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國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產力的提升,農村地區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斷的提高,同時國家也提出了加強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方針。但在這個改革的過程之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許多農村地區在改革中都出現了空心村、一戶多宅以及耕種用地被占用等問題。為了更好的提升耕種用地的利用效率,通過法律、法紀保證新農村建設,我國自2015年就實施了農村宅改的試點工作,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找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農村宅基地制度。下面我們就從諸多調研報告中總結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主要難點與破解對策,以求更好的制訂出一套有效的農村宅基地制度。
一、村民資格的認定難點與破解對策
現階段,在進行農村宅基地改革時,村民資格的認定是許多農村地區都會遇到的主要問題,各地區也出臺了明確的村民資格認定標準以及相應的取得、喪失標準,明確了村民具備的權利以及需要行使的義務,這樣就有效解決的村民資格認定方面的問題。在相關規定中指出,行政事業單位以及國企的在編人員以外,凡是參與集體經濟組織相關生產活動的人員及其后代,以及具備法律保護的配偶、收養關系人員,都屬于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另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獲取方式如下:可在集體經濟組織初設時取得;可在出生時取得;可通過婚姻或收養關系取得;可通過合法途徑,通過相關政策規定,遷入當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取得。判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喪失的標準如下:擁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個體自然死亡;已經擁有其他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沒有在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所在地生活與從事生產活動,并沒有盡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應盡的權利義務,同時也不依靠集體經濟組織所在地內土地作為生活保障的人員。具備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個體,擁有該集體經濟組織內的保留性土地使用權、可耕種用地以及林業用地的承包經營權、土地共有權以及集體資產收益分配權等權利,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也必須行使耕地與耕地保護區域內的生產義務,對生活設施以及集體合法利益也有著維護的義務。通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村民資格的權利與應盡義務、獲取方式以及喪失方式被明確后,可以更加有效的實現村民資格的認定,彌補了原本法律法規政策中存在的不足,針對性與可操作性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
二、宅基地使用方面的難點與破解對策
在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過程中還存在宅基地超面積部分的處理難題,如何去處理超出的面積部分成為了值得商榷的問題,收回還是退出較難給出標準的定義,對超出面積部分的拆除是否需要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也是問題之一。在一些地區的農村宅基地制度中指出,村民可以選擇給予一定的經費有償使用,也可以選擇有償或無償退出。需要收取宅基地有償使用費用的條件為,宅基地為一戶一宅類型,宅基地所超出的面積就是需要交納使用費用的部分,目前宅基地的標準面積在120m2~240m2之間,按各地區實際情況決定。另外,當宅基地存在多宅一戶時,如多數人員選擇退出,而不愿退出的人員應承擔整座宅基地的有償使用費用。如宅基地通過繼承的方式將使用權轉移到了非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身上,那么該宅基地的繼承者也需要交納相應的使用費用。
一些宅基地擁有者為精準扶貧對象,這部分組織人員的使用,可以通過村民組織的會議或村代表會議來集體決定,選擇是否進行使用費用的減免。人員繳納宅基地使用費用的收取與管理通常由村民事務理事會負責,在收取使用費用時,鄉鎮政府及村委會應該從旁協助。宅基地使用費用的交納方式可分三種,具體為按年交納、半年交納或一次性交納,具體交納方式可以由繳費人自行決定,并提出申請選擇,但宅基地使用費用如果沒有按照規定實際交納,逾期將增加相應的滯納金,具體金額為:總金額的1%×逾期天數。宅基地的有償使用,收納的使用將被用于本村的公共設施建設,明確了宅地基超標部分的處理標準,有利于更快的實現宅基地的有序退出,對新農村建設有重要意義。
三、宅基地退出方面的難點與破解對策
在宅基地退出機制方面,各地區多采取有償、無償或享受政府補助的方式實現。在農村區域內,戶外環境中的公用廁所、廢棄的禽畜圈舍、坍塌的破舊住房以及干擾鄉村道路及公共設施建設的建筑,均執行無償退出,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個別給予相應補償,實施有償退出。對于多宅一戶的情況,可根據當地標準給予相應的補償,該標準也適用于非本村成員退出在本村所占宅基地的情況,具體補償額度可以由本村集體組織與宅基地退出人員相互協商加以明確,協商確定后,最終決定應在本村內進行公開聲明。宅基地的具體退出流程如下:宅基地退出申請者向本村集體組織提出申請,申請材料由鄉鎮政府進行審核,申請材料符合當地政府提出的規定標準后,申請人可與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宅基地自愿退出協議》,協議經由縣國土局報備至縣政府,批準完成后宅基地使用權證將被注銷;宅基地使用權證注銷后,申請人應按照協議中規定的期限轉移個人財產,并在期限內空出宅基地或拆除相應建筑、設施,再經過村集體經濟組織完成驗收。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的實現新農村建設,目前在我國各地區都開展了農村土地三項制度改革,農村土地三項制度改革的開展,已經成為新時代下我國農村一次新的土地改革。在農村宅基地制度的改革過程中,我們要從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尋找問題,根據問題給予更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以求改革難點可以得到破解,在不影響人民群眾自身利益的基礎上,更快的實現宅基地退出工作,這樣可以為農村土地三項制度改革以及新農村建設奠定扎實的基礎,促進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
(作者單位:125300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