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芳 郝金玉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種植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以及大豆價格的逐步上漲,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種植大豆,大豆田的面積也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在此種形勢下,傳統的人工除草方式已無法滿足實際種植需求,化學除草藥劑則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時常會出現因除草劑而引起的藥害事故,不僅降低了大豆產量,而且對農戶種植大豆的積極性也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因此,本文就大豆苗后除草劑藥害的成因展開分析,并提出一定的預防及補救措施,以期為今后的大豆種植提供可靠參考。
為防除大豆田間的雜草,農村通常會施用苗后除草劑,特別是在春季土壤水分含量高,土壤處理面積少,且機車難度作業大的情況下,除草劑的應用面積也呈現出不斷升高的趨勢。但由于受到不良氣象條件的影響,再加上使用技術操作不當等,導致大豆藥害時有發生,引起了不小的經濟損失。在此種形勢下,對大豆苗后除草劑藥害的成因進行深入分析,并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補救措施,對大豆生產及農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1、大豆田苗后雜草的生產特點
我縣5月中下旬到6月中旬期間,地溫通常穩定在10至15℃,此時,菟絲子、狗尾草、馬莧齒、蒼耳及稗草等大部分晚春性雜草會大量出土,與作物之間存在激烈的爭水、爭肥的關系,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危害,這也是控制雜草的關鍵時期。
到了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期間,地溫則會穩定在15至20℃,此時,豬毛菜、野莧、香薷等喜溫的雜草則大量出土,再加上土層被不斷翻動,蒼耳、野燕麥等雜草會從土壤深層出土,并繼續出苗,與作物之間競爭生長,引起農田雜草生長的第二高峰。
2、苗后除草劑藥害的形成原因
(1)受到不良氣象條件的影響
在施用除草劑前后,氣溫比較低,再加上頻繁降雨,就會使得土壤處于高濕、低溫狀態,引起大豆幼苗發育不良,進而降低對除草劑的代謝能力,減緩體內的解毒作用,從而加重藥害。
(2)苗后除草劑自身特性影響
目前使用的苗后防除闊葉雜草的除草劑,大部分存在程度不同的觸殺性藥害,通常情況下不會對大豆的產量造成太大影響,但處于不良氣象條件時,造成的藥害程度會加重,進而延長大豆緩解藥害以及恢復生長的周期,從而延遲大豆成熟,并導致減產。
(3)使用技術操作不當
①采用了不合格的噴藥機械,未能按標準進行作業。采用了壓力不足,不具備攪拌裝置,噴嘴流量不準確,或噴桿高度不合適的噴霧機械;此外,噴灑不均勻,用藥量以及噴液量不準確,重復噴施剩余藥液等,均會加重藥害。
②在不良氣象條件下施藥。有的種植戶存在錯誤觀念,認為施用除草劑時的溫度越高越好,因而在晴天中午的時候施藥。但有研究表明,施藥時的溫度如果在27℃以上,或是不足15℃時,均有可能引起嚴重藥害。比如在6月中旬,我縣氣溫有時可達到27℃以上,此時如果對大豆田施用防除闊葉雜草類與芳氧苯丙酸類的除草劑時,就會加重對大豆的藥害。
③在不恰當的時期施藥。在大豆的3片復期,如果施用了內吸性藥劑,那么就會一直大豆的生長,需經過10至20d左右方可恢復正常生長,并且豆苗的莖葉容易折斷,結莢少而引起減產。
④未能合理混用除草劑。如果未能合理混用不同品種的除草劑,那么就會引起拮抗作用,對大豆的解毒作用進行抑制,從而導致藥害的發生。比如混合使用了稀禾定與三氟羧草醚,那么就會加重大豆受到的觸殺性藥劑的藥害。
⑤盲目加大了除草劑的用量。不論哪種除草劑,均有安全用量范圍。但有的種植戶為提高除草效果,會將除草劑的用量盲目加大,從而引起藥害。
(4)不同品種大豆的耐藥性存在一定差異
經調查研究得知,對于不同品種的大豆,其對除草劑的耐藥性也有所不同,其中耐藥性最強的是墾農18號以及寶豐系列大豆,其次為黑河系列與北豐系列,耐藥性相對較差的為綏農15號。
3、苗后除草劑藥害的預防及補救措施
(1)預防措施
①選用正確的苗后除草劑。種植戶在選用苗后除草劑時,應綜合考慮田里雜草群落、大豆品種的耐藥性、藥劑的特點等因素,確保除草效果理想,且對作物安全。其中,大豆田苗后莖葉處理的常用配方為:每公頃用25%的氟磺胺草醚水劑(其中可加48%的異惡草松乳油或苯達松乳油)聯合12%的烯草酮乳油;對于鴨跖草以及禾本科雜草,為獲得理想的防治效果,每公頃可用1.5至3.0L左右的25%虎威聯合3.0L的48%排草丹。
②確保藥量準確。在施用苗后除草劑時,應確保藥量準確,施藥時做到均勻一致,確保不漏噴、不重噴;至于使用的噴霧器械,則確保車速在6至8km/h范圍內,噴霧的壓力控制在304.0至506.6kPa之間,采用型號為Teejet80015的扇形噴嘴,以實現霧化效果的提高。
③對施藥的時期進行嚴格掌握。在確保除草劑對大豆安全的情況下,根據雜草的大小施藥,注意不要過晚或者過早,過晚有的雜草抗藥性增強,滅草效果不理想;過早的話雜草還未出土。因此,種植戶可在大豆具備良好耐藥性的時期,采用針對性的、安全性高的除草劑,可有效預防藥害。
④在氣象條件適宜時施藥。盡量在溫度處于15至27℃,濕度超過65%,風速不超過4m/s的適宜條件下施藥,這樣才可確保除草效果,同時避免出現藥害。
⑤采用植物油型除草劑噴霧助劑。此種助劑與作物之間存在親和性,且增效作用顯著,可將除草劑的用量降低20%至30%,從而減輕大豆受到的藥害。
(2)補救措施
藥害發生后,對造成死苗的缺苗斷壟地塊進行及時補種,以降低藥害造成的損失。此外,還可采用能夠緩解藥害的高效植物生長調節劑,將其噴施到大豆葉面上,7至10d后再根據實際情況使用磷酸二氫鉀與尿素進行噴霧,以促進大豆正常生長及成熟。
(作者單位:133700吉林省敦化市江南鎮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