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娜
大豆在我國農業種植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在很多行業加工中大豆是重要的原材料。大豆的高產栽培是農業生產所關注的重點,隨著大豆栽培技術和模式的不斷創新,大豆在國內種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大豆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技術是目前比較常見的種植方法,在大豆的現代化的種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針對大豆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技術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論述,針對大豆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技術要點進行闡述,為大豆的科學種植提供科學的指導。
一、科學選種
大豆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技術的應用對于品種上要嚴格選擇,要積極選擇桿強、高產、抗病以及抗倒伏的大豆品種,國內不同的大豆產區要因地制宜科學選擇品種,要針對大豆中的蛋白質含量以及脂肪含量等有所關注。同時為了適應當前大豆的機械化生產,也要積極選擇矮桿以及半矮桿的大豆品種,選擇大豆籽粒飽滿的品種,。農業生產者在購買大豆品種中要到正規的企業和經銷商處進行采購,保證大豆品質優良可靠。此外,在大豆栽培之前也要對大豆品種進行有效的處理,進行大豆種子包衣和拌種,以此來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
二、科學選地和耕地
大豆大壟窄行密植栽培要科學選擇種植區域,對于大豆產區要實現科學輪作,避免大豆栽培的重茬,影響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可以和馬鈴薯、小麥以及玉米等農作物進行輪作,保證生產者的農業收益。除此之外,在播種之前要進行科學整地,整地工作往往在深秋進行,針對大壟窄行密植栽培要保證壟體的高度和寬度適宜,寬度保持在130cm左右,高度在90cm左右。同時要對土地進行深翻,將土質疏松提升土壤養分,也能起到保墑和抗旱的效果。另外,在土地的修整過程中也要將土塊打碎,以此來提升大豆的出苗率,同時也能避免雜草叢生。
三、擇期播種
利用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技術進行大豆的種植,要科學選擇好大豆的播種期,不同的地區要根據自身地區的溫度、濕度等氣候因素進行科學選擇,在平均氣溫為5攝氏度最為適宜,在播種的過程中要控制播種的密度和深度,控制好播種距離,避免后期大豆生長過密,影響大豆植株的長勢,在雨水適中的年份可以適當增加大豆的栽培密度。此外,對于晚熟的大豆品種要進行早播,早熟的大豆品種可以適當的晚播種,控制好大豆的成熟期,以此來提升大豆的品質和產量。由于該技術在生產上采用的多是當地常規壟作品種,因此種植的密度不宜過大。采取大壟窄行密植,由于壟上增加了行數,給機械播種增加了難度,因此對整地要求比常規壟作更加嚴格,不僅要求耕層深厚,壟上必須表土平整、地凈、土壤細碎。
四、科學進行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對于大豆的栽培尤為重要,也是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所需要重要關注的環節,大豆的田間管理不僅要進行水肥管理,同時也要做好松土的工作。在大豆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技術的應用中,要監控大豆田間的長勢,及時施肥,增加施肥量,可以利用氮磷鉀復合肥來增加土壤的養分。其次,在栽培中也要施足底肥,保證大度植株根系營養的吸收,底肥的施加可以在秋季整地時進行,也可以在播種時施加。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也可以對葉面噴灑肥料,可以在大豆的分支期內利用生根粉等肥料來增加營養。除此之外,也要重點關注大豆田間的雜草管理,做好田間的除草工作,由于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方法不利于人工除草,往往依靠化學除草的方式來凈化田間環境,可以利用廣滅靈、寶收以及都爾等藥物進行滅草。針對大豆田間的松土要切實根據土壤的狀態、氣候等進行土壤的深松,針對干旱的天氣和砂質土壤則不宜進行深翻工作,具體還需要因地制宜的進行田間管理。
五、病蟲害防治和管理
在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技術的應用過程中,要做好大豆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大豆在各個生長期內都會面臨病蟲害的威脅,大豆灰斑病、根腐病、食心蟲以及豆稈黑潛蠅等都是影響大豆生長的重要因素,對于不同的病癥和蟲害要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案。例如針對大豆灰斑病和根腐病的防治可以在前期播種中進行預防,利用種子包衣、科學輪作進行防治,針對已經出現灰斑病、根腐病的問題要積極采取藥物治療,噴灑多菌靈以及甲霉靈等進行控制,避免大豆病害規模的擴大。針對大豆的蟲害防治,可以積極利用殺螟松粉劑噴粉以及辛硫磷乳油等進行控制,保證大豆的科學生長,實現大豆栽培的高產。
綜上,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技術在大豆的栽培中應用比較常見,對于大豆的高產和增收具有重要的影響,在大壟窄行密植栽培技術的具體應用中,要做好大豆各個階段的田間精細化管理。
(作者單位:157100黑龍江省明水縣明水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