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琳


當前,我國正在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和“鄉村產業振興”戰略,有效地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提升,在此基礎上,近年來環境保護型農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文從加強宣傳引導、構建科研機構、建立規范標準幾個方面,對微生物肥料在環境保護型農業中的應用進行了介紹。
長期以來,我國對農業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進行了高度關注和重點支持,切實地優化了經濟發展模式,深度踐行了可持續發展方針,在我國科研人員的長期努力下,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業設施生產已經得以廣泛應用,并取得了實質性的應用效果,尤其微生物肥料在環境保護型農業中的應用切實可行。
1、加強宣傳引導
當前,我國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和環境保護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在環境保護型農業發展過程中,微生物肥料具有天然性、無污染的多元化應用優勢,不僅能夠為農作物提供優良的營養供給,還進一步促進了環境保護工作的持續推進,對于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產業結構的有效調整具有積極影響。針對當前我國在微生物肥料應用范圍和農業人口對微生物肥料應用優勢認知上的局限性,應該切實加強宣傳引導力度,進一步突出微生物肥料在環境保護型農業中應用的優勢。
近年來,我國科技水平不斷提升,信息環境得以有效建設,信息的傳播效率顯著加快,在環境保護型農業中推廣微生物肥料,應該有效地創新宣傳形式,積極利用現代化信息環境的優勢和新媒體的信息傳播路徑,靈活地實現微生物肥料作用優勢和實際應用效果的突出。另外,還可組建微生物肥料在環境保護型農業中的應用推廣小組,深入農村基層進行示范應用,進一步擴大微生物肥料的應用范圍。
2、構建科研機構
環境保護型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深度踐行了可持續發展方針,對于我國的長期建設和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具有積極影響。然而,當前微生物肥料在環境保護型農業中的應用仍舊存在著一定的科技局限性,我國是種植業大國,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中種植著不同種類的農作物,考慮到地質環境、水文環境的差異性,微生物肥料在環境保護型農業中也具有著不同的應用方向和應用效果。基于此,為了進一步促進微生物肥料在環境保護型農業中應用范疇的擴大和應用有效性的提升,應該切實地構建科研機構,加強微生物肥料的科學研究,為不同地域環境和不同土壤環境提供能夠有效促進植物生長,同時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的多樣性微生物肥料,為我國各地區的農業種植戶提供所需微生物肥料的多樣性選擇,滿足不同地區、種類農作物的生長需要和養分汲取需要,優化農業生產環境,保證農業生產的持續進行,推動環境保護型農業的有效發展。
3、建立規范標準
據相關調查顯示,微生物肥料在功能上能夠有效地促進植物生長,提升污染物的降解效率,提高植物抗逆性,增加有效營養源的釋放,而傳統化肥只能促進植物生長,提高產量。因此,微生物肥料在環境保護型農業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優勢。當前,我國在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中,主要包括的菌類有桔桿菌、氧化硫桿菌、氧化亞鐵硫桿菌、芽孢桿菌、菌根真菌、固氮菌以及解鉀菌,具有無污染、改善土壤結構、減少農藥使用、生產成本低等優點,傳統化肥的構成主要是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肥料,雖然具有肥效快,針對性強、養分量高的優勢,但是也具有產生不同程度的水體污染、富營養化、破壞土壤結構、肥料生產耗能等缺陷。對此,在發展環境保護型農業的過程中應用微生物肥料切實可行,可通過建立明確的規范標準,進一步強化微生物肥料的生產和應用效果,微生物肥料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需要適應不同地域環境和土壤環境的差異性,為了保證其養分供應有效性,必須進行生產質量檢驗和應用前試驗,按照明確的質量檢驗標準確定微生物肥料的應用類型和應用量。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正處于各項建設工作推進的關鍵時期,充分提升農村生產力,有效協調農村經濟發展和生產環境保護的關系至關重要,可通過加強宣傳引導、構建科研機構、建立規范標準,實現微生物肥料在環境保護型農業中的廣泛應用,改善農村生產環境。
(作者單位:114200遼寧恒潤農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