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娉

摘 要:我國西南地區邊境城市——崇左市立足“邊”的優勢,靠“邊”吃“邊”,將“邊”作為開放發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引擎以贏得更多地發展機遇,是邊境城市發展的成功典范。但尋求邊貿長效發展不得不面臨一些法律障礙,如政策因素的阻礙造成基礎設施落后、專業性人才流失與匱乏以及發展邊貿忽略生態環境問題等,這些現實問題都值得重視。文章旨在剖析發展邊貿存在的法律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與思考,以達到推進邊境貿易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美好展望。
關鍵詞:邊境貿易? 法律障礙? 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F7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0)04(b)--03
1 邊境貿易的概述
1.1 概念
邊境貿易是指在兩國接壤的一定范圍內,邊境地區的居民不違背法律的規定而進行的跨國貨物交易行為。邊境貿易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邊境小額貿易,指邊境居民在規定的開放地點或指定集市,和限定金額范圍內買賣準許交換的商品。另一種是邊境居民互市貿易,指邊境地區的外貿公司與鄰國邊境地區的貿易機構或企業間進行的小額交易。
1.2 發展基礎與優勢
1.2.1 內部條件——區位優勢
崇左市位于廣西西南部,北接廣西首府南寧市,南部與越南接壤,東部與防城港、北海等海港城市相連。崇左市有4個縣(市)與越南相鄰,邊境線長達533公里,位于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和東盟經濟圈交匯的中心地帶,是廣西地區陸地邊境線最長的地級市、“一帶一路”南向通道的重要節點,也是我國邊境地區開放口岸最多的城市。其中,位于崇左市轄區的憑祥縣,其往北有高速公路連接我國內地;往南連接越南1號公路,可直達170公里外的河內,從而連接老撾、泰國等東南亞陸地國家,是目前我國連接東盟距離最短的陸路國際通道之一。
隨著國家級開放合作平臺的有效搭建,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左右江革命老區“三大國家戰略”覆蓋崇左全境。目前,崇左有4個一類口岸、2個二類口岸、14個邊民互市點。口岸貿易是崇左最大的優勢、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大的潛力。據相關報告,廣西將在“十三五”階段修建通往龍州水口、大新碩龍兩個邊境口岸的高速公路,從而加快中越邊境地區互聯互通。
1.2.2 外部條件——政策扶持
崇左市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書寫口岸經濟大篇章。隨著多重政策優勢的疊加,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平臺不斷完善,加之越南對接“一帶一路”的熱情高漲,中越口岸建設實現雙提速。
2016年8月,國務院批復擴大水口口岸開放規模,口岸性質為國際性常年開放公路客貨運輸口岸。而后,2017年2月國務院再次批復擴大友誼關口岸開放區域范圍,將弄堯、浦寨邊貿點作為友誼關口岸的輔助通道。友誼關口岸開放區域擴大范圍后,實現友誼關口岸與越南新清口岸、谷楠口岸直接對接。此舉有利于推動中越邊境真正實現“無縫對接”,促進人員、貨物、車輛的出行便利,加快中越憑祥一同登跨境經濟合作區、中越友誼關—友誼國際旅游合作區的發展。
2 崇左市邊境貿易發展歷程及現狀分析
1992年,崇左市憑祥縣被國務院批準為沿邊對外開放城市,發展至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東盟水果進出口口岸。
2003年8月6日,崇左市正式掛牌成立,是廣西最年輕的一批地級市。建市之初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04.22億元,財政收入13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僅4587元。自建市以來市政府始終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重點開展邊境貿易,使崇左市經濟發展實現由緩慢增長到快速增長再到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
在優化口岸通關環境上崇左市作出積極努力。通過精簡通關申報項目流程,延長口岸通關時限,進一步提高口岸通關便利,使客貨通關的時間和方式更靈活。
隨后,2016年憑祥國檢試驗區正式投入使用,確保疫病疫情和質量安全風險可控,推動邊境貿易“快驗快放”和“優進優出”,實現送樣檢測周期從原來1~2天縮短為2個小時。尤其對試驗區內邊民互市申報,現只需20秒即可通關,時間較之前縮短60%。
如表1所示,2018年全市生產總值1016.49億元,比建市之初翻了9.8倍;財政收入由建市時13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57.58億元,翻了4.4倍。對外貿易方面,2018年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223.6億美元(人民幣1475.69億元),和2003年2.62億美元相比,翻了6.4倍,連續10年位居廣西第一位。邊境小額貿易占廣西比重近八成、全國比重近三成,是全國邊貿第一大市。由“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變,口岸加工企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這個過程崇左只花了15年。
崇左市充分發揮“邊”的優勢,做足“邊”的文章,掀起一輪又一輪對外開放熱潮。其中,中越邊境一線的大新、龍州、憑祥、寧明四個口岸城市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此外,越方近年也加大建設力度,雙邊建成通車的口岸、互市區(點)物流通道十幾條。
3 崇左市發展邊境貿易存在的法律問題
3.1 缺乏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做保障
崇左市先后依托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左右江革命老區三大國家戰略,緊跟“一帶一路”步伐和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腳步,重點發展進出口邊境貿易,并獲得良好成效。崇左邊貿雖追隨一系列特殊政策,但其內部存在的隱患也間接造成基礎設施跟不上發展速度。而越南在邊貿發展的政策支持上并未與時俱進,將直接導致越南邊貿基礎設施較為落后。兩國共同隱患——基礎設施的滯后性,使得相關法律法規的出臺成為必然。
3.2 法律專業型人才的流失及匱乏
崇左市歷史上以農業等第一產業為支柱,工業、商業基礎相對薄弱。首先,從發展基礎考慮,本世紀初崇左市遂利用區位優勢發展邊貿,較省會南寧市、工業城市柳州市,邊貿的單一化不足以滿足法律專業人才未來發展的需求,法律人才更愿向經濟發達的地區發展。其次,法律人才培養周期長、難度大,崇左市重點發展邊境貿易,法律人才很難將自己所學知識與貿易活動相結合。最后,展望廣西經濟發展體,崇左市經濟水平相比區內其他城市較低,法律人才待遇與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緊密相關,待遇得不到保障自然出現人才不來,來了就想走的局面。
3.3 邊境貿易金融法制有待完善
隨著中越兩國的政策優惠,邊貿日益頻繁導致本幣結算存在的難點和問題日漸突出,多邊貿易對兩國的匯率產生較大影響。貨幣結算缺乏相關的金融法制,中越兩國貨幣結算體系化難以保障,須借助法律制度和政策的指引。在金融合作方面,中越兩國存在共同問題——合作的不緊密與滯后性,貿易市場須制定配套法律以促進邊貿金融行業的發展。在稅收層面,稅收制度本身具有復雜性,中越兩國在邊貿中稅收優惠政策的不適應性,易造成邊貿矛盾居多,隱患重重。
3.4 相關部門監管不力且公共服務不到位
建立邊境跨境合作區的管轄,中越雙方已達成一致意見,但其規定較為籠統,實際操作難度較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且在管理形式上具有較大差異造成溝通障礙。邊貿管理部門行使邊貿管理權時,對邊境的治安管理也不夠重視。就崇左市德天瀑布山頂邊貿集市為例,山頂集市僅一條約一米高的欄桿之隔,且只有幾位執勤人員留守崗位,對于無簽證進出的偷渡行為很難掌控。公共服務是邊境居民經營邊貿的基礎,相關部門管理跟不上,公共服務自然會隨之掉隊,而不到位的公共服務將會打擊邊境居民進行邊貿的積極性,對崇左市邊貿經濟產生間接性影響。
3.5 環境保護法難以有效遏制邊貿活動引發的環境問題
追求邊貿發展極易忽視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環境承載力有限,經濟潛力無限。以崇左市德天瀑布山頂邊貿集市為例,德天瀑布景區特色是自然景觀與國際人文景觀,而邊貿集市中有較多商戶售賣現做的熟食,諸如烤玉米、烤紅薯等燒烤制品,用木炭烘烤熟食時產生的煙霧以及油煙,對德天瀑布景區空氣造成不良影響。筆者游覽時發現大多邊境商販隨地扔生活垃圾的現象較為嚴重,事后是否處理不得而知。最終,不但影響了景區的自然風貌,也加重了邊境環衛人員的環保壓力。追其根源,邊貿居民進行貿易行為所引發的環境問題,并未有相關法律及其政策措施予以規制。若不將環境問題扼殺在源頭,長此以往極易造成重大環境隱患,發現環境污染問題再治理,修復成本上升,悔之晚矣。
4 崇左市邊境貿易存在法律問題的解決措施與建議
4.1 依托法律手段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建設基礎設施離不開法律手段作為加速器。首先,崇左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之獲得“一帶一路”、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國家級合作項目的大力支持。中越雙方應明確兩國政府的責任,加強政府間溝通與交流。其次,中方應加大崇左市邊貿發展的協助力度,全面發揮政策優勢,優化邊貿交易環境,使其跟上新時代優惠政策的步伐,解決邊境管理及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弊端。越南也應對該國沿線口岸地區以法律手段制定配套的鼓勵政策,以推動邊貿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
4.2 制定吸引法律專業性人才的培養計劃
專業性人才對該地區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首先,崇左市重點以邊貿為主要經濟發展源,且崇左市邊境貿易依托“一帶一路”、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合作項目,兩國在交易中產生的稅收、匯率結算、貿易合同簽訂等法律金融問題,都離不開專業人士的參與。其次,崇左市距離首府南寧較近,易造成專業性人才往首府匯集的局面,遂須制定專業性人才吸引計劃,為其提供較好的福利待遇等,積極地為邊貿事業作出貢獻。最后,崇左市政府應加強對專業性人才的培養,為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夯實專業人才在專業領域內的基礎,對專業功底扎實的人才予以鼓勵,對為邊貿作出突出貢獻的專業人才進行嘉獎,實現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兩步走”計劃。
4.3 提出科學合理的金融法制和政策建議
邊境貿易的有效運營與國家金融法制的大力支持緊密相關。邊境海關的特殊監管區法律化是發展邊境貿易的重要保障,而金融法制是一個市場穩固、平衡發展的基礎,金融市場法制化有利于邊貿產生摩擦時有法可依。在貨幣結算階段,中越兩國應加強貿易交流,通過金融法制形成完整的結算體系,減少兩國在貨幣匯率差及結算方面的差異糾紛。在稅收優惠政策上,中越兩國應遵守各國稅收法律,尊重稅收政策的差異,謀求兩國稅收共性,營造互惠互利共謀發展,促進貿易共贏的局面。
4.4 加大部門監管力度,完善邊貿官方公共服務平臺
有關部門職責不明確,易造成邊貿疏于系統化管理。首先,中越兩國態度應保持高度一致,崇左市政府須明晰邊貿主管部門的職權及責任。其次,主管部門應加大對邊貿的監管力度,使邊境貿易在陽光下健康、穩步的發展。最后,邊貿發展并非一朝一夕,完善邊境貿易公共服務平臺是邊貿細水長流最基本的保障。崇左市政府應落實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在線上、線下按時發布官方的公共服務信息,打造時效性強、效率高的官方服務平臺。
4.5 設立邊貿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既紅紅火火發展邊貿,又平衡與生態環境的關系,是“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最好的詮釋。經濟要發展,生態環境更要發展,兩手都要抓,就必然有相應的法律機制保駕護航。邊貿的發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在所難免,也是不可回避的話題。在此基礎上,崇左市應設立邊貿活動的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使得邊貿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下發展,生態環境在邊貿的開展下受到保護,兩者協調、均衡發展,為崇左邊貿在高質量、優品質下的迅猛發展提供外部保障。
5 結語
邊貿是廣西對外貿易的重要形式,在廣西對外貿易活動中占據重要地位。中越的邊貿產業對廣西地區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對廣西邊境地區經濟發展的推動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邊境貿易的發展是穩步性、長遠性、與時俱進的過程,促進崇左市邊貿的長效發展離不開法律制度的保駕護航。中越邊貿要克服并解決兩國在法律上存在的差異,牢牢抓住邊貿發展的契機,充分發揮兩國貿易的“邊境效應”,達到興邊富民的目標。
參考文獻
羅飛飛.崇左市邊境貿易轉型升級發展的路徑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20).
王伯瑜.打造面向東盟開放合作新高地——廣西崇左市口岸經濟發展調查報告[J].中國經貿導刊,2016(21).
韋萬春,錢先鋒.中國—東盟邊貿升級后如何再發展[J].中國檢驗檢疫,2016(9).
陳怡如.我國邊境貿易發展的困境及其突破[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