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佑民


[摘要]近幾年高考試題中屢次出現“質量不計”物理模型,常遇到的輕繩、輕桿、輕彈簧等模型都屬于“質量不計”模型,有些題目則直接標明質量不計。然而部分學生對這類模型理解不夠透徹,導致分析出錯。文章結合典型例題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質量不計,模型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058(2020)11-0050-01
數學與物理幾乎是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的,數學的高度抽象性,使它能夠概括物理運動過程中的所有空間形式和相關物理量的關系。牛頓的代表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正是采用了數學語言才對力學定律做出了科學的、有力的系統論述。對質量不計,也就是質量為0的物體,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a,可做如下總結:質量不計的物體其所受到的合外力一定為0.在合外力為0的時候其加速度可以為任意值?,F就根據這一結論對近年試題中出現的該類問題做些分析討論。
對于“質量不計”物理模型,要充分理解其所受到的合外力一定為0.另外質量不計的物體沒有慣性。只有深刻認識物理模型的物理含義,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解決物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