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培景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的不斷深入,農村的經濟、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需要成為當今新農村能源利用建設的主要目標。因此,開展建設農村能源利用和建設規劃問題,加強能源節能管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農村新能源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所以,合理的進行農村新能源的規劃,對農村的發展和環境污染治理有著重大的意義。本文通過在農村新能源利用的現狀基礎上,對新農村能源的利用以及規劃建設提出建議。
一、新能源開發的意義
新能源是指除了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傳統的不可再生能源以外,直接或間接的來自地球內部以及太陽所產生的各種能源,是人類發展的基礎。無論是從經濟走向、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道路還是從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和生態環境來看,新能源是以解決實際的能源供應問題為出發點的,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都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
我國是一個擁14億人口的大國,而且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隨著我國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展,能源的利用和開發逐漸成為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要素。經濟、能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必然前提。新能源的開發有著以下幾點重大意義:
1、新能源的開發能夠有效的解決我國能源短缺和傳統能源利用所帶來的一系列環境污染問題。
2、新能源的開發是人類未來發展的必要基礎,也是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能源。
3、新能源清潔干凈、污染物少之又少,是人類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根據調查,新能源資源豐富,作用廣泛,并且可以再生,而且不會對社會環境造成過多污染。而且,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可以逐漸代替化石能源的使用,是保護環境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措施。
農業的發展不僅依賴于人為因素,而且還依賴于社會環境。從世界的角度來看,發達國家消耗了全球四分之三的礦物質能源,其中大部分為不可再生能源,從而導致了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自然排放量大大增加,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也日益嚴重。農業的發展依賴于大自然,而污染日益嚴重使許多農業發展的資源和環境滯后,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的局面。
二、農村能源現狀
中國作為一個能源生產和使用的大國,隨著經濟和科技的不斷進步,能源的使用量日漸增加。我國農村傳統的耗能方式基本沒有改變,還是以秸稈、薪柴為主,經過調查,與全國的耗能水平相比,農村的能源使用效率較低,城鄉差距比較大。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國致力于建設全面小康的經濟型社會,并為此不斷的努力著,現如今我國的經濟水平雖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距離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還有一段距離,所以對能源的需求還是存在城鄉差異的。落后的能源使用方式嚴重污染了環境,農村暖氣大部分都是燒煤炭、柴火等,對空氣污染很大,而且過度使用秸稈等資源對森林環境的破壞也極大。
三、新農村建設中農村能源規劃
1、農村現有設施與太陽能利用相結合
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太陽能只要有太陽光照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獲取能量并儲存為人利用,它可以作用到發電、供暖等用途,而且太陽能還無污染并且廉價,其開發利用的潛力無窮大。現階段世界各地煤炭資源、石油資源、電力資源等不可再生資源告急,甚至有些國家為了爭奪能源而引發一系列戰爭。所以,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發展節能計劃,開發新能源動力。
傳統的農村能源利用已經阻礙了國家向節能方向的發展,各種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不僅污染環境還產生巨大的資金投入。當下正是農村向結合新能源利用方向發展的時期。例如,過去農村供暖的方式是燒煤炭,燒暖爐所排放的煙氣對環境污染十分嚴重,而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太陽能供暖的開發替代了傳統的暖爐供暖,節能還省資金投入。再比如說,傳統的發電廠都是燃燒發電,燃燒一些煤炭、機組秸稈等進行發電,現如今太陽能的利用逐漸代替了傳統的熱力發電,使發電的成本大大降低還促進了環境保護。
2、大型沼氣工程與村鎮規劃結合
雖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逐漸有了成效。但是,在很多農村還是出現了大量的建設無序、設施匱乏、環境保護不到位等現象。所以在新農村的建設中,要注重農村建設布局與規模,在建設中要與環境保護相結合,以此促進農業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的沼氣工程建設可以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對農村所產生的秸稈、家畜糞便等廢料進行有效的再利用,一方面可以將農作物所產的大量秸稈和家畜糞便進行處理,避免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將沼氣所發酵的沼液和沼渣通過管道傳送到居民區作用于清潔和居民日常生活使用以此來改善農村空氣質量。
綜上所述,將新能源的利用與建設作用于新農村的發展建設中,是實現新農村建設和實現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新農村的能源利用不僅改善了現如今全球資源匱乏的現狀,將不可再生能源應用于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上,而且還合理的利用可再生資源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合理的進行農村建設,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使新農村能源利用不斷創新、改進,保證了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推動了我國全面建建設小康社會。
(作者單位:476000河南省商丘市農村能源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