說的藝術特點[J].山花,2011(14):127-128.
[3] 林靜.從日本近代私小說的流變和特征談其形成及發展的原因[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31):136.
[4] 李先瑞.論日本無產階級作家轉向文學的私小說特質[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6(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