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娜
摘 要:加強少數民族地區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堅持從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執政能力建設出發,以青海藏區為例,應以新時代我國社會發展目標為導向,明晰現狀,探索方略,強內里、壯合力,加強領導,維護團結,強化執政成果,保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穩定發展。
關鍵詞:執政能力建設;少數民族;基層黨組織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行穩致遠的堅強保證。而加強基層執政能力建設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基層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更是治國安邦、實現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共同發展的根本性舉措。站在當今時代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潮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需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根基扎穩,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政策的落實全面覆蓋,充分發揮每一個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重視和加強少數民族地區基層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才能扎扎實實的踐行黨的性質和宗旨,以人民為核心工作導向,更好的履行決勝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使命。
一、少數民族地區基層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現狀
新中國成立以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少數民族地區的落實在解決黨和國家全國各地區管理的個性差異問題上發揮了巨大作用,而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也成為西部地區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強度大推手,跟隨時代腳步,青海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經濟等社會事業有了跨越性的發展。但由于受到自然條件、社會發展基礎、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響,還是存在地區社會穩定程度不夠,經濟、文化等事業發展基礎薄弱等問題,藏區整體發展水平仍然有限,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黨在這些地區的執政建設水平與內陸發達地區明顯偏弱。主要表現三個方面:
(一)基層黨組織凝聚力不夠,引領作用發揮不充分
就青海地區而言,許多基層黨組織尤其是農村基層存在黨員干部人數少、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現狀,由于宗教信仰、經濟發展水平等原因發展新黨員、留住人才依然十分困難,在貫徹落實黨的精神政策、黨組織的管理、教育等活動上工作方法落后,推進力度也不足,因而基層黨組織凝聚力量的機緣不夠深,帶領黨員群眾干事業謀發展發揮的能量有限,基層黨組不能充分發揮戰斗堡壘的堅強作用。
(二)重經濟發展、輕社會管理現象突出,執政全局性把握不足
在當今社會經濟轉軌、社會轉型、不斷縱深推進的各項改革的大趨勢下,經濟發展仍然是最容易得見摸得著的政績,也是容易與少數民族群眾建立良好關系,履行為民服務宗旨,為人民謀幸福使命最佳切入點,因而不少藏區地方政府、基層干部都將發展經濟作為工作的第一中心,甚至是唯一重心,當集中開展的大型惠民項目在藏區落地開花,隨之而來的利益矛盾糾紛不可避免,社會公共服務覆蓋不完全等引起的弱勢群體逐漸增多,發展經濟的同時,社會管理卻沒有及時跟上,使得社會不穩定因素大大增加,反過來又制約著經濟發展,不利于藏區社會整體的進步和發展。
(三)基層保障不足,管理機制完善程度不夠
當前,落在青海地區黨和政府的社會管理以及各項事業發展的工作任務與其所具備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是極為不相符的,可見基層的各方面保障并不充足。而因其少數民族宗教文化的特殊性存在的眾多藏傳佛教寺廟,其管理也未徹底實現依法管理、社會管理和民主管理的有效結合,基層社會管理的。各方面管理機制尚待完善和更有效運行。
二、當前加強青海民族地區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有效途徑
當前,青海地區正跟隨國家大趨勢向著高質量發展邁進,面對執政的考驗、發展的挑戰,如何抓好黨在青海地區執政能力建設?就必須從基層出發,為群眾服務的奮斗中凝心聚力,在堅決維護藏區社會穩定前提下為特色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一)加強民族地區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夯實黨執政能力建設的人力基礎
在青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堅持和推進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發揮更大實效,必須首先加強黨組織領導的民族干部隊伍建設。第一,各級黨組織部門要從嚴抓好對干部培養鍛煉機制,堅持憑基層實績選拔干部的原則,把有基層經歷作為干部提拔競選必備條件。按照“充分信任,大膽提拔,放心使用”的原則,加大對少數民族黨員干部的培養、選拔和任用力度。選人用人要公開,通過公開競聘崗位、民主評議方式確保公信度;第二,要充分利用掛職鍛煉、基層黨組織換屆等機會,盡力選拔任用政治可靠,作風硬派,有擔當、有能力的黨員干部到最適合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同時,注重不同年齡段的黨員干部特點,在堅持原則前提下尊重個性,靈活組織開展黨員干部能力提升培訓,重點強化對熟悉藏區情況、工作能力強的少數民族黨員干部的培養,鼓勵支持他們深入學習鉆研,扎實掌握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一系列有利于加快藏區發展穩定的政策和措施的方法,推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切實、全面的貫徹執行;第三,要極動員發展有志青年、大學生加入到基層黨組織及干部班子隊伍中,盡可能提供充足的基層黨組織學習和工作經費,努力為他們創造好的創業干事條件和環境,同時加強黨員發展工作,拓寬對流動在外的優秀青年的跟蹤培養渠道,重點發展優秀返鄉大學生、致富能人,復員軍人,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儲備力量,留住人才,夯實人力資源基礎。
(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筑牢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戰斗堡壘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應當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就需要強健基層支部領導團結群眾,推進改革發展能力和黨務政務工作治理功能,努力提高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水平,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1)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建工作責任體系,構建基層堅強領導核心。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進一步健全完善基層黨支部及黨建成員單位黨建工作責任體系,把黨建工作任務的落實情況納入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內容。強化民主選舉、民主決策、黨紀監督制度執行落實,不走過場,堅持推進民主集中制得到切實運用和落實。
(2)切實圍繞黨組織思想建設,加強黨員干部頭腦思想武裝。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全面納入“三會一課”,列為黨員自主學習的必修課,使廣大藏區黨員干部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等重要精神、指示,結合藏區實際特點,把握新時代青海發展建設任務目標,旗幟鮮明的講政治、講規矩,遵紀守法,以科學正確的思想指導工作實踐,不斷增強黨員干部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思想覺悟和行動自覺。
(3)深化為民服務實踐,鞏固戰斗堡壘基礎。脫離群眾是黨執政最大的風險,基層黨組織應充分利用最貼近人民群眾的優勢,堅持群眾路線,加大對基層的調研力度和頻次,盡可多的了解民情,主動掌握民生熱點問題走向,及時幫助群眾解急困、解煩憂。在各項工作職能的履行中以為民服務為原則遵守,團結群眾、慎用權力、廉潔奉公、公道辦事,以優良的作風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不斷鞏固執政基礎,打造更堅強的戰斗堡壘。
(三)加強化解風險能力建設,提高藏區社會穩定指數
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與社會大局穩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保障。對于青海地區的發展來說,維護社會穩定是重量級根本性、綜合性的任務,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將抓維穩與抓經濟同步推進,才能推動藏區協調發展成果真正惠及民生。
(1)健全完善基層工作機制,構建強有力社會事物管理體系。健全完善各級黨組織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地方發展的工作責任制度,培養教育黨員干部樹立發展經濟、維護穩定必須“雙過硬”的責任擔當意識,明確基層黨組織班子成員的在發展經濟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中的職能分工與聯動配合的責任,將維穩責任納入各級黨委考核的重要標準依據,形成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有序嚴謹的工作格局,強化黨支部基層領導核心地位,構建穩定有力的黨委領導、政府主管、基層黨組織負責、黨員群眾參與的地區社會事物管理體系。同時,各級黨組織要根據藏區實際形勢,下大功夫鉆研藏區維穩問題的有效方法,積極從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決議、意見中汲取靈感和力量,改進工作作風,積極采用貼近藏區人民生活、易于為當地民眾所接受的工作模式,認真抓好基層信訪工作,制定適用于基層信訪維穩工作需要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加強對基層信訪維穩工作人員的培訓和鍛煉,提高他們化解矛盾、應急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黨在基層的公信力和支持度,力求將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解決在基層萌芽狀態,嚴防矛盾激化,從根源上維護社會穩定。
(2)聯抓聯動聯管,堅決遏制不穩定因素。維護社會穩定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且需要多方配合、共同推進的工作。各級黨組織、行政部門必須堅決執行黨和國家在消除社會不穩定因素、維護少數民族地區社會安全穩定的政策法規,聯手聯動,達成相互配合齊抓共管共識,形成專項聯動行動方案。結合掃黑除惡專項行動,多渠道深入群眾,傾聽群眾意見、建議,最大程度爭取群眾支持,加大不穩定因素排查、防控、整治力度,堅決打擊敵對勢力的滲透、分裂活動,扎實推進維穩工作有力開展。同時,加強國家安全民族法治團結教育,帶頭組織落實基層全覆蓋宣傳教育,利用媒體、網絡等快速傳播信息交流平臺,以黨政機關、社區、學校等地為陣地,號召群眾全民參與,全方位多角度宣傳維護藏區穩定的重要性,擴大宣傳教育的影響力,調動廣大群眾配合維穩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合力實現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諧的目標。
(3)理性處理宗教關系,降低維穩風險指數
各級黨組織應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思想管理思路與藏區宗教寺廟事務發展的實際情況相結,廣泛開展“政策法規進宗教場所和宗教知識進黨校”活,充分發揮宗教教義教規和宗教道德中的積極因素,幫助黨員群眾樹立正確的宗教觀念,防范抵制不良思想給社會帶來的不安和動蕩。還應堅持依法管理、社會管理和民主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加強對宗教寺廟的管理,進一步將佛教寺廟、僧尼納入社區化管理,充分發揮寺廟管理局等專門部門的管理及協調功能,引導僧尼選舉代表組建民主管理委員會,自主管理寺廟內部宗教事務,完善寺廟戶籍管理制度,積極將寺廟的基礎設施建設修繕劃入地方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將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在寺廟僧尼中全面覆蓋,切實保障寺廟僧尼的實際生活。增強僧尼和教眾的社會融入感和社會發展成果獲得感,提高他們擁護祖國,依法從事宗教活動的意識,提高藏區社會穩定系數。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我們黨,必須堅持的一項長期性任務,即使少數民族地區情況特殊,基層仍是最佳的出發點和切入點,藏區各基層黨組織還應及時總結成功經驗,把握新時期、新形勢下藏區特色化的執政規律,加強制度創新,健全長效機制,持續推進黨領導下的藏區各項事業充滿活力、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1).
[2] 吳楚克.“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地緣政治的不利因素及對策[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2).
[3] 齊衛平.政黨治理與執政能力建設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4] 施雪華,胡祥.近年來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建設的舉措、問題與對策[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2(08).
[5] 鐘海燕.中國藏區經濟穩定與經濟發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