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飏
摘 要:邊境管理作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維護國家邊疆地區長治久安的重要舉措。我國邊境地區情況復雜,邊境管理者長時間駐扎在邊境一線,工作和生活都十分不易。作者以邊境管理警察隊伍為例,以法約爾一般管理原則為理論基礎,闡述了提高邊境管理者待遇的重要意義,并站在物質和精神兩個角度,提出了提高待遇的幾點方法。
關鍵詞:邊境管理;待遇;獲得感
一、當前我國邊境管理工作的主要特點
我國是世界上擁有最長陸地邊界線和鄰國最多的國家——邊界線約為22000公里,與14個國家接壤,是世界上邊境情況最為復雜的國家之一。我國邊境區域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管理力量特殊的任務性質,使邊境管理工作普遍具有以下明顯的特點:
(一)地處一線,任務艱巨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力度加大,邊境地區人流、物流、信息流交織,邊境管理任務加重。敵對勢力也加緊了對我邊境地區的滲透、顛覆、破壞活動,加之“三股勢力”活動日益頻繁,我邊境安全穩定形勢不容樂觀。駐守在邊境一線的邊境管理力量,時刻準備著同邊境地區武裝沖突、違法犯罪活動做斗爭,執勤、執法任務艱巨而繁重。
(二)孤立偏遠,環境艱苦
邊境管理基層單位大多分散駐守在遠離內地,交通不便,環境艱苦,生活困難的邊境沿線。例如,云南邊境管理基層單位長年駐守在亞熱帶、熱帶雨林地區,山高溝深,蚊蟲肆虐,道路通行條件差,出入往來不便,工作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新疆、西藏許多邊境管理基層單位長年駐守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生命禁區”,使邊境管理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艱苦惡劣的環境,給基層人員的日常生活和執勤執法工作帶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這就要求邊境管理人員必須具備政治堅定、吃苦耐勞、甘于奉獻的意志品質,具有良好的身體、心理素質。
(三)部署分散,指揮困難
由于我國邊境轄區面積廣闊,邊境管理力量防衛和管理的點多線長,部署極其分散,多數單位獨立偏遠,遠離友鄰和后方。邊境地區交通和通信狀況較差,邊境管理力量指揮、機動、執勤執法十分不便。這就要求廣大邊境管理者既要具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斗爭經驗,還需具備野戰及生存技能,能夠獨立靈活地處置各類情況。
二、提高邊境管理者待遇的意義
邊境是國家的四肢,肢體分離,全身癱瘓;邊境失控,國無寧日。邊境管理工作與國家的安危、榮辱和興衰息息相關,是經歷史經驗和教訓反復檢驗的真理?,F代社會國家與國家、邊境地區與內地之間的聯系和交往比以往更加緊密,許多邊境地帶已由曾經的隔離帶、封鎖區,衍變為熙熙攘攘的跨國交流通道。人流、物流、信息流在邊境交織匯集,既能帶來巨大的政治、經濟、社會利益,也使邊境安全受到新的威脅和挑戰。目前,我國邊境地區整體局勢較為穩定,但也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西方敵對勢力圖謀不軌,企圖以偵察、破壞、滲透、顛覆等各種方式遏制我國的發展;國內外民族分裂勢力相互勾結,試圖通過制造暴力恐怖活動,擾亂邊境地區良好秩序,破壞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一旦邊境管理失靈,邊境地區安全穩定的局勢被破壞,不但會擾亂邊境地區人民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牽制和分散各級政府的精力,還迫使中央調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控制局勢,防止內亂,嚴重影響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發展的正常推進,破壞國家發展戰略實施的正常節奏。邊境地區的穩定關系到全國的穩定,邊境管理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國家的安全,邊境管理在維護國家穩定至關重要的地位。
作為邊境管理工作的主導者,邊境管理隊伍是否穩定,決定著邊境管理工作能否有序、高效地開展。在法國管理學家亨利·法約爾提出的14條組織管理原則中,人員穩定性原則對于公共組織內部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人員穩定性原則指出:人員的不穩定往往導致整個組織出現渙散,最終導致組織的工作效率急劇下降。因此,在邊境管理工作中,同樣要科學合理地采用各種措施,防止出現大規模人員流動而影響邊境管理隊伍內部穩定。
當前,廣大邊境管理者普遍處于自然環境惡劣,物資匱乏,文化、生活、娛樂條件相對落后的邊境地區,從事艱苦、危險的邊境管理工作,需要面對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因此,合理提升邊境管理者的待遇,是維護守邊、護邊的邊境管理者隊伍穩定的關鍵手段,是保證邊境管理工作得到有序、高效開展的重要舉措,意義十分重大。
三、提高邊境管理者待遇的幾點方法
亨利·法約爾提出的人員報酬原則指出:組織內部人員的報酬應當科學合理,并盡量使全體人員都滿意。報酬的數量、種類和方式取決于很多因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決定。對于報酬的標準,在保證能夠滿足人員最基本生活消費的基礎上,應保證待遇與貢獻成正比。其最主要目的只有一個——即通過合理的報酬,改善所屬人員工作、生活質量,激發工作熱情,使其更有獲得感和價值感。
以邊境管理警察隊伍為例,他們普遍工作在艱苦的邊境一線,生活條件較差,同時,在此次邊防體制改革后,就地轉制的邊境管理警察與父母、子女異地分居現象較為明顯,工作與生活間的矛盾較為突出。因此,在物質上,應當有針對性地提高偏遠地區人員物質待遇;在精神上,應當創造有利的條件,盡早、盡快解決民警實際困難,讓民警安心本職工作。
(一)提高物質待遇,提升邊境管理者獲得感
提高物質待遇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最簡單的方法是采取差異化工資分配方式,大幅提高艱苦偏遠地區邊境管理者的工資收入,保證其工資收入明顯高于內地發達地區。法約爾人員報酬原則指出:報酬要保證公平,要使付出更多的,更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獎勵,從而激發集體的工作熱情。因此,要使邊境管理警察薪資結構調整為階梯式,身處偏遠邊境一線工作生活條件惡劣的人員薪資要明顯高于身處內地的人員。其首要目的是為了解決邊境管理警察在一線生活不便利,生活成本較高的困難;其次是為了讓其感到勞有所獲,投入與產出成正比,付出的勞動可以得到國家、社會及人民的充分認可,從而激發其在繼續堅持在偏遠地區奉獻的動力。同時,還可在單位駐地修建、分配公寓住房,讓一線邊境管理者不必再為無棲身之處而憂慮和煩惱,減輕其經濟壓力等等。通過一系列方法,激發邊境管理警察的獲得感。
(二)解決實際困難,消除后顧之憂,提高邊境管理者“精神”待遇
邊境地區文化、生活、娛樂條件普遍較差,看病就醫、家屬就業、子女上學,異地分居等問題都是一直困擾邊境管理者的心病。因此,協調解決邊境管理者的實際困難,消除后顧之憂,也是提高邊境管理者待遇的一個重要方法。例如,增加一線邊境管理者探親休假時間,使其在為國戍邊,為“大家”做貢獻的同時,也有足夠的時間探望自己的父母、配偶及子女,讓其能夠有充分的時間盡到贍養父母、撫養子女的義務;聯系當地政府幫助解決配偶就業問題,協調當地教育部門妥善解決子女上學、看病就醫問題,以消除其后顧之憂等等。
對于異地分居的情況,這是一個普遍困擾著邊境管理警察的“老、大、難”問題。異地分居問題不解決,戍邊一線的管理者就始終有后顧之憂,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邊境管理主業工作中,不僅會影響工作效率、質量,更是隊伍出現不穩定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從源頭上徹底解決異地分居的實際困難,才能有效提高廣大邊境管理者的“精神”待遇。根據邊境管理體制實際情況,分三步來完成此項工作,逐步過渡,逐步推進,相對來說更具有科學性。
第一步:普查。在邊境管理系統內進行一次普查,調查的主要內容是存在異地分居警察的當前工作地和欲返回地。對于極其困難的個人,在保證兩地力量總體不變的情況下,先行對調互換。統計欲調出人數較多的地區及欲調入人數較多的地區。
第二步:針對性招錄。通過公務員招錄程序招錄新警,欲調出人數較多地區適當增加招錄名額,欲調入人數較多的地區減少招錄名額,保持力量總體平衡,招錄對象籍貫所在地與招錄單位所在地盡量一致,避免日后異地分居問題再次產生。
第三步:調動。新警入職、培訓完畢,可承擔移民管理任務后,在保持整體力量保持平衡的前提下,原申請調離的民警可按批次調動,回到父母、配偶、子女所在地區工作。
通過“三步走”策略,逐步消除民警與父母、配偶、子女異地的情況,減少其后顧之憂,提高其“精神”待遇,消除不穩定因素,確保邊境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 高忠良.公安邊防業務常識[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18.
[2] 公安部邊防管理局.邊境管理業務[M].海潮出版社,2011.
[3] 苗偉明.邊境管理學[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10.
[4] 余光洲.公安邊防管理百科全書[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科技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