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東巍 周恒新

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才和人才工作,出臺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工作的意見》等政策文件,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制造2025”、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創新實踐中不斷發現、培養和凝聚人才,人才隊伍規模不斷壯大,人才隊伍活力不斷增強,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越來越強。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堅持德才兼備、選賢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養造就更多更優秀人才的顯著優勢”,不僅為人才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而且將人才工作提升到了新的戰略高度,成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人才工作進一步向縱深推進。
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作了重要指示,強調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要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推動民政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做好民政人才工作,既是民政事業轉型升級、持續發展的關鍵,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的客觀需要。民政人才是國家總體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政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在民政領域進行創造性勞動并作出貢獻的人,是民政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加強民政人才隊伍建設,不僅是解決現代民政“由誰來做”“后繼有人”這一根本問題的重要選擇,也是統籌實施城鄉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環,更是提升民政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在民政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江蘇做了深入的思考與探索。
1.政策制度不斷完善。加強頂層設計,與省人才辦聯合出臺《江蘇省民政人才2017-2020年發展規劃》,明確江蘇民政人才隊伍建設的目標任務、具體舉措和保障措施,營造尊才重才的環境氛圍。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聯合有關部門出臺《關于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江蘇省“十三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發展規劃》以及青少年事務、工會等領域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進一步完善社會工作政策制度體系,并指導各地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在民政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方面,聯合省人社廳出臺《關于加強全省民政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提出了江蘇省民政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目標任務,明確了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措施,為民政高技能人才發揮作用提供了保障。在基層民政人才隊伍建設方面,出臺《關于加強基層民政機構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為強化基層民政機構人員配置、提升人員素質、落實工作保障提供了制度依據。
2.專業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一是以專業教育為基礎。省內有20余家高校開設了社會工作專業學歷教育,每年培養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1000余人,為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人力資源儲備。二是以職業水平考試為抓手。2019年度全省報名人數為50910人,同比增長率達22%;全省通過考試的人數為10211人,其中社會工作師2019名,助理社會工作師8192名。目前全省累計通過人數達65894人,位居全國第二。三是以融合培養為提升。加強與高校的資源共享,全省共建設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2個,省級培訓基地8個,省級實訓基地15個,有力促進了專業教育和實務訓練的融合培養。
3.職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穩步推進。通過民政技能競賽、大師工作室等方式,為民政職業技能人才提供發揮平臺。連續三年聯合省人社廳、省總工會組織舉辦全省民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對一等獎獲得者分別授予“江蘇省技術能手”“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榮譽稱號,激發民政技能人才隊伍“比學趕超”的活力和動力,并在此基礎上選拔優秀人員參加全國競賽。加強民政職業技能培訓、鑒定,建設民政行業職業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舉辦高級研修班、職業鑒定培訓班等多種類型培訓,近年來共培訓鑒定各類民政技能人才1000余人次。
4.高層次人才隊伍逐漸成型。一是積極發掘培養民政領軍人才,充分發揮引領帶頭作用。民政領軍人才是指理想信念堅定、道德素養優良、業務能力過硬、專業貢獻顯著、團隊建設突出、引領作用明顯的高層次民政人才。目前,江蘇省民政系統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全國民政系統領軍人才6人、江蘇省有特殊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1人、江蘇省第五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2人等高層次人才。二是培養社會工作領軍人才。實施社會工作領軍人才工程,共選拔推薦全國社會工作領軍人才6名,省社會工作領軍人才45名。三是培養民政職業技能高層次人才。通過民政技能競賽、大師工作室等方式,為民政職業技能人才提供發揮平臺。獲得全國競賽團體一等獎1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3個,個人特等獎3個并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個人一等獎12個。目前,江蘇已建設8個民政部技能大師工作室,努力發揮技能大師的引領帶動作用,建設民政行業職業技能服務品牌。
5.基層民政隊伍建設顯著增強。《關于加強基層民政機構建設的若干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出臺以來,江蘇各地按照要求配備工作人員,進一步夯實了民政基層基礎。截至2019年三季度,全省1318個鄉鎮(街道、鄉鎮級的開發區等),有1292個設置了民政辦公室,其中獨立設置960個,掛牌設置332個,鄉鎮(街道、鄉鎮級的開發區等)均將民政辦工作經費納入了同級財政預算。全省共配置鄉鎮(街道)民政專職工作人員7982名,其中在編人員2822名,占35.35%;鄉鎮及村居民政工作人員中,持證助理社工師6049名、社工師2331名,基層民政隊伍進一步壯大。目前,82個縣(市、區)出臺了基層民政建設的相關政策文件,占全部縣(市、區)的70%。
1.民政各支隊伍“各自為戰”,缺乏民政人才隊伍總體部署規劃,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例如管理人才隊伍歸口組織部門,技能人才隊伍歸口各業務部門,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歸口人事部門,多頭管理考核不易形成合力,缺乏總體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
2.民政人才總量有待進一步開發,人才結構和布局有待進一步優化,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和年輕人才仍然偏少。與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省市相比,江蘇的高層次人才引入激勵力度一般,創新創業氛圍不是很濃,扶持性的政策較少,對民政人才吸引力不足,尤其是縣區等基層,人才引進力度匱乏。
3.基層民政力量配備仍顯不足,工作手段和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江蘇基層民政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到基層工作,尤其不愿意到蘇北基層工作;基層公益性崗位人員職業發展受限,聘期到期后職業發展沒有明確規劃,公益性崗位人員流失嚴重,民政人才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嚴重不足。
4.教育培訓理念較為保守,形式較為單一,工作有待進一步規范和加強,人才發展資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大。越到基層,教育培訓越少,而且主要以講座為主,資金投入極其有限。有的縣區教育培訓相關科室與其他業務科室合署辦公,嚴重影響了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
1.提升政治牽引力。始終堅持黨管人才正確政治方向,更加科學有效地聚才用才興才,匯聚起推進民政事業發展的磅礴力量。江蘇各級民政部門要落實“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責任,進一步完善黨委(黨組)統一領導、組織人事部門牽頭抓總、業務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加強思想淬煉。把民政人才工作納入各級民政部門黨建述職的重要內容,發揮考核“指揮棒”的作用。根據機構改革后的新形勢新要求,適時配齊配強民政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力量。
2.提升人才驅動力。貫徹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從省級層面加強全省民政人才政策頂層設計,提升民政人才驅動力。圍繞“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重大戰略,與組織部、人才辦、財政廳、人社廳等部門聯合出臺全省民政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江蘇民政人才隊伍建設的目標任務、具體舉措和保障措施,營造尊才重才的環境氛圍;出臺省民政干部隊伍建設發展規劃,著力加強民政干部培養使用;出臺關于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和人才激勵保障的意見,進一步完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政策體系;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等文件,切實增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激發民政行業的用人主動性。創新優化民政人才支持體系,從人才政策上予以傾斜,強化民政人才供給。
3.提升人才創造力。圍繞現代民政建設要求,實施民政人才知識更新工程,著重加強具體民政業務、民政事業前沿知識、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等內容的培訓;設計分層、分類、分級的培訓課程,豐富培訓內容,提高培訓質量。實施民政人才基地建設工程,借助高校教學資源,到基層建立實訓基地,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拓寬渠道;利用互聯網平臺和新媒體技術開展多種方式、多種類型的培訓;拓寬選人用人視野,探索面向海外招錄聘用優秀人才,充實民政人才隊伍。充分發揮用人主體在育才引才用才等方面的自主權,激發民政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以基層應用人才為基礎,加快民政高層次人才和青年后備人才培育,推進“骨干型、專家型、技能型”三型人才隊伍建設,提高民政人才隊伍專業化水平。
4.提升人才集聚力。堅持“德才兼備”標準,以用為本,充分發揮民政人才作用,尤其是加強對年輕干部、青年人才的培養使用,建立合理的人才梯次結構;實施人才項目工程,通過業務研討、課題攻關、項目孵化等措施增強民政人才業務能力。通過掛職鍛煉、參與扶貧和對口支援、參加科技鎮長團、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等方式,為人才培養與成長提供平臺,幫助民政人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為民政行業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提供發揮作用的服務平臺。
5.提升高端人才引領力。聯合組織人事部門實施“民政英才計劃”,以民政高層次人才引領民政事業高水平發展,以人才優勢增創發展優勢。建立人才激勵機制,鼓勵民政行業干部職工參加學歷繼續教育,在學費等方面給予一定支持;發掘、培養管理類、專業技術類高層次領軍人才,對民政事業單位發展起到引領帶頭作用;注重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梯隊建設,發揮社工高層次人才的引領作用,加強社工領軍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倡導工匠精神,加強民政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創立服務品牌,帶動民政高技能人才隊伍整體素質提升。
6.提升人才競爭力。定期組織開展全省民政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勞動模范等評選活動,選樹一批可看可知、可比可學的先進典型,加強民政優秀人才激勵表彰。舉辦養老護理員、遺體美容師等民政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加強技能人才獲獎表彰,突出導向作用,創先爭優,激發人才競爭力。推薦優秀民政人才擔任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完善人才服務保障,推進街區、社區、孵化區“三位一體”的便利化人才服務體系建設,營造民政人才發展的軟環境。加強民政人才工作宣傳,深入開展民政優秀人才事跡宣傳,營造全社會關心、認同和支持江蘇民政人才發展的良好氛圍。
綜上所述,江蘇民政人才隊伍建設任重道遠,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各級民政部門要著眼于全省的長遠發展和戰略布局,緊緊圍繞民政育才聚才用才需求,充分集聚社會合力,加強戰略謀劃,協調聯動構建科學規范、開放包容、運行高效的民政人才發展體系,助推江蘇由“人才大省”向“人才強省”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