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亮
水稻在我國有悠久的栽培史,是農業經濟中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我國居民餐桌上的主要食物。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水稻的栽培技術及水稻的產量和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對寒地水稻的高產栽培與管理技術進行研究,可為水稻栽培者提供有益的幫助。本文分析了寒地水稻的高產栽培與管理技術。
1、栽培優良品種
在東北地區栽培水稻,要選擇適宜寒冷氣候和長日照條件的水稻品種,在影響水稻產量的眾多因素中,氣溫是主要因素。所以應選擇適宜本地區栽培的高產、優質、抗病品種,品種應可實現8月上旬正常抽穗,保證9月中旬以前基本成熟,這是獲得水稻高產的前提條件之一。水稻栽培過程中,應根據寒地水稻的特點,圍繞安全抽穗這個中心環節,選用在適溫期內安全成熟,并且分蘗能力強、抗寒耐冷,抗病、抗倒伏,高產優質的品種。
2、培育壯苗
在寒地水稻栽培過程中,外界的條件,如空氣、光照、溫度、養分、水分等,都會對水稻從發芽到成熟全生育期產生影響,而水稻的不同生育期對外界條件的要求也會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水稻栽培必須了解其生長規律,做好從育苗到收獲的每個環節,以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而水稻高產栽培的基礎是壯秧的培育,壯秧可以保證插秧后成活率高,快速返青,有較強抗逆能力,早分蘗多分蘗。壯秧培苗的主要措施如下:
(1)建設標準的旱育秧大棚
選擇背風向陽、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設高標準的育秧大棚,大棚應具備開閉條件,并安裝采暖及微噴設施,便于對大棚內的溫度和水分進行調控。
(2)采取苗床增溫措施
大棚內的溫度控制是培育壯苗的重要條件之一,只有將溫度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才能實現早育苗、育壯秧的目標。在寒地水稻生產中,由于早春時節的氣溫和地溫較低,因此,一方面采取措施增加大棚內的溫度,另一方面還要采取三膜覆蓋、在苗床下做保溫層等綜合技術,在苗床地溫提高的基礎上,可以比常規播種提前6-7天播種,提前6-7天出苗,使秧田能充分利用積溫,延長生長期,為培育壯苗提供了有利條件。
(3)科學應用有機肥和壯秧劑
選用酵素有機肥和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基肥施用,可以對苗床土壤進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利用壯秧劑對床土進行消毒,并將土壤的酸堿度調節到合適范圍。
(4)合理稀播
培育壯苗與播種量有直接關系,要想培育出壯苗必須降低播種量,進行合理稀播。采用機插盤育秧,每盤應播芽籽100 克左右,可以達到培育壯苗的目的。
3、適時提早插秧
在寒地水稻栽培中,利用溫度十分重要。因此,要充分利用積溫,搶奪農時。農時對水稻生產十分重要,在某種程度來說,農時就是產量,就是效益,錯過農時就意味著災難。在氣候溫度達到5℃,或育秧苗床溫度達到12℃以上時,可以播種,播種的日歷時間一般為4月8-18日。適宜插秧的溫度為氣候溫度達到13℃,稻田土壤溫度15℃,日歷時間為5月15-25日。應用機械插秧,以提高插秧效率和質量標準,有利于秧苗早返青、根系早發育。
4、水分管理
在將底水澆透的條件下,水稻2葉前應停止澆水,澆苗床水時,如果早晚葉尖沒有露珠,中午高溫時新展開的葉片出現卷曲,而且苗床土表面發白,應將水一次性澆透,不要重復澆水。井水必須在曬溫后使用,不要采用冷水直接灌床,否則造成僵苗現象,不利于稻苗的生長發育。應充分掌握旱育秧技術,將苗床水分控制好,秧苗的根系發育需在旱育條件下進行,插秧前2-3天不要澆水,保持根部的旱育狀態。對于盤根不好的秧苗,可用生根粉在秧苗根部澆灌,促使秧苗的根系發達。水可以調節土壤中的肥力、空氣及溫度,因此要積極利用水分來調節水稻生育的外界條件,采取淺、濕、干間歇灌溉技術,以達到為土壤增溫、促進秧苗根系發育、節約用水的目的。適度控制水分可減少無效分蘗,抑制秧苗長高,培育莖蘗粗壯的秧苗。適當的水分控制還可以促進白根多生,利于扎根,加快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化,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同時,健壯的秧苗也可以提高抵抗病蟲害、抗倒伏的能力。
5、科學施肥
水稻的需肥量比較大,主要需要的是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三種營養元素的用量、用法、施用時間,可以對水稻的產量和品質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提倡在水稻栽培中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控制氮肥用量,適當施用磷肥,將鉀肥施足,增加硅肥和生物肥的用量,并視情況噴施葉面肥,保證水稻均衡吸收各種養分。根據土壤條件施肥,地力高的土壤要少施,貧瘠的土壤要多施肥,以培肥地力。
6、預防水稻苗期病害
育苗期水稻的主要病害是立枯病和青枯病,在防治立枯病時,應對種子和床土提前消毒,將苗床的溫度和濕度控制好,培育壯苗,增強秧苗的抗病能力。立枯病一旦發生,每平方米用瑞苗青或稻枯必治1毫升,兌3公斤清水噴施,可以達到防治立枯病的良好效果。在防治青枯病時,應減少育苗的播種量,在利用大棚育苗時,要制作高50厘米的育苗床,用隔離層育苗。在通風煉苗時,應避免大風直吹,導致青枯病發生。青枯病發病嚴重時,每平方米用瑞苗青水劑1毫升兌清水噴施。
由上文可知,寒地水稻高產栽培與管理技術主要包括栽培優良品種、培育壯苗、適時提早插秧、合理管理水分、科學施肥、預防水稻病害等環節,確保這些環節按標準做好,才能獲得高產穩產。
(作者單位:155741黑龍江省饒河農場第四中心作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