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武
新形勢下,農村經濟不斷深入改革,然而在農村經濟中財務管理出現不協調的因素,嚴重影響農村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因此,就新形勢下農村經濟財務管理現狀展開深入研究,并探索出財務管理的創新途徑,要切實改革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進而推進農村經濟財務管理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一、基于新形勢下農村經濟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新形勢下,農村經濟財務管理缺乏監督機制,法制建設不夠全面,一些村級財務管理者為節省工作流程,由一人統管會計、出納兩個職務,對農村經濟管理的必要性認識不到位,甚至一些村委干部觸犯法律,以權謀私,致使人民群眾內部矛盾激化,嚴重制約著農村經濟發展。因此,相關單位需要對農村財務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加大監管力度,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新形勢下,農村經濟財務管理資金流向不明確,在農村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大量資金利用率不高等問題,資金管理制度由村長帶領制定,缺乏科學性、規范性,導致管理工作中常常出現漏洞;農村經濟財務資金難以做到公開透明,經常出現公款私用、財務報表作假等問題,同時大部分農村地區缺乏財務管理信息化認識,在信息化人員配備和基礎設施投入上不到位,由于大部分農村群眾文化水平不高,對現代化信息技術和理念不了解,財務管理人員雖具備一定會計專業知識,但對專業化財務管理模式不熟悉,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財務管理信息化發展水平。
二、新形勢下農村經濟財務管理的創新途徑
1、健全財務管理機制
基于新形勢背景下,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是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任務,村級財務管理工作應該嚴格按照相關法律制度規范日常財務管理工作。比如,規范村級財務機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選用符合財務管理制度標準、具備優秀道德品質的復合型管理人才;財務制度中要明確劃分管理人員工作職責,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農民群眾利益,各級政府要加強農村經濟財務管理工作監督力度,保障農村財務管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同時要加強村級集體資金管理,鼓勵各村級在農商銀行開設賬戶,用作轉賬和現金收付管理,并且加強村級銀行及村集體現金收入監督管理,在資金使用上經過村會計審批、農經站蓋章后,才可以在銀行辦理現金提現和轉賬業務,個人不得私自開設賬戶,不得將銀行賬戶轉借給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建立健全符合市場經濟監管體制的財務管理機制,根據農村經濟發展需要不斷改革和創新財務管理模式,保障農村經濟平穩協調發展。
2、推進資金公開使用狀況
新形勢下的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應當更加公開、透明,切實解決村干部與村民之間的矛盾沖突。村干部要在財務管理中起到帶頭示范作用,提升自身政治作風和良好的政治素養,嚴格按照財務管理規范精細化財務管理資金使用狀況,充分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消除群眾疑惑,在資金公開內容上要求村級所有收支、資產負債、債權債務逐筆明細都要公開,要確保群眾明確資金去向,對于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分配方案逐步實現公開化。同時提高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素質,加強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培訓,提升財務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做到按章辦事、依法辦事。
對于農村經濟財務管理而言,加大農村財務透明化可以有效避免財務問題發生,完善的財務監督工作,能夠保障財務管理工作有序進行,及時發現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合理優化農村資金、資產和資源。
3、加強農村財務審計,規范財務管理
基于新形勢下,加強農村財務審計,有利于提高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管理素養,有利于改善財務管理漏洞問題。當下,大部分農村經濟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嚴重阻礙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高效開展,財務管理制度要求農村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具備基本的審計員素質,村級要嚴格把控審計員的擔任資格,建立特定的人才引進制度,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大學生畢業后回歸農村,為農村經濟建設注入新鮮活力,為穩步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貢獻力量。
審計工作實際上較為復雜和系統化,在進行具體操作時,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農村經濟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管力度,實行全方位、立體化的監控,設立舉報箱、投訴窗口,為農民群眾提供監督平臺,及時反映重大經濟問題、重要事項,保障農村財務工作在群眾監督下開展,推動農村財務管理工作健康長久發展。
4、提高信息化財務管理水平
財務管理工作要以人民群眾為核心,與時俱進,充分提高農民素質,努力培養高素養、高技術、生產經營理念先進的全能型農民。村級完善好財務管理信息化相關建設,配置相關配套的信息化設施、財務軟件,購進實用性較強的信息化設備,加大現代化網絡信息化推廣力度,政府需要加大農村基礎設施維護,選擇易操作、穩定程度高的硬件設備投入農村財務管理工作中,建立全面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制度,將責任精細化到個人,嚴格約束軟件操作權限、操作規范,減少人為操作失誤導致的信息錯漏,不斷強化和轉變財務管理人員信息化管理理念,要求村干部主動學習新時代財務管理技術,政府部門同時提供資金保障,確保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150116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同心滿族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