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課是小學生必修課程,也是一門基礎課,這門課程較為抽象,邏輯性也較強,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在現代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將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進行區分,滿足課堂教學需求,極大地促進基礎數學和信息技術的融合。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學習能力。本文通過分析信息技術在小學階段數學課中的應用,探討了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小學數學教育的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基礎數學;教育應用
一、 引言
許多數學知識都是非常抽象的,學生只有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識點。然而,小學生尚且處于學習的啟蒙階段,各方面的思維能力尚且缺乏,這就需要教師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技巧,并將其應用于數學教學過程中,從而將各種抽象知識變可視化,最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良好課堂氣氛。從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模式來看,教師正在通過集成信息技術來改善課堂教學,教師應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改良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完善的學習方法。
二、 小學數學教育現狀分析
數學課是小學階段的必修課,也是一門基礎課,它和其他學科之間密不可分。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教師的教學模式經常導致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和動手實踐的機會,這極大地阻礙了他們對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就降低了小學數學教育質量。小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還不夠成熟,對抽象對象缺乏理解,許多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而且其數學學業成績也比其他科目低得多。因此,近年來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也為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如何讓小學生更容易接受數學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 整合信息技術和小學數學的重要性
(一)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只有學生自己明白數學有多重要時,他們才會增加學習興趣,提高學習動力,學習效率將進入一個新的水平。如果教師還是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思考變得越來越困難,創新能力大大下降,教育效果也不佳。另外,小學生是特殊的群體,上課時間相對較短,如果老師的上課氣氛讓學生覺得十分無聊,則會縮短學生課上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使他們無法掌握應該學習到的知識。因此運用信息技術,不僅能夠動員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意識,充分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活躍班級氛圍。信息技術是新時代的新鮮物,當教師合理地將其與數學課堂結合起來時,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就會增加,整體教學質量也會大大提高。
(二)能夠使教學模式得到優化
教師使用電影、計算機和其他方法來顯示各種數學知識,讓復雜的知識變得更簡單,在學習各種具體的知識點的過程中,通過各種多媒體技能激發了學生的感官和學習欲望。在此基礎上,教師的教學方法多樣化,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也發生了變化。在傳統的教學法中,教師在課堂上起主導作用,僅講授各種理論知識,并且缺乏獨立思考的空間。在引入信息技術之后,教師可以直觀地顯示數學教學內容,將教學難點分為幾個簡單的知識點。另外,當將動畫提供給數學知識時,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并提高了教育效率。
(三)能夠豐富教學內容
隨著信息技術的積極發展,小學數學的課程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不僅限于教科書,老師講解更多相關的課外知識,學生的思維拓寬并獲得了更多的知識,同時也讓學生對數學得到了新的理解。同時,教師使用視頻、圖片等來顯示課程內容,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數學學科的吸引力,學習觀念發生了變化,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當日常生活中出現問題時,學生會利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最后,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各種知識點,并顯著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四、 小學數學教育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的措施
(一)情境教學法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小學生年齡小同時對世界充滿好奇,容易被外在事物分散注意力并影響學習效率。同時小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窄,缺少生活實踐,獨立思考能力較弱。結合了信息技術的教師可以靈活地整合教育資源,引入更多有趣的內容,創建積極有趣的教育環境,為有效的課堂建設奠定基礎。同時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直觀地顯示抽象知識。創造有助于學生了解知識的生活情境。例如,在研究面積和幾何形狀時,教師可以使用PPT來顯示動畫、繪圖等,并設置故事情境,使學生在一定生活化的情境之中得以充分思考,以生活化的案例更能幫助學生理解數學課上的抽象邏輯。
(二)區分難點重點,便于學生思考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萌芽期,小學生還沒有掌握足夠的抽象思維去理解數學邏輯,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內容的靈活過渡,突出課堂上數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提高認知程度,從而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以使用PPT課件顯示將另一個物體放入水中時水面的變化,并記錄變化。通過這種比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被淹沒物體的體積等于水上升部分的體積。
每個單元的知識都有重點和難點,教師必須合理設計教育聯系以設定良好的教學目標,輔助學生理解不同單元知識,及其之間的聯系和關系。同時,當學生學習抽象數學運算邏輯時,他們可能會對數學科目感到厭煩,并失去對課堂的專注。使用信息技術方法時,抽象知識變得更加具體,學生可以更好地識別可視化的知識點。
(三)設置練習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信息技術本身十分靈活,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和老師之間產生互動交流,它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及時的評價與反饋,設計合理的課后練習,并將其與基本的生活特征相結合,以鍛煉學生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的能力。在培訓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整合所學知識,還可以練習解決問題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創造能力。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講課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因此教師不僅要專注于解釋的內容,還必須關注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因此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就顯得十分必要了。另一方面,在利用信息技術組織學生進行課堂學習之外,它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例如,在進行測量方法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會問學生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告訴學生多種測量方法以擴大他們的思維范圍,并且學生可以通過測量周圍物體的長度來實現實踐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師使用信息技術構建有趣的游戲活動,例如通過五個級別進行分層練習,通過多元化方式激發學生的熱情,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
(四)輔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
在課后的歸納總結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使學生加深理解,系統地理解并逐步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保持對學習的長期熱情,堅持探索和學習,并以更少的付出獲得更多的成果。例如,當描述圖形的理解和測量時,通過PPT課件顯示幾個點,逐漸過渡到線條,最后過渡到面,形成多層動態圖片。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加深對點、線和面之間關系的理解,梳理知識網絡,將集體思維和分類思想與認知圖形結合起來,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提升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這也對今后的學習成長大有裨益。
(五)加強對基本概念的理解
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有許多基礎性的概念,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很多知識很難理解,特別是抽象知識。使用信息技術后,教師可以使用照片和視頻來展現教學難點和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和梳理各種概念。例如,當描述“分數”時,這個概念過于抽象,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PPT等多媒體方式進行教學,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生活中和數學相關的案例隨處可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分數,在對分數有基本認識以后,再要求學生解釋分數的含義。這種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提高了他們總結的能力,并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六)信息技術與課堂導入的融合
課堂導入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起步階段,是鼓勵學生思考和興趣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想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育緊密結合,就必須首先在課堂導入階段開始引入信息技術。這樣,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課堂導入將更加生動,豐富,形象,能夠最大限度內激發學生的動力。
在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上,在課堂導入階段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習興趣。信息技術的優勢在于對學生的視覺和感覺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可以在特定圖像中顯示特定的復雜的內容。因此,在課堂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嘗試大膽地使用信息技術,但是為了避免出現偏離學生的認知需求的情況,他們必須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從而造成不必要的教育資源浪費。
(七)信息技術與課后訓練的融合
在進行信息技術與數學深入融合環節中,在課后訓練階段引入信息技術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階段引入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提升融合教學效果,對于小學數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水平,同時根據自身的授課情況,以及授課內容的難易程度,引入信息技術,制定詳細完整的課后作業,以確保學生可以在課后訓練中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例如在進行《釘子板上的多邊形》的課后訓練環節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方式展示不同的課后習題,讓學生可以通過觀察多媒體或者視頻等所展示的“釘子板”,找到釘子板上的多邊形,掌握相關知識,完成作業,為他們多邊形知識的鞏固與提升帶來巨大的影響。
五、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對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整合進行深入研究,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模式,還可以為提高課堂效率提供更多支持。為了將融合了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方法有效地應用于數學課程中,教師需要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需求,并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加強對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整合的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為小學數學信息化教育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彭茹.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66-167.
[2]華建琴.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69.
[3]王保生.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融合的教學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9(36):139.
[4]祝元志,牟艷娜.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提升小學數學教學魅力——專訪數學課程標準修訂組組長、東北師范大學原校長史寧中教授[J].中小學數字化教學,2019(11):5-8.
作者簡介:
劉萍,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太平店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