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萍
水稻是部分地區的主食,綠色高產栽培技術可以在保證水稻高產的同時提高其品質。因此,本文對該技術的水稻選種、管理以及病蟲防治方面進行了簡要分析。
一、水稻綠色高產栽培技術應用
1、高產栽培基本條件
適宜的自然條件能夠使水稻更好地生長,應充分結合水稻的生長習性,對實現綠色高產栽培的條件進行分析。
(1)氣候條件
水稻喜歡高溫多雨的氣候,但能完全滿足其習性的地區并不多。因此,由于氣候的差異會造成水稻的熟制不同。例如,在東北地區,水稻是一年一熟,華東地區則為一年兩熟,而溫度較高的華南地區以及海南等地多為一年三熟。為保證水稻的產量,應根據當地的氣候對水稻的種植時間以及栽培技術進行相應的調整。
(2)土壤條件
土壤的肥力是影響水稻高產的重要因素。在種植前應對土壤成分進行測定,根據其所含養分進行相應的處理,使土壤盡量疏松,并含有較高的有機肥,有利于水稻增產。
2、選優良種
品質優良的種子能夠培育出健康的秧苗。選種時盡量選擇當地農業部門推薦的品種,這類種子一般都充分考慮到當地的氣候、溫度、地形以及土壤等因素。另外,水稻的高度會直接影響其產量,若秧苗過高則會降低抗倒伏的能力,同時也會影響成穗率;相反,如果秧苗過矮會導致光照不足,影響作物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根、莖、葉甚至是種子的健康生長。根據以往數據顯示,水稻的高度保持在一米,才能最大程度上地實現水稻的高產。
除此之外,選擇水稻時應注意該品種對病蟲害的抗性,擁有較強抵抗力的品種,能夠在種植過程中降低病蟲害的發生機率,甚至可以噴灑化學藥劑。因此,選擇水稻品種時應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所掌握的栽培技術和近幾年病蟲害發生的規律等,選擇抗性強的品種。
3、田間管理
土壤肥料是農作物健康生長的來源。水稻秸稈對水稻本身而言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將秸稈做回田處理,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機物,提高其營養含量。為使秸稈還田快速有效,大部分農民都是利用現代農業機械進行還田。在使用機械還田時,能夠將稻米與秸稈有效分離,即可保證秸稈對農田的營養供應,還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避免土壤固化,使土壤與秸稈成分有機結合。另外,將秸稈作為肥料可避免對其焚燒產生污染,進而減少因個人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水稻移植完成后,應保持田間的水分充足。水稻生長前期應實行淺水勤灌的方式,使稻田內的水位高度保持在二到三厘米,可以促進秧苗的早生與快發。之后可根據秧苗的數量進行排水曬田,但如果前期采用的是冷浸田,則不需要進行曬田,提升對稻田的管改變量,才能促進稻苗的分化。在抽穗揚花期間,應始終保持水深符合要求,并在收獲七天前實施排水,以提升水稻的整體質量。
4、防治病蟲害
在水稻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手段應以生物防治為主,以化學藥劑為輔,避免其他添加物對水稻正常生長造成影響。
水稻的常見蟲害包括螟蟲、稻飛虱。其中,螟蟲會使水稻枯心以及在孕穗期出現白穗,針對螟蟲可以利用太陽能燈和性誘劑捕殺的方法,每隔四百米設置殺蟲燈或性誘劑容器。而稻飛虱主要發生在抽穗期后,除了上述對螟蟲的方法外,還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手段養殖赤眼蜂。
病害的防治重點主要是稻瘟病和稻曲病。稻瘟病可直接影響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尤其是其中的穗頸瘟病。對于瘟病應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選擇抗病害能力較強的品種,并在種植時注意每株之間的距離,以免影響作物的光合作用,確保田間的透氣性,保持干燥。稻曲病能夠嚴重影響水稻的質量,甚至會降低糧食的安全性。針對此種疾病,應在水稻破口前進行有效防治,將合適的藥劑噴灑在其葉面。
二、水稻綠色高產栽培技術推廣
1、加強技術宣傳
同時進行多渠道宣傳是最有效的手段,例如采用微信公眾號、微博、電視廣告、雜志等途徑。想要達到推廣的目的,應進行全方位多領域的宣傳,比如在農業領域,可以著重宣傳水稻的產量和質量,或在現代科技領域,可以宣傳水稻種植使用的機械帶來的經濟效益等等。
2、建立典型基地
進行水稻綠色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時,不能只是簡單的說教。應通過實物證明該項技術的可行性、先進性。在開展水稻試驗田時,可在多種宣傳媒介上公布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具體參數,并與多個試驗田進行對比,確保該技術實現水稻的高產優產,進而提升高產栽培技術的說服力,使大量的農戶使用該技術進行水稻種植。為保證技術應用得當,可派遣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下鄉指導,并構建綠色高產栽培的相關數據庫,以為當地的水稻提供技術支持。
建立示范基地后,水稻種植區可達到標準化、規?;约岸鄻踊T诜N植水稻時,試驗田的種子、化肥以及藥劑的選擇都應保持統一,并整合零星的稻田進行大規模種植。與此同時,可開展其他副業,比如養魚、養鴨,促使有限的面積創造出最大的價值。
3、加強資金投入
資金是任何項目有效運行的基礎,為能夠推動綠色高產栽培技術的發展,需要擴大其影響范圍,促進多部門配合以及相關的農業企業支持。當地有關部門應提出相應的惠民政策,給予農民適量的經濟補貼,調動其使用先進技術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水稻種植的產量和質量。
(作者單位:154000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東風區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