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123”黨建進公寓育人模式,聚焦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現實問題,秉持“以紅色基因凝聚人心”的工作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出發點,發揮“黨員學導”“學生黨務工作站”2支隊伍引領作用,打造“黨員宿舍”“黨員服務角”“支部共建平臺”3個陣地,致力于筑牢黨組織的“心理紐帶”,促進黨員身份的“角色自覺”,突出黨員教育的 “初心使命”,切實提升黨員隊伍建設質量,激發黨組織生機活力,引導大學生黨員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中堅力量。
關鍵詞 黨員學導 黨員宿舍 初心使命
中圖分類號:D267.6?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20.02.031
Abstract "123" education mode of Party building into apartments, focusing on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members, adhering to the working concept of "gathering people's hearts with red gene", adhering to the starting point of "service", giving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wo teams of "Party member learning guide" and "student party affairs workstation", and building three positions of "Party member dormitory", "Party member service angle" and "Branch Co Construction Platform" It is committed to building the "psychological bond"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 promoting the "role consciousness" of the Party member's identity, highlighting the "original mission" of the Party member education, practical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arty member team construction, stimulating the vitality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 and guiding the college student Party members to become the backbone of the inheritance of "red gene".
Keywords Party member learning guidance; Party member dormitory; initial mission
2019年5月6日,中國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1]針對黨員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做出制度性規定,強調黨員教育管理是黨的建設基礎性經常性工作。[2]本文立足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的現實境遇,提出“123”黨建進公寓育人模式,并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筑夢先鋒”本科生黨支部內進行五年探索與實踐,切實激發了基層黨組織生機活力,有助于建設一支“信念堅定、政治可靠、素質優良、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
1 “123”黨建進公寓育人模式的建構
“123”黨建進公寓育人模式,秉持“以紅色基因凝聚人心”工作理念,“三全育人”工作思路,堅持以“服務”為出發點;充分發揮“黨員學導”“學生黨務工作站”2支隊伍引領作用;全力打造“黨員宿舍”“黨員服務角”“支部共建平臺”3個陣地,對于提高黨員隊伍建設質量,激發黨組織生機活力,引導大學生黨員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中堅力量發揮重要作用。
1.1 推行“黨員學導”制
黨支部內的學習教育活動往往以黨員、預備黨員、積極分子為主體,對于提交入黨申請書的同學則關注相對較少。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出現部分同學向組織靠攏的積極性不夠持久和堅定,這一部分群體是黨員發展的蓄水池,如果不給予重視,將會流失優秀人才。對于這于一部分群體的教育和引導則十分必要,最鮮活的教材是他們身邊的榜樣——黨員。為每一位提交入黨申請書但尚未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同學配備“黨員學導”,切實發揮思想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通過個人申請、支部推薦、黨委選拔等環節,先后選聘34名優秀黨員擔任“黨員學導”,遵循“公寓相近、專業相近、地域相近”進行分配?!包h員學導”的工作職責主要包括:一是價值引領,幫助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覺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是思想引導,關注學生思想動態,針對焦點、熱點問題,及時解釋、教育、引導;三是黨情教育,積極開展黨情黨史的教育,動員學生主動參與黨組織內的學習教育活動;四是日常思政,輔助輔導員、班主任、支部書記、思政教師等做好經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2 建立“學生黨務工作站”
學生黨務工作站是立足學生支部、社團、公寓等場所,圍繞黨員教育、管理、監察,師生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等多方面內容開展工作的學生黨員組織。實行“學生黨務工作站”委員會領導下的“4+4”組織管理模式,負責整理規劃、統籌協調黨建進公寓工作。[3]學生黨務工作站堅持“以提升組織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一方面,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組織各支部共同制定黨員發展量化考核、黨員分色預警、黨員服務管理條例等制度確保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在每一個黨員身上。另一方面,聚焦對黨員的主體性關注,積極探索內容上能夠回應黨員現實需求和思想困惑,形式上溫情而靈動的教育載體。組建“紅色基因”黨員宣講團、黨員蜜蜂服務隊,設計“紅色云課堂”“紅色微黨課”“黨員小書包”“掌上黨課”“黨員發展紀實手冊”,開展紅色體驗營、黨員政治生日、“先鋒領學”論壇、我最喜歡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畢業生黨員話別會等一系列接地氣、有特色、見實效的教育載體,讓“紅色文化”融入生活、扎根心田、代代相傳。
1.3 打造“黨員宿舍”
通過組織領建、公寓同建、興趣聯建等多種形式,切實形成上下聯動、橫向交流、優勢互補的交叉型教育體系。一是掛牌“黨員宿舍”,為每個黨員宿舍張貼黨員宿舍牌,掛黨員床鋪卡,發放黨員宿舍管理手冊、黨員宿舍公約,打造黨員文明宿舍。二是建立“黨員宿舍”教育管理機制,在縱向上,建立了由輔導員、學生黨務工作站和學生黨員骨干組成的“片區—樓棟—寢室”管理隊伍;在橫向上,建立了由研究生會、學生會、黨支部、團支部等組成的“黨員宿舍”考核隊伍,形成了“黨”“團”“學”組織聯動機制,強化了“點”“線”“面”工作有力抓手。三是打造學習教育陣地,劃分黨員責任區,以“黨員宿舍”為陣地,以“學習強國”APP、“紅色云課堂”“紅色微黨課”“掌上黨課”等為載體,帶動積極分子、普通學生共同開展理論學習、紅色教育、文化建設等活動,使每名黨員不僅注重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更要積極示范引領、有效團結帶動廣大同學共同進步。
1.4 建設“黨員服務角”
突出基層黨組織“服務師生”功能,搭建交流平臺,豐富服務載體,進一步增強黨員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增強師生歸屬感和獲得感。一是設立“黨員服務角”,服務角放置醫藥包、文具等生活用品,人文社科、黨史黨情類等書籍資料,以滿足學生日常學習生活需求。二是成立黨員蜜蜂服務隊,負責物品更新、書籍共享漂流等維護工作。隨著規模不斷擴大,黨員蜜蜂服務隊積極聯合學生社團走出校園,立足專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赴秦嶺國家植物園開展“擁抱大自然,守護秦嶺綠”植樹活動,前往中小學講授趣味生物課,深入秦嶺貧困地區開展關愛智障兒童幫扶活動,引導大學生深刻體會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把黨組織建成黨員之家、師生之家。
1.5 構建黨支部結對共建平臺
支部共建是創新黨建工作形式、增強戰斗堡壘作用的有效途徑,有利于激發黨建工作活力,促進黨支部標準化建設,推動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雙向服務。2019年,生命科學學院“筑夢先鋒”黨支部與后期集團公寓中心黨支部建立結對共建,雙方致力于打造以“一核二新三重點”為主要內容的“三全育人”新格局?!耙缓恕保磮猿至⒌聵淙诉@個核心,將其作為結對共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新”,即雙方共同努力,力爭將學生公寓打造成黨員教育的“新陣地”、服務學生的“新平臺”;“三重點”,即著力開展深化結對共建的三項重點工作,包括推動黨建進公寓系統化,推動黨員教育活動多樣化,推動黨員管理規范化。通過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形成以黨建為引領、以黨建促發展的良性循環。
2 “123”黨建進公寓育人模式的思考
2.1 筑牢黨組織的“心理紐帶”
123黨建進公寓育人模式堅持深挖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群體心理特征,突出對黨員的主體關注,構建黨員與黨組織雙向成就機制。一方面黨組織要深知黨員的實際需求與發展愿望,并在制度規范的界限內予以最大程度滿足;另一方面,黨員要堅決擁護黨組織的綱領、遵守章程、履行義務、執行決定、嚴守紀律,為黨組織的發展全力奉獻,從而建立起黨員與黨組織牢固的“心理紐帶”,這是一種具有主觀性、動態性、責任性、互動性的關系,是一條超越先天的情感臍帶,它會無時無刻不提醒著每一個黨員:我是組織里的人,我要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
2.2 促進黨員身份的“角色自覺”
依據社會角色理論的觀點,“黨員身份”是個人通過后天努力而獲得的自致角色,如果沒有真正的入腦入心入生活,與“黨員身份”相隨的一整套社會期望和社會行為模式就很難形成堅固而深刻的認同。所以,推動“黨員身份”從“角色規定”到“角色自覺”的轉變是123黨建進公寓育人模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充滿儀式感的場域設計和活動安排,不斷引導每一個黨員深刻意識到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意識到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光榮與夢想;意識到沒有任何借口可以回避自己肩上的責任與擔當。有形的設置會慢慢的化為了無形,即便沒有他人在場、沒有特定的任務和環境、沒有刻意的提醒,也會自然而然的按照黨員標準一言一行,黨員身份真正成為“第一身份”。
2.3 突出黨員教育的 “初心使命”
不可否認,時代在變化,青年在變化,作為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不是更輕了,而是更重了。依托于高科技的大眾傳媒與消費品,為現代人建構了各種存在意義,讓“無意志的目的”和“無意志的信仰”成為自然、成為習慣,越來越多的人被非個性化、抽象化、工具化,進而帶來了一系列精神煩惱、價值迷茫甚至是信仰危機。[4]大學生黨員應該成為消解科學技術對當代青年造成“異化”的主力軍,為更多人看似平常的生命活動賦予永恒追求的意義,打造豐盈堅實的價值世界,這是新時代賦予共產黨員偉大的使命。因此,黨員教育管理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要突出“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讓每一名黨員都能深感信仰的力量,擁有穩定的意義感、充實感和滿足感,明白活著的價值和意義,心中有標尺,奮斗有方向。[5]
基金項目:陜西省高校輔導員工作精品項目《讓紅色基因綻放時代光芒——“123”黨建進公寓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項目號2019FXM06;陜西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項目《“紅色基因”輔導員工作室》
參考文獻
[1] 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9:3.
[2]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央組織部負責人就印發《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答記者問[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228987702187583&wfr=spider&for=pc,2019年5月22日
[3] 常雅慧.黨務工作站:提升大學生基層黨組織凝聚力的創新路徑[J].西大學報增刊,2016(12):266-27.
[4] 劉森林.歷史唯物主義: 現代性的多層反思[M].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7):10-15.
[5] 中國共產黨員網.習近平: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 確保主題教育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EB/OL]. http://www.12371.cn/2019/05/31/ARTI1559304003282759.shtml,2019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