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夜之飲 盧娜



阿馥奇朵(Affogato),另稱“阿法奇朵”、“阿芙佳朵”,是一種由意大利餐后甜點演化而來的飲品。傳統的阿馥奇朵是在小杯中放入香草冰激凌或糖分與奶油更低的意式冰激凌(Gelato),然后澆上新鮮滾燙的意式濃縮咖啡(Espresso)飲用?!癆ffogato”一詞在意大利語中便是“淹沒”之意,意指被咖啡當頭“淹沒”的冰激凌。

傳統的意大利餐點有在主菜后飲用烈酒或咖啡的習慣。在許多意大利本土餐廳,阿馥奇朵仍是一道經典的餐后甜點,但越來越多的咖啡館將它作為一道獨立的飲品售賣。阿馥奇朵作為甜點時可佐以焦糖、可可粉、肉桂粉、意式杏仁酒(Amaretto)或其他利口酒(Liqueur),另外的變體包括加入意大利北部城市都靈(Turin)的當地飲料Bicerin(發音類似“彼切靈”),一種由咖啡、熱巧克力、牛奶混合而成的飲品。
阿馥奇朵伴著咖啡文化傳遍全球,各種有趣的阿馥奇朵飲品應運而生?,F在的“阿馥奇朵”已經成為“飲料+冰激凌”飲品形式的代名詞。部分獨具創意的阿馥奇朵會將香草冰激凌替換成椰子、蜂蜜等更加年輕、更加國際化的口味,更為大膽的選擇是將基底咖啡換成肉桂味濃郁的印度茶(Chai)或日式抹茶。充滿創意和反叛精神的“反式阿馥奇朵”(Reverse Affogato)則是將香草飲料澆在咖啡味道的冰激凌上。
傳統的阿馥奇朵雖是冰激凌成就咖啡,慢慢地,咖啡愛好者們發現咖啡也可以成就冰激凌。美國加州著名的冰激凌零售店Honeymee售賣的阿馥奇朵,便是在香草圣代冰激凌上澆入咖啡糖漿。另外,如今國內常見的“雪頂咖啡”也可算是阿馥奇朵的一種衍生產物。
鴛鴦奶茶是一種發源于香港的混合飲品,由港式奶茶和咖啡混制而成,比例約為七成奶茶和三成咖啡。最初的鴛鴦奶茶在香港本地的大排檔與茶餐廳中售賣,隨著移民流動與港流文化的擴散,鴛鴦咖啡已經普遍流行在香港、廣東,及馬來西亞等東南亞華人較多的國家。


中國人自古飲茶,但茶中加奶的飲用方式與咖啡飲料本身都是西方國家引入,因此率先在文化交匯的香港發揚光大。鴛鴦奶茶的來源已不可考,據傳發明于上世紀三十年代,是港式奶茶的一種變體飲料。十九世紀后期,英國人將下午茶的習慣帶入香港,由于香港地近南亞,原產自斯里蘭卡的錫蘭紅茶價格低廉,在香港市場上十分常見。后來蘭芳園大排檔發明了“絲襪奶茶”,伙計制茶時將紅茶放入棉網、浸在茶煲中“焗茶”,然后迅速通過棉網過濾,使茶水在不同茶壺內來回倒換,進行“撞茶”,激發茶香與茶味,調入蒸餾淡奶后便成為港式奶茶。傳說香港碼頭工人想要在喝茶之余得到更為提升精神、振奮力氣的飲料,便在港式奶茶中加入了咖啡,茶與咖啡交融一體,遂為“鴛鴦”,也是香港中西文化碰撞融合的標志之一。
除使用蒸餾過的淡奶和砂糖之外,鴛鴦奶茶也可用煉乳調味,味道更為絲滑香濃。煉奶本身有甜味,飲料不需另外加糖,在粵語中被稱為“走糖”,如此處理的鴛鴦奶茶也被稱為“茶走”或者“鴛走”。另外,由于港式奶茶采用濃茶濃泡,制作鴛鴦奶茶又要加入咖啡,因此鴛鴦奶茶的咖啡因含量很高,雖然味道香甜,卻是一種相當濃郁的飲料。

歐洲人好飲咖啡,自從這一被奉為“阿拉伯醇酒”的神奇東方飲品傳入,意大利人最先愛上它醇苦、香濃、豐厚的味道與提身的功效,法國人不甘落后,街頭巷尾的咖啡館傳下了無數文人墨客的佳話,另外還有西班牙、英國、愛爾蘭等國,都對咖啡抱有強烈的熱愛。歐洲人也好酒,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緯度從低到高之間,每個產區、每個城鎮都會有屬于自己的葡萄酒、利口酒、白蘭地或是威士忌,不論是否國際知名,總被當地人驕傲地奉為佳釀。早餐的咖啡與晚餐的烈酒碰撞之間,歐洲誕生了種類無窮無盡的酒調咖啡,只一小杯,熱烈濃郁,便能將一方故土之味一飲而盡。

酒調咖啡的風味大致分為兩種,一種以威士忌為基酒,另一種以利口酒為基酒。威士忌味道濃郁辛辣,以此為基的酒調咖啡大多被歸于愛爾蘭咖啡(Irish Coffee)一類,調配時還會加入糖和厚厚的奶油,使入口更為順滑。由于濃縮咖啡、奶油、糖分味道豐厚濃烈,愛爾蘭咖啡選用的是產自愛爾蘭的單一麥芽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采取自然風干方法,沒有調和威士忌(Blended Whisky)的煙熏味與復雜口感。如果基酒選用蘇格蘭威士忌,則會被稱為高地咖啡(Highland Coffee),其名來自于蘇格蘭高地濃郁的威士忌文化。另一種相對小眾的西班牙咖啡(Spanish Coffee)是由咖啡加入白蘭地制成,也會覆上厚厚的打發奶油,白蘭地的原料是葡萄與其他高甜度的水果,因此西班牙咖啡不似愛爾蘭咖啡濃烈,但更為醇厚甜美。
利口酒是由蒸餾酒(白蘭地、伏特加、威士忌、朗姆酒等)輔以水果、花木、堅果、奶油、香料等調味而成的高甜度酒,味道層次豐富,被視為最佳的“咖啡伴侶”之一,通常在一份意式濃縮咖啡中倒入分量近似的利口酒飲用。歐洲不同的國家都有獨特的利口酒咖啡(Liqueur Coffee),比如法國的干邑白蘭地咖啡、諾曼底白蘭地咖啡,德國的櫻桃琴酒咖啡,意大利的杏仁酒咖啡與卡瑞托白蘭地咖啡,英國的琴酒咖啡,美國的波本咖啡等等。近年來酒調咖啡進入亞洲,發展出日式梅酒咖啡一類的本土版本,選用的同樣是烈性甜酒搭配咖啡的組合。

美國人對汽水飲料的熱愛,就如英國人愛茶,早晚必飲,老少皆宜,好像缺了它生命便不夠完整。雖然咖啡與汽水的搭配并非美國獨有,但單獨將蘇打咖啡(Coffee Soda)發展成品牌、以致成為某種地域文化的,美國當屬首位。
“曼哈頓特調(Manhattan Special)”是美國紐約獨有的咖啡汽水品牌,成立于1895年,公司坐落于布魯克林區的威廉姆斯堡街區(Williamsburg)附近,名為“曼哈頓”并非羨慕一河之隔的繁華城區,而是公司所在的街道名為曼哈頓大街(Manhattan Avenue)。曼哈頓特調系列產品中最出名的便是濃縮咖啡蘇打水(Espresso Coffee Soda),是一種老式玻璃瓶裝的飲料,由意式濃縮咖啡、氣泡純凈水和砂糖調配而成。其顏色深黑、近似黑啤,由咖啡油脂和氣泡水中二氧化碳構成的泡沫同樣豐富濃郁,口感兼具咖啡的苦醇與起泡水的刺激,咖啡因含量十足。對于老派的紐約客,尤其是生活在布魯克林的意大利移民后代,在能量飲料、亞洲奶茶和維他命飲品尚未占領紐約的時代,那是他們畢生眷戀的味道,一顆“滋滋作響的咖啡因小炸彈”,情懷頗似老北京手里的北冰洋。正如一位家住紐約的美國二戰老兵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所說,對他而言,時光荏苒,咖啡永恒。

紐約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曼哈頓特調正努力在飲品種類數不勝數的現代市場尋找生機,紐約的咖啡愛好者們已經發明了另外一種更為刺激身心的咖啡蘇打飲料。美國咖啡文化的代表飲品美式咖啡(Americano)由意式濃縮咖啡與純凈水兌成,帶著氣泡響聲的“Fat Americano”,或可譯為“熱量爆表美式咖啡”,則是在制作美式咖啡的過程中以可樂代替純凈水。這款飲品聽起來像是曼哈頓特調的升級版,不僅保有濃縮咖啡的苦香濃郁、氣泡水的口腔酥麻,可樂獨特的高熱量配方代替了砂糖的存在,可樂的咖啡因也讓整份飲料的熱量與能量一齊登上新的量級。在天性的灑脫不羈與飛快的生活節奏包圍之下,紐約人或許注定就是要愛上這樣東拉西扯、組合奇妙的東西——品一口亂七八糟,品一口美妙絕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