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東
現階段由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并不清晰,特別是產權歸屬問題更是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相關人員應及時了解農民的意見并進行跟進,使產權改革處于正確的方向,不僅讓農民在改革中獲益,還能促進我國農業的整體發展。
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現狀
1、傳統思想與改革間的矛盾
由于對集體產權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思想認識方面,部分農村干部并未統一,再加上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市場意識較為缺乏。部分群眾由于擔心因制度改革而使自身利益受損,并未配合相關工作,落后的思想與矛盾極大地阻礙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發展。
2、股權退出機制不完善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主要分為靜態管理與動態管理兩種模式,由于農村并未建立完善的股權退出機制,產權制度改革也很難保護農民的切實利益,因而很難采用動態管理。因為缺乏資產評估,所以在實際的產權改革中較難做出明確的判斷。
3、產權運作機制并未改變
雖然農村的產權制度改革取得了些許進步,但農村的某些地區仍然采用較為傳統的管理方式,如運行資產時并未體現出產權制度改革,有些地區甚至還沒有股權分配。經營過程中,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運行較差,某些集體項目并未真正運作,因而在平時的工作中缺乏管理,且監管不到位,導致監督失控問題經常出現。
4、成員身份難以界定
成員身份影響到農民的切實利益,因此,身份界定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極其重要,由于國家并未給出明確性的指導方案,各地區只能依照具體情況進行農村成員身份界定,如部分農村根據分得土地或戶籍確定成員身份。但部分省份產生人口轉移程度較高、部分外出打工人數大等情形,且農村里多為婦女、孩子與老人,該情況給人員身份界定帶來了極高的難度,若個別成員出現未及時遞交材料或成員身份模糊時,相關管理人員需進行一對一溝通與疏導,而針對“外嫁女”的身份問題,相關部門若不在初期工作時明確其身份,在后期改革時將會存在巨大的隱患。
二、改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對策
1、提升產權改革的思想認識
基于該項制度改革的復雜性,政府部門應統籌安排,各部門之間通力配合,從而使該項工作順利實施。首先,加大基層干部的培訓力度,使其了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使基層干部從根本上改變相互推諉的不良現象,尤其是村支部書記,其需發揮帶頭作用,切實引導鄉村改革。其次,各級部門在處理農村產權等問題時,應對農村內部問題進行深入的了解,要依照實際情況,積極學習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在不違反國家政策的前提下,找出解決的辦法。最后,基層政府部門可設置健全的運行管理制度,相關管理人員應做到及時掌控,時刻關注基層的相關動向,從而避免有些地區出現流于形式、停滯不前等狀態。此外,基層部門還需設置監督機制,使產權制度改革更加深入進行。
例如,安徽省鳳陽縣某村進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村支部書記為了使人民群眾提高認識,加大宣傳力度,并深入了解該村各戶情況,學習其他地區的經驗,該村改革得以順利進行。
2、改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
一方面,完善農村的融資與投資機制,加快資本融入有助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良好的農村市場制度,可有效促進農村的經濟發展與進步。建設完備的農村投資與融資機制能使社會資金較快融入,該機制也能讓農村的資金流動處于良性循環,并促進其經濟的發展,從而使其融資渠道擁有較大的擴展空間,民間資金也會流入鄉村。另一方面,應完善股權分配制度,股權分配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相關部門需依照該村人數、資金總數等條件對股權進行合理分配,與此同時,還需明確股權退出機制的條件,若有人滿足條件應允許退出。此外,有關部門可設置適當的激勵政策,依照村民經營規模或投資狀況進行資金支持,若農戶種植糧食規模較大,應適當給予補貼或其它方式的鼓勵,從而激勵農戶規模化種植。
例如,四川省蒲江縣某村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股權退出機制并不完善,基層村干部立即請來相關專業人員完善該制度,專業人士在設立融資機制的同時,改進了股權分配制度,該村農民的權益得到保障,通過該項制度,該村的經濟水平也獲得相應改善。
3、優化運作方式
優化運作方式可有效促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基層干部與人民群眾應了解該項制度的具體內容,該方式有利于其從思想上轉變。同時,基層干部需要合理安排各項改革制度的工作,并使其井然有序的進行,在改革過程中遇到難題時,需依照明確的條例解決該問題,因而在制定條例時,應在細致的基礎上,對制度條款進行合理的優化與創新,從而使該項制度更好地服務于人民。
4、嚴謹界定人員身份
人員身份界定影響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規范管理與利益分配,因而各地區需依照實際情形制定出具體的分配方案,基層工作人員應以“不落下任何一人”為原則,在細節問題上仔細把握,針對“入贅男”或“外嫁女”情況,應杜絕“兩頭占”或“兩頭空”,盡量做到公平公正。若有人不符合身份界定時,相關工作人員應耐心解釋并說明。在甄別完成后,應公開成員身份信息,從而使改革工作公開化與透明化。
(作者單位:125321遼寧省建昌縣喇嘛洞鎮農牧業技術推廣和經濟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