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陽茫
玉米在黑龍江省的糧食增產史上起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為玉米增產存在著較大的潛能,社會用途十分廣泛,因此人們對其種植水平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第三積溫帶地區的玉米為例,對黑龍江優質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要點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提升玉米產量,那么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只有這樣才能加快我國農業產業發展的腳步。
1、做好選地與整地工作
我們都知道,優質的土壤構造、光照充足是充分保障玉米快速生長的基本要素,所以,在對玉米進行種植的前期階段,相關人員應當在充分結合玉米生長條件的基礎上選擇最佳的土壤酸堿度、光照強度,為玉米日后的健康生長提供應有的保障。對土壤的酸堿度應當保持在6.8~8.0的范圍內為宜,在對玉米種植山地進行選擇時,還應當以土壤酸堿度適中、通風狀況良好的山地為主。當選地工作完成以后,就需要開展下道工序——整地。相關人員在開展整地期間,應當采取必要措施確保犁地深度保持在25~30cm,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其發芽率的全面提升。在進行整地工作中,土地表面應當始終保持在平整光滑的狀態,土地土壤構造須滿足上虛下實的效果,為玉米可以健康的生長下去創造有利條件。
2、選種
站在客觀的立場來講,黑龍江具備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特點,所以相關人員應當結合該地區的氣候特點,選擇最為適宜的玉米品種,繼而從根本上促進其產量的全面提升。筆者對第三積溫帶玉米種植的多年經驗得知,適合該地種植的玉米品種有很多,如綏玉20、德美亞3號、綠單2號,搭配品種有龍單59、東農254、豐禾7號,苗頭品種有鵬誠5號。因為這些品種均具備與之相匹配的抗病蟲害能力,同時還能達到保質保量的要求,所以在對玉米品種進行選擇的時候,盡可能選擇上述玉米品種。
3、播種
在進行播種的前期階段,相關人員應當對近幾天的天氣變化予以高度重視,當天氣達到一定溫度時,才能進行播種。在具體播種期間,應采取針對性的手段確保開溝的一致性和下種的均衡性,為有效降低補苗情況出現的概率夯實基礎。當播種完畢以后,還應當充分保障每一粒種子均已被土壤全面覆蓋,以便可以為種子萌芽營造出良好的生長環境。
4、山間管理
(1)玉米幼苗管理
因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環境、播種形式等因素的干擾,玉米苗會出現玉米苗過稀或過密的情況,所以這就要求相關人員應當做好補苗與定苗工作。當玉米苗生出2-3片葉子以后,相關人員應當把出苗過密區域當中的玉米苗小心翼翼地轉移到出苗稀疏的地方。當玉米苗長出5片葉子時,應當在充分結合玉米苗生長狀況的基礎上,遵循去小留大的原則不動搖,將比較突出的玉米苗剔除干凈。相關人員在管理玉米苗的時候,如果發現其中存在雜草,那么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處理,盡可能減少雜草搶奪玉米苗的生長空間與土地營養。
(2)施肥管理
一般而言,玉米施肥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基肥處理;二是追肥處理。在對玉米進行播種的前期階段,相關人員應當施入適量的農家肥與一定比例的氯化鉀、磷酸二銨等,繼而促進土壤肥力的全面提升。針對生長當中的玉米苗來說,相關人員可以結合每畝5千克尿素亦或是10千克復合肥的要求來開展施肥處理工作;就大喇叭階段的玉米而言,相關人員可依據每畝10千克尿素亦或是8千克氯化鉀混合料來開展施肥處理工作。
(3)灌溉管理
我們都知道玉米對水分有著較強的敏銳性,水分過多或者是過少均會對玉米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在玉米生長期間,相關人員應當對當地的天氣狀況 予以高度重視,如果發生雨量過多的情況,那么一定要做好排水處理工作;假如出現雨量過少的情況,那么應當以最快的速度做好灌溉處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玉米生長水平的全面提升。
(4)病蟲害管理
第一,玉米病害管理。通常情況下,玉米爛心病害常發于玉米幼苗中后期,主要體現的癥狀是:在對玉米生長狀況進行檢查期間可以發現,從玉米幼苗由根莖位置向上慢慢腐爛,隨著時間的流逝,還會發生干枯的情況。顯然這個時候相關人員應當盡可能以藥劑治理為主,對感染此病害的玉米苗噴灑約為3%的莫比朗溶液,且藥劑藥量應當將每畝600-750L當作主要參考依據,盡可能降低病害對玉米苗生長帶來的不利影響。
第二,玉米蟲害管理。針對第三積溫帶的玉米蟲害來說,其主要包含以下幾種蟲害:一是地老虎;二是蛛嘈等。所以,相關人員應當結合具體狀況,對出現蟲害部位的玉米噴灑適量的藥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玉米當中的害蟲全部都殺死,繼而充分保障玉米的快速生長。
總之,以第三積溫帶地區的玉米為例,對其高產種植技術要點進行了深入探討,并結合自身經驗提出合理化建議,供相關人士參考與借鑒。
(作者單位:150932黑龍江省通河縣濃河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