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若熙 胡剛
摘? 要:本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對四川大學12名不同性別、不同性格、不同等級的游泳運動員心理技能的焦慮水平、注意力、運動自信心、運動心理準備、運動動機、團隊重要性6個維度進行SPSS分析和對比,以了解游泳運動員心里技能特點及影響他們運動成績的心理因素。結果表明:(1)不同性別在心理準備維度有邊緣顯著性差異(0.05≤P<0.1),團隊重要性維度有顯著性差異(P<0.05);(2)不同訓練年限在自信心維度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3)不同年齡在焦慮控制維度有邊緣顯著性差異(0.05≤P<0.1)。
關鍵詞:四川大學? 游泳運動員? 心理技能特征
中圖分類號:G861.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3(b)-0180-03
北京奧運會后,中國游泳競技水平快速發展,學術界主要從我國游泳競技狀況、游泳運動員訓練、后備人才培養、游泳安全等方面進行研究。但對游泳運動員心理技能方面的研究甚少,而心理技能又是影響游泳運動員成績的一大重要因素[1]。另外,各方面壓力和重復單調的訓練也使他們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因此,本文通過研究四川大學優秀游泳運動員心理技能,幫助游泳運動員有效控制和疏解運動心理壓力,提高訓練效果和競賽成績。
1? 運動員心理技能的研究意義
如今優秀運動員的技戰術水平越來越相近,心理素質在競技比拼中作用巨大,心理活動的強弱都影響著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在高水平比賽中,可能心理素質決定了比賽勝負。Greenspan和Feltz在一項研究中指出:心理技能對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的自信心和動機具有激發促進作用,對成績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2]。
2? 研究對象
四川大學游泳隊中運動水平為國家一級及以上的運動員12名(以下簡稱運動員),平均年齡20.8歲,其中一級運動員10人,國家健將1人,國際健將1人,男女各6人。
3? 結果與分析
3.1 全部被測者描述性統計
表1為所有測試者心理技能基本信息的描述性統計, 數據顯示平均數、標準差、排序。
3.2 不同性別運動員運動心理技能比較結果與分析
由表2得不同性別運動員在運動心理技能各個維度上的結果:F4有邊緣顯著性差異(0.05≤P<0.1),F6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余4個維度,不同性別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男運動員在F2、F5和F3的得分都比女運動員高,說明男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注意力更集中,對自己有足夠信心。
3.3 不同訓練年限運動員運動心理技能比較結果與分析
由表3可見:不同訓練年限運動員運動心理技能F3維度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其余5個維度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運動員隨著訓練年限的增加,自信心越強,訓練年限長的運動員正是有著長時間經驗積累,大賽經驗和臨場應變能力都優于訓練年限短的運動員。面對這一現狀,教練要加強運動員自信心的培養,平時多鼓勵贊揚運動員,提高運動員的自信心。訓練年限長的運動員也要多傳授經驗給訓練年限短的運動員,增強他們處理突發情況的能力。
3.4 不同年齡運動員運動心理技能比較結果與分析
從表4可見,只有F1維度有邊緣顯著性差異,其他5個維度都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不同年齡的運動員在運動心理技能的得分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運動員的年齡大小并不是影響運動心理技能的直接因素。年齡的大小并不表示運動技戰術水平的高低,只能說運動員隨著運動年限的增長,對游泳運動的理解加深,同時參加訓練與比賽的次數也在不斷增加,這對運動員的運動心理技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4? 結論與建議
4.1 運動員運動心理技能各因素平均分得分百分比最高的是自信心維度
男運動員在集中注意力、動機和自信心維度的得分都比女運動員高。建議教練在訓練技戰術能力的同時對女運動員進行針對性心理訓練,加強心理指導,男女運動員相互取長補短,講授方法技巧,著重注意差別較大的心理準備與團隊重要性維度。
4.2 不同訓練年限運動員
在集中注意力、焦慮控制、心理準備、運動動機和團隊重要性這5個維度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而自信心維度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訓練年限>12年的運動員平均數明顯低于≤12年的運動員平均數。
4.3 不同性別運動員
心理準備維度有邊緣顯著性差異,團隊重要性維度有顯著性差異,其余4個維度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且教練應在平時訓練過程中,增加女運動員注意力和自信心方面的訓練,適當增加動機水平訓練。
4.4 不同年齡運動員
僅焦慮控制維度有邊緣顯著性差異,而其他5個維度結果都不存在顯著性差異,所以年齡不是影響心理技能的關鍵因素。
最后,建議教練針對存在顯著性差異的維度,有的放矢地開展心理技能訓練,從而提升運動員的成績。
參考文獻
[1] 龔晶晶.優秀游泳運動員特質焦慮對運動心理疲勞的影響:運動心理技能的調節效應[D].華中師范大學,2013.
[2] Greenspan M,Feltz D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with athletes in competitive situations:Areview[J].The sport Psychologist,1989(3):219-236.
[3] 劉軍.運動心理技能訓練綜述[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29(1):200-201.
[4] 徐瑞芳,陳麗妹.啦啦操運動員自信心來源調查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7,36(6):33-35.
[5] 沈帥.遼寧省隊排球運動員心理技能水平對其進攻能力的關系研究[D].沈陽體育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