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核心素養如何在武術課上落地與武術課上的多種提高學生興趣的教學手段密不可分,以核心素養為指導研究新的教學手段非常必要。在初中體育武術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想充分地實現武術教學的價值,需要把握好其教學要點,在課前做好理論準備,在課中注意教學內容,在課后引導學生鞏固,以此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下,提升學生的武術技能,提高武術教學質量。
關鍵詞:武術? 體育? 教學
中圖分類號:G8?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b)-0072-02
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國武術發展源遠流長,從長拳到劍棍刀鞭太極,無一不彰顯著我國的文化底蘊。武術不僅能強健體魄,還能磨練與培養鍛煉者的精神品質與意志力。我國目前武術教學在中小學課堂中的發展更加重要,不僅能夠從基礎上改變全民族的基本身體素質,還能使學生們收獲知識與增長拼搏的精神。現就學校武術發展的基本現狀與武術在學校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優劣及武術在學校課堂中應用的方案與措施等方面進行探析,以期為廣大體育教師同仁提供借鑒與參考。
1? 學校武術教學在社會中發展的現狀
武,止戈為武;術,思通造化、隨通而行為術[1]。雖然武術項目并沒有在世界級的最高賽事——奧運會上進行比賽,但武術的社會地位卻堅不可摧,因為武術不僅可以用于自我保護,制止侵襲,同時可以安國強民,強身健體,是被社會大眾最為認可的一種鍛煉方式。
但是,雖然武術被社會普遍認可,提起武術都知道是我國的精髓文化,但卻很少有人能夠深入了解武術的起源、發展等知識。而做為教育的最前沿陣地——中小學教育,也對武術過有更多的關注,沒有為孩子從小就打下武術基礎,學校并沒有制定完善的教學進度與計劃,導致體育武術教學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或紙面上,沒有深入的推廣,成為了可有可無的科目。部分學校即使開展了武術課,也僅僅是由缺乏專業武術教學技能的體育教師兼任,而體育教師并沒有系統的學習武術教學,也沒有專業的武術素養,所以武術課堂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武術這一國粹僅作為部分大學體育的學習科目在大學生中進行推廣,成為了非武術專業學生應付考試的撓頭科目。另一方面在中小學的武術教學中,學生對武術的文化了解不夠深刻,所以學習武術的熱情不高,學習散漫,沒有更深入地學習到武術的精髓,武術課堂出現了看熱鬧、乏味、枯燥等各種負面情緒,久而久之,武術淡出了學校教學的視野。
2? 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優勢
人人都存在一個武俠夢,大多數人都存在武俠情懷。身懷佩劍,仗劍天涯,江湖任我行,專治不平事。武術的大眾認可度非常高而廣泛。
2.1 廣大學生參與的基礎非常高
因為對我國文化的了解,武俠人物忠心護國、鏟奸除惡等英雄事跡的傳頌,以及武俠劇、武俠小說對大眾的影響,所以學校學生學習武術的群眾基礎很好,大多數學生都極易對武術產生濃厚的興趣,此時體育教師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武術起源普及,武術應用推廣,即可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2.2 學校普及武術教育教學的條件十分便利
武術學習不受場地大小限制,不受人多人少限制,不受天氣冷熱限制,不受南方北方限制,不受器材多少限制,即使學校經費較少,也同樣可以廣泛開展。
2.3 學習武術的體育課教學目標容易實現
武術學習的入門要求極低,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也不高,很容易就能達到初級教學目標,初級目標達成后,學生學習熱情高漲,此時教師再為學生制定較易達成的中級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日后武術循序漸進、由簡入繁、由易到難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4 充分培養學生的體育品質
武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堅持學習的意志品質、團隊合作的凝聚力、奮進拼搏的強大精神力等體育品質,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并增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和精神品質。
2.5 學校武術的實踐應用方法與措施
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培養。學校的武術教學其實具備極大的優勢,學生處于青春好動的年齡階段,對陌生知識的易于接受程度,這些都成為能夠學習好武術的重要前提條件。首先,要引導教師深刻認識武術的重要性,在傳授教學的過程中才能夠言傳身教。教師利用自身知識或者結合多媒體教學,為學生介結刀槍棍棒,斧鉞鉤叉等兵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組織學生觀看武術演出,武術競技等活動,閱讀名人傳記,了解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等我國著名武打明星及演員的成長歷程,引發學生的了解欲望,從而產生想要學習武術的興趣。
3? 學生學習武術的信心培養
(1)積極提升教師教學武術水平,使體育課堂充滿樂教樂學的氛圍。
(2)學校有針對性地制定完整的教育教學計劃,進行武術學科的統籌安排,做到教學重點明確,目標易實現,效果易達成。
(3)聘請專業武術教師培養學校體育教師教授武術水平,同時,利用現代多媒體手段,指導學生觀摩武術動作,總結武術心得,借鑒先進的武術教學方法。在日常教學中,觀察學生取得的點滴成就,依次進行小組互助,組間競賽,班間比拼,校間切磋等方式,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達到強身健體,意志磨練的目的。
4? 學生學習武術的修養培養
引導學生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不能以簡單的取勝為目標,要秉承“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精髓,付出努力才有收獲的意志品質,同樣這種品質也要應用到做任何事情當中。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培養學生“自強、自尊、自信、自立”的武術修養。在公平競賽中培養遵循規則、誠信做人的品質;在勤懇練習的過程中,培養堅忍不拔的意志風格;在強身健體的過程中,學到扶危助困回報社會的高尚人格。
5? 結語
綜上所述,學校武術教學的全面開展已經具備了基礎條件,不論從各個學校的學生群眾基礎,還是學生自信心的建立,再到武術教學的易于推廣,更甚至是武術教學的人格培養,都是百利而無一害之事,武術在對文化課上的輔助作用出功不可沒,希望以此文能夠為我國體育課堂的武術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為各位體育同仁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360百科.“武術”詞語解釋[EB/OL].https://baike.so.com/doc/3622385-3808302.html.
[2] 陳玲.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武術教學的相關思考[J].武術研究,2016,1(12):62-63,69.
[3] 劉燕輝.初中武術課堂教學的實踐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9):128,130.
[4] 曠文楠.中國武術文化概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5] 佚名.《中國傳統文化與武術》論文集[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