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教育環境下,英語作為一門必修課,不論在哪個學段,都占據了重要地位,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學生對語法、語義以及聽力的訓練,而輕視了寫作能力,學生雖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詞語和短語或者習慣用法,但是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真正熟練正確地運用到作文寫作中去,因此,教師必須要立足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運用多種積極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來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特別是上下文銜接能力。隨著教育理論的發展,詞塊理論越來越重要,也是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使用較多的理論和方法。合理采用英語語塊理論,以語塊理論為基本單位和寫作手法來進行整個英文文章的寫作,既可以豐富英語作文的內容,又可以展現學生深厚的英文知識功底和理論基礎,最終正確合理地語塊為基礎,增強英語作文的上下銜接能力。
【關鍵詞】英語;詞塊理論;寫作銜接能力;策略和方法
【作者簡介】王小明,重慶市巫溪縣中學校。
一、語塊的涵義
語塊( Block)即指較為固定的詞語組合,或者單詞在特定環境下的特定含義。語塊既可以是單獨的詞組組合。例如,however,by zhe way,也可以是較為固定形式的短句形式,例如,Nice to meet you.因此,語塊從廣義來講,就是以某種特殊的詞語組合和固定的語句搭配來實現一定詞語意義的表達和語句鏈接的一種形式。因此,從概念中可以看出,語塊帶有固定性和習慣性的特征。
二、運用英語語塊理論鍛煉學生作文上下文銜接能力的策略
1.語塊理論深入課堂學習。
(1)整合教材,強化詞塊積累。教師要整合教材內容,把搭配的重點語塊重點呈現,訓練學生自己找出詞語塊,引導學生積累語塊。例如,初三英語課本第三課,Begion 通過提問“Will you ...”來提問知識,學生就可以積累“Will you”這種語塊進行寫作,并積累更多的語塊。因此可以分析得知,學生在英文作文的寫作時出現較大困難,主要是積累的單詞和語塊不充分。教師應幫助學生不斷地構建新知識,并加強記憶和使用,從而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
(2)主動攝入,強化記憶。增強課外閱讀量,閱讀文章和背誦詞塊、背誦段落篇章。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高中階段,推薦適當的英語讀物,學生通過大量地涉獵優秀的英語作品以及一些優秀的中學英語論文,來主動摘抄、記憶與實際生活相關的詞匯和語句。與此同時,學生通過主動獲取語塊,并積極運用語塊理論進行學習,學習的效率被大幅度提升,在英語寫作中就可以運用相關的語塊理論來提高作文的銜接能力。
2.教學過程利用語塊巧妙轉化。
(1)充分利用語塊理論的進行轉化升級。利用語塊理論基礎,及時對中學英語發展,提出良好建議。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四英語第三課時,學到一個短語,One by one ,意思是逐漸逐步。在課后布置作業的時候就要讓家長重點培養孩子對知識的轉化能力。
(2)更加深刻地理解新知識、新技能。眾所周知,隨著經濟發展和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有課程的發展。
在現實學習中,有的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再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在英文寫作中,參加過比賽并且很集中地指出在這一學習和比賽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只有針對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才能夠讓學生主動積累語塊和知識,通過語塊理論來加深對新知識和新技能的培訓。通過分析,,必須要適度運用語塊理論,通過語塊理論更加深刻地理解新知識、新技能。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塊理論有助于教師立足學生實際,通過固定形式的語塊組合和語句搭配來強化英語作文的豐富內涵,豐富作文的詞匯量。此外,善于和正確運用語塊理論可以促使學生更加充分認識到不同題材、不同主體的作文所需要的專業詞匯和短語,促進學生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主體思路和脈絡,最終通過語塊理論完善作文的主體脈絡,提高英語寫作的上下文的銜接能力,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寫作水平與課文教材內容的差距所在,以此來激勵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注意經常積累語塊,最終運用這些語塊增強英文寫作中的上下文銜接能力,推動英語水平的整體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晴.基于語塊理論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
[2]王曉衛.基于語塊理論的高中英語讀寫課教學設計及實施研究[D].
[3]馬琳,高淑娜.語塊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探究[J].新西部:下旬·理論,2018.
[4]姚美麗.活用語塊,提高學生英語書面表達能力[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19):51-60.
[5]程紅紅.基于語塊理論的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海外英語(上),2017(6):15-23.
[6]張丹,祁光穎,吳妍婷.基于語塊理論的英語寫作教學策略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7(18):21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