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曉妮
【摘 要】 在當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對初中語文教學關注度與重視度不斷提高,教學有效性也成為初中一線語文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有效性是當前語文教育改革的方向。基于此,筆者根據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詳細分析了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措施,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性 ?提高措施
一、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問題
(一)教學方法單一
現階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個較為明顯的問題就是教學方法單一,教師還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手段,自己在講臺上不斷地講,而學生在講臺下被動地聽。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單一、陳舊、老化,而且還抑制了學生主體性與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進而教學成效也十分不理想。
(二)師生互動較少
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還存在的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師生互動缺乏,這里所說的師生互動并不單單是指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問答形式,而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深入互動。傳統的問答形式已經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也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初中生的想象力較為豐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想法與觀點。如果教師抑制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念,那么就相當于阻止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進而教學水平也無法提高。
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構建高效學習氛圍,深入鉆研語文教材
在現代教育理念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另外,教師對語文教材還要進行深入分析,找到其蘊含的深層次含義,然后再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開展教學活動,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有效性。以《春》這篇課文為例,該篇課文的重難點知識就是對文中語言的揣摩以及對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并品味和領會語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在具體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關于春天的教學情境,將學生所具有的感性認知調動起來,為學生理解、感悟語文知識提供幫助;其次,讓學生閱讀文章,分析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作思路以及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最后,與學生一共分析課文的開頭與結尾,探討作者如何做到點題、升華主題,并對文章深層次的含義進行理解。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加深了學生的認知規律,還豐富了學生的語文知識與相關技能,進一步實現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二)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活動
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有效地應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構建一個高效的語文課堂,促進教學有效性的進一步提高。以《狼》這篇課文為例,其節選自蒲松齡所著的《聊齋志異》,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影視片段,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思考和分析狼的本性。在觀看結束以后,學生總結出狼的本性為貪婪兇狠、奸詐狡猾,但是它的下場卻是被人殺死。蒲松齡在寫作的時候主要是通過狼暗喻“小人”。因為這篇課文屬于寓言故事,學生的本身就十分感興趣,再加上多媒體的應用,可以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同時通過播放視頻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思想與所表達的含義。
可見,初中語文教師通過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使得課堂氛圍更加活躍,課堂知識也更加豐富、生動,并且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有充分的調動。另外,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學生的語文思維、語文視野得到進一步拓展,語文知識也更加豐富,為課堂教學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三)改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如果出現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低的現象,那么導致該現象發生的最大因素就是老師。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因此,教師在講解課堂教學知識的同時,還要了解各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防止出現傳統填鴨式教學現象。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組內成員之間的相互討論、相互監督完成對知識的學習。面對語文重難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小組學生自行討論與交流,相互說說自己的觀點與看法,然后再引導學生學習重難點知識。在該學習方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進而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度也得到進一步提高。
總之,在現階段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界對語文教學有效性以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具有越來越高的關注度,同時也這也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熱點。為此,語文教師一定要創新教學思路,通過多種合理有效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實現語文教學有效性地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 周德洪.探討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5(31):64-65.
[2] 董有智.新課程下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探析[J].考試周刊,2015(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