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國家都十分重視思政教育,思政課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關乎人才的培養,檢驗育人的效果,而高校思政教師更是承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的神圣使命。新時代對高校思政教師的教學能力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更是核心因素。文章指出了教師教學監控能力的重要意義,針對目前我國高校思政教師在教學監控能力培養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培養和提高的策略。
關鍵詞:思政教師;教學監控能力;教學能效感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鑄魂育人和培育時代新人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思政課發揮其作用的根本是教師。長期以來,廣大思政教師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嘔心瀝血,為教育事業發揮了巨大的貢獻,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價值觀引導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思政教師觀念還停滯不前,教育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做到與時俱進,對學生發揮的作用也是值得商榷的。隨著高校規模的擴張,學生數量也在不斷增長,新時代對思政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應當使思政教師的綜合能力得到質的提升和飛躍。
教師的監控能力是教師教學能力的核心,為了達到教學的預期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不斷調整、提升自己的能力,其是教師實現從經驗教學向專家教學的關鍵。教育是培養人才的活動,課堂仍然是學生汲取知識營養、不斷成長的主要形式。所以,其中教師的教學監控直接作用于課堂,對育人結果起著關鍵性的影響。高等學校應該提供有利的條件,而高校思政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其重要意義,二者達到有機結合,不斷提高教學監控能力,從而保證教學的成功。
一、提升思政教師教學監控能力的重要意義
(一)新時代教書育人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學生成長規律。針對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效果明顯的方式。但不可避免的是有些高校思政教師觀念陳舊落后,教學方式仍然是滿堂灌式的講課,學生聽課積極性差,動力不足。老師也沒能認真反思教育的問題所在,只是一味的經驗重復,導致一些弊端日益凸顯。尤其對于“網絡原居民”的00后而言,他們的思維方式、價值觀等都是由網絡予以塑造的。如若再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現代大學生對思政課堂的學習需求,將會導致更多的問題呈現。這樣傳統老舊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老師們自我感覺良好,但學生學起來很累,也起不到真正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要求
教師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確保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取決于各方面的因素,而其中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是核心要素。教師具備專業的知識結構是基礎,其次是內在的心理素質、外在的環境因素、學生的狀態等能否協調一致,教學效果是否能在最大限度得到發揮。并且教學過程結束之后,懂得及時反思和反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問題,進而教學能力不斷提高。因此,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貫穿于整個教學的始終。
(三)教師專業素質提升的要求
高校思政教學有其學科的特殊性,要認真篤行“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總要求,理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從專業素質培養上看,一個合格的高校思政教師不僅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具備扎實的知識,更要具有強大的人格魅力,其中能使以上因素發揮最大作用便是取決于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擁有這種能力,教師可以游刃有余地在教材、大綱、教案的基礎上,充分了解學生和自身學科特點,適宜地進行教學策略的實施與調整,不斷總結教學規律。因此,高校思政教師隊伍的強大離不開教學監控能力的提升。
二、高校思政教師監控能力培養的現狀分析
(一)學校營造的氛圍較差
大多數思政教師能夠意識到教學監控能力的重要性,經驗+反思=教師成長。良好的教學監控能力能夠對教師自身、教學質量、學生發展等方面起到促進作用,很多思政教師也看到了其必要性和價值。但是,認識只有付諸于行動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當前許多學校的教學監控能力氛圍總體較差,有的學校甚至很少提供教師提高的機會,也沒有將這項能力納入招聘、考核、培訓的內容中去。教師縱使明了其重要性,但是在實際行動中缺乏動力,結果也便差強人意。
(二)思政教師教學技能缺乏
目前高校在選拔思政教師時,還是側重于知識的儲備和學科專業水平,很少會將教學技能作為重點考核的內容,尤其是現在的高校思政教師結構呈現年輕化,部分思政教師甚至沒有參加過系統的教學技能方面的培訓,導致課堂中無法很好地將知識與技能有效結合,不能根據實際開展情況進行良好的調整。在教學中仍然以講授法為主,導致課堂枯燥無味,學生提不起興趣,出現了較多的“低頭族”,也極大的阻礙了思政教師的反思教學,不利于教師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三)高校思政教師缺乏與同事之間的交流
任何一門課程,教師都是需要互相學習,教學相長的,而周圍的同事是學習良好的資源。通過與他人積極的探討,可能會茅塞頓開,對自身乃至集體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但部分高校思政教師更愿意閉門造車,不與他人進行工作上的溝通和交流,更不愿主動去找同行請教或彼此之間進行聽評課,這無疑是思政教師職業生涯的大忌。部分高校在給教師進行教學任務安排時,一個教師基本只承擔一門課程,甚至部分教師一輩子就承擔了一門課程,這就導致思政教師很難將不同思政課程的內容進行統一和融合,教師間課堂經驗交流太少,不利于思政教師快速的成長,尤其對于青年教師而言,進步也未能找到明確的方向,很多時候也顯得力不從心。
(四)高校思政教師反思的內容單一
目前,高校思政教師會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或者監控,但多數是通過學生教學評估或者是自己的教學日志,這造成教師對自己反思的內容不夠寬闊,顯得狹隘、單一,不利于教師全面的進步。甚至有些教師未形成反思的習慣,只是單純的把課程當成任務去完成,而沒有在課程建設方面投入較多的盡力,導致教學水平一直停滯不前。
(五)高校思政教師的教學效能感低
教學效能感屬于一種主觀判斷,教師對于自己對學生所起作用的把握和信心度。研究結果表明,教學效能感影響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教學效能感高的教師能夠自主調整自己的教學,情感的內驅力較大,動力十足。但目前年輕化的青年教師隊伍,對于思政課堂缺乏較多的掌控力,教學效能感較低,無法及時和靈活地調整自己的行為。而年齡較大的教師,早已對課程教學爛熟于心,有些甚至會產生職業倦怠感,長此以往,對教學的熱情也逐漸衰退。
三、提高高校思政教師監控能力的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對于學校師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生活和教學的方方面面。良好的校園文化是可以促進教師教學監控能力的提高,有關領導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比如建立思政教師的教學反思檔案、給予思政教師適當有關的教學任務、組織思政教師定期開展交流會、完善思政教學比賽制度、加強學生對思政教師教學的反饋力度等,以期創造出一個有益于高校思政教師自我成長的環境,然后從多角度培養高校思政教師的教學監控意識,在比賽中相互交流,相互成長,在活動和任務中提高自身的監控能力。
(二)完善教師的個人素質,提高教學監控意識
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是衡量其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提高高校思政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應該從自身素質著手,其中包括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學動機和情感態度等。一是知識結構,成體系的知識結構對于課堂教學而言是尤為重要的,它能夠幫助學生清晰明了地掌握知識內容,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作為思政教師而言,不僅要具備學科知識,更要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關內容,關注時事政治等,還應有心理學、教育學等條件性知識。所以,思政教師不僅要對專業內的知識體系熟練掌握,更要努力擴展自己的知識面,可通過教學實踐促進發展。二是教學動機,即教師教學的動力機制,這點非常重要,教師若是通過教學提高自己,最終促進學生進步,那么會對教學充滿熱情,主動而不是迫于外在壓力進行反饋和調節自身的教學活動。三是情緒情感,合格的教師應當對教學工作是有高度的使命感,會以飽滿的情緒和積極的態度進行自主學習。因此,高校思政教師要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以高昂的情感投入到教學中去,促進自己監控能力的發展。
(三)對思政教師教學監控能力的培訓
每個思政教師都有自己獨到的教學方法,但是教學活動需要去積極學習別人的優秀經驗,反思自己的方法,最終形成一種融合。高校思政教師監控能力的培訓可以從教學策略訓練、專家講座和教師之間互相交流來實現。一是教學策略訓練,教師為了達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和目標,可以適當的采用一些方法或者手段,那么學校通過觀摩課或者請專家直接進行思政課堂教學策略培訓的形式,教給思政教師一些具體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師的元認知,提高其教學監控能力。二是請專家進行有關主題的講座,學校應當定期請有關專家到學校為思政教師進行專題講座,普及相關知識,提高教師自我監控的意識,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能夠客觀分析造成問題的阻礙是什么,并且有利于控制和調節自己情緒等。三是學校可以組織思政教師之間或者領導不定期深入課堂聽課,并針對性地給予點評或者互評,可以幫助教師認識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和優勢,以便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問題,更好地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最終提高自己的教學監控能力。
(四)提高高校思政教師科研水平
科研是高校教師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其是教師創造力的體現。思政教師也可以根據理論的缺口或者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形成自己的假想,提出問題,然后進行調查或者實驗進行研究,最終提出一些解決方案或者策略用于實踐。這是一項十分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即在理論的指導下實踐,在實踐中又一次豐富理論。因此,高校思政教師不僅要會教學,更重要的是要做研究者。學校也應當創造鼓勵科研的環境和資金資助,給予高校思政教師以更大的動力。這樣,思政教師在提高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時,教學監控能力也相應有了提高。
(五)提高高校思政教師的反思能力
我們知道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是在經驗和學習中慢慢感悟、積累而來的,它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反復,而是需要不斷反省、逐漸提高的過程。它能使教師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活動產生思考,提高自身的元認知能力,主動地進行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因此,反思能力是有巨大作用的,應當伴隨教師的終身發展。提高高校思政教師的反思能力,可采用大聲思維、反思日記、交互教學、行動研究等方法進行訓練,從而提高教學監控能力。
(六)提高思政教師的教學效能感
教齡是影響教師教學監控能力提高的一個重要因素,又因為監控能力的提高是教師畢生追求的事業。所以,培養不能一視同仁,而應該針對其不同的特點針對性地進行提高。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是隨著教齡不斷增長的,在從教25年左右后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因此,對待新手型的高校思政教師,其關注和反饋大都來自外界,敏感性較低,可以讓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通過傳授經驗的方法來克服,鼓勵思政老師尋找教學的樂趣、減少教學過程中的焦慮感,適當增加一些互動活動等進一步樹立思政教師對于教學的自信;而對于從齡時間長的教師來說,要重點關注他們因出現職業倦怠、降低對教學的熱情所導致的監控力下降等情況,可通過舉辦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改善。
四、結語
新時代,對高校思政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思政教師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高校思政教師也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意義上的教書匠,而要向全能型和專家型轉化。不僅要能夠傳授知識,還應具備較強的教學監控能力,應當不斷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提高高校教師的教學監控能力,需要學校、社會和教師個人的共同參與。所以,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高校思政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加上科學的培訓策略等,必然可以提高思政教師教學監控能力,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培養真正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申繼亮.論教師教學監控能力提高的方法和途徑[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8(01):35-42.
[2] 薛永欣.提高教師教學監控能力的方法及途徑[J].中國電力教育,2007:28-29.
[3] 孫崇雪.高校教師反思性教學的研究[D].江西:江西師范大學,2012.
[4] 劉翠萍,李春華.新時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提升研究 [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4):115-117.
作者簡介:張賢靜(1991- ),女,漢族,河南衛輝人,碩士研究生,助教,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