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為使草坪始終青翠茂盛,加強對其養護管理至關重要。本文簡要介紹了草坪的養護管理原則,并提出了具體的養護管理措施,旨在促進草坪的良好生長,改善生態環境。
草坪是指由質地纖軟的草木植株經過人工鋪設形成的地表植被。草坪是城市內部空間生態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城市居民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全面落實草坪養護管理工作,能夠使草坪維持良好的生長狀態,加快城市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1、草坪養護管理基本原則
(1)提升草坪美觀性
草坪在生長過程中,應定期采取人工修剪、去雜與補植等養護管理措施。由此,加強整個草坪的協調性與美觀性,滿足城市居民對人居環境的基本需求。
(2)延長草坪壽命
采取修剪、施肥、除病蟲害與更新等養護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延長草坪的壽命,而這也是草坪養護管理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3)加大養護管理力度
草坪在旺盛期的生長狀態是衡量整體草坪質量的關鍵指標。采取修剪、灌溉、施肥與除病蟲害等養護管理措施,可以延長旺盛期持續時間,促使草坪始終保持良好的生長狀態。
(4)遵循適宜的養護管理原則
由于草種的生物學特征、生長區域的氣候環境、水土環境不同,養護管理原則自然存在差異,管理者需做到因地制宜。
2、草坪的養護管理措施
(1)覆蓋草坪床
覆蓋是指使用外部材料覆蓋草坪床的作業。采用覆蓋作業方式,可以減輕不利因素的干擾。在草坪養護管理過程中,需要穩定草種上層覆蓋土壤,避免草種受到狂風與地表徑流的侵害;控制地表溫度變化,避免處于萌芽期的種子因外部溫度過高而出現生長速度緩慢的情況;減緩水分蒸發速率,預防土壤板結,避免草木幼苗因缺水或土壤固化而停止生長,甚至死亡。早春與晚秋時段的氣溫溫差較大,需要提前返青,減短和延遲草葉枯黃。通常情況下,多采用不含雜草種子的秸稈作為草坪覆蓋材料,一方面加強地表土壤溫度的適宜性,另一方面避免雜草繁殖阻礙草種正常生長。當然,還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草坪覆蓋材料與覆蓋方式。
(2)修剪草坪
修剪可以加強草坪生長狀態的協調性,提高植株莖部吸光率,增加葉片密度,抑制雜草生長。正常情況下,草坪修剪期多在4—9月份。如果冬末春初的溫度較高,可以適當延長修剪期。草坪單次修剪高度應小于草坪自然高度的1/3。根據草坪的生長狀況,調整修剪頻率。通常來說,在春秋兩季,每半月修剪一次。若夏季溫度較高,則可以將修剪頻率調整為每十天修剪一次。由于夏季日照和雨水充足,可以適當增大留草高度,避免草坪受到地表熱輻射的影響。
(3)對草坪進行施肥
若想讓草坪維持良好的生長狀態,必須在關鍵生長周期給予其充足的營養供應。合理施肥可以為草坪生長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增強草木的病蟲害抵御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草坪肥料多以有機肥為主,以氮肥和復合肥為輔。通常來說,有機肥料多在草坪休眠期內使用,而追肥作業則在草坪首次修剪后進行,其它施肥時間需根據草坪的生長狀況而定。針對冷季型草坪,多在進入春秋兩季前進行施肥;針對暖季型草坪,應適當增大夏季的施肥量。
(4)澆水灌溉
澆水不僅可以使草坪維持良好的生長狀態,還能有效增強草木根莖的抗倒伏能力。由于草坪品種不同,其抗旱性也存在較大差異,但在生長旺盛期,對水資源的需求量都較大,一般情況下,新鋪設的草坪,應在草木植株出苗前后澆水。為增大水資源利用率,加強草坪澆灌效果,以霧狀噴灌為宜。根據草坪的生長狀態與養護管理設備配置情況,采取適宜的澆灌方式,為延長草坪綠葉期,在春季返青前和秋季衰退期前,各澆一次水,且澆足、澆透,盡可能的減小外界環境變化對草坪的影響。
(5)去除雜草
去除雜草主要包括機械除草和化學除草兩種方法。
其一,機械除草。機械除草適用于面積小且雜草數量少的草坪。通常,除草多在雨后或灌溉后。因為雜草在得到充足的雨水滋養后,會迅速生長,除草過程中,一定要連根拔起,以免草根繼續生長。
其二,化學除草。合理劃分保護對象與清除對象,根據草木生物學特征,選擇對應的除草劑。在草坪幼苗期或分蘗前,最好不使用化學除草劑。因為幼苗期的草木抵抗力較弱,極易受到化學除草劑的不利影響。此外,盡可能在晴朗無風的天氣狀況下噴灑除草劑,避免除草劑隨風飄散,影響除草效果,而且要根據區域氣候變化情況,調整噴灑除草劑的時間,避免降雨沖刷降低除草劑濃度,破壞整體除草效果。
(6)注重病蟲害防治
常見的草坪蟲害主要包括尖頭負蝗、小地老虎、蠐螬、草地螟等。針對各種草坪害蟲,需采用不同的除害方式。如果草地螟危害較重,則可在草坪上設置黑光燈,誘捕害蟲。草坪病害主要包括如下幾類:
①銹病。此類病害多發于黑麥草等草坪。草木莖葉呈現紅褐色瘡斑或條紋斑,嚴重情況下,會導致草木大面積死亡;②赤霉病,草木莖葉呈現黑色小顆粒,不僅影響草坪美觀性,還會抑制草木生長;③葉斑病,此類病害多見于早熟禾、紅羊茅等草坪。
綜上所述,在草坪養護管理過程中,要遵循基本工作原則,采取切實可行的養護管理措施,注重草坪的保護,以此促使草坪維持良好的生長狀態,改善城市內部生態環境。
(作者單位:130000吉林省吉林市綠化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