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龍,楊 奎
(1.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2.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貝雷梁橋由于構件標準、適應性強、互換性好、裝配方便,作為臨時跨越結構在工程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在一些低等級公路上甚至采用該類型結構作為永久橋梁使用。貝雷梁橋構件通過銷軸或螺栓連接,橋梁結構整體性不如鋼筋混凝土橋梁。貝雷梁橋在運營荷載反復沖擊作用下易造成部分連接構件失效,或施工質量原因造成連接缺陷,或在長期不利自然條件中鋼構件發生銹蝕,這些不利因素對橋梁運營安全存在較大影響,甚至造成坍塌事故。2011年3月3日杭州杭寧高鐵施工現場發生貝雷梁坍塌事故,同年12月5日,合肥市包河大道高架橋第二聯貝雷梁在預壓過程中發生坍塌,2013年8月19日寧波輕軌一號線二期工程一工地發生貝雷梁坍塌事故。因此,對該類型橋梁進行安全性評估具有重要意義。
某貝雷鋼便橋位于川西高原,跨越大渡河,作為某水電站淹沒區村民整體搬遷通行橋梁,為臨時性過渡橋梁。橋梁全長120 m,總寬5.50 m,凈寬4.2 m。橋梁上部結構為3×36.576 mHD200加強型單層三排簡支貝雷梁橋;下部結構為柱式橋墩、雙層擴大基礎,重力式U型橋臺;橋面結構為工字鋼縱橫梁+鋼板組合式橋面。橋面橫向布置為:0.35 m(路肩)+3.50 m(行車道)+0.35 m(路肩)。橋頭設置鋼筋混凝土搭板,墩頂處橋面連續。設計荷載等級:公路-Ι-級。
上部結構:個別貝雷梁片、銷軸、銷孔安全銷銹蝕,油漆層局部剝落,1處貝雷片局部變形;個別螺栓松動、缺失,部分支撐架松動,2處支撐架局部變形;橋面鋪裝少量局部坑槽;個別橫梁、橋面鋼板焊縫有氣孔。下部結構:混凝土墩臺局部有裂縫和露筋現象。
根據《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JTG/T H21-2011,該橋總體技術狀況評定為2類橋梁,即個別構件有輕微缺損,對橋梁使用功能無影響。
通過測定橋梁試驗跨控制截面在試驗靜荷載作用下的應力和撓度,并與理論計算值比較,檢驗橋梁結構控制截面應力與撓度值是否與設計要求相符。根據試驗結果,對橋梁的整體結構強度、剛度、穩定性作出評定,以判斷橋梁結構的實際承載能力是否滿足設計荷載要求;并為日后橋梁的運營、養護和管理提供依據。
應變測點布置在試驗跨L/2截面,截面上布置12個測點(即貝雷梁6排上下弦桿各一個),如圖1所示。應變采用金屬應變片BX120-5AA和靜態應變測試儀TST3826EW測試,以半橋方式貼片。應力通過實測應變和材料的彈性模量理論值換算得到。撓度測點布置在試驗跨L/2截面,截面上沿橫向布置3個測點,采用精密水準儀進行撓度測量。

圖1 試驗跨L/2截面應變測點布置
本次試驗選用2臺420 KN加載車輛加載,荷載效率為0.98,滿足《公路橋梁荷載試驗規程》(JTG/T J21-01-2015)荷載效率為0.85~1.05的規定。采用橋梁結構計算分析軟件MIDAS對該橋結構進行分析,建立全橋計算模型如圖2所示。選定第一跨跨中截面作為控制斷面。

圖2 全橋計算模型

表1 測點實測撓度與計算值比較(mm)
說明:撓度負值表示下撓。
從表中分析得出,試驗荷載作用下,撓度校驗系數在0.75~0.80范圍內,撓度測點相對殘余最大為5.90%,處于《公路橋梁荷載試驗規程》(JTG/T J21-01-2015)鋼橋撓度檢驗系數0.75~1.00范圍之內,說明該橋縱向抗彎剛度有一定的安全儲備。

表2 測點實測應變與計算值比較(με)
在試驗荷載作用下,應變校驗系數在0.76~0.87范圍內,處于《公路橋梁荷載試驗規程》(JTG/T J21-01-2015)鋼橋應力檢驗系數0.75~1.00范圍之內,說明該橋縱向抗彎強度有一定的安全儲備。
在各種工況試驗荷載作用下各測點相對殘余變形小于《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程》(JTG/T J21-2011)規定的20%。結合校驗系數綜合判斷,結構目前處于彈性工作狀態。
脈動試驗,用于測定橋跨結構固有振動特性,包括自振頻率和阻尼比;無障礙行車試驗,主要測定第一跨跨中截面、在運行車輛荷載作用下,橋跨結構的動力響應;制動試驗,主要測定第一跨跨中截面、在運行車輛荷載作用下,橋跨結構的動力響應。
脈動測試測點:振動測試采用TST126V拾振器,拾振器測點布置在橋梁第一跨L/2截面中線處。動應變測點:第一跨和第二跨跨中截面梁底各布置一個測點(即9#和10#測點)。
無障礙行車激振作用下,由實測動應變時程數據推算所得的動應力增大系數見表3,行車激振工況下各試驗截面處的行車應變時程曲線見圖3。

表3 無障礙行車沖擊系數檢測結果

圖3 第一跨15 km/h無障礙行車(跑車)測點動應變曲線
由試驗結果知,試驗橋跨無障礙行車試驗(跑車試驗)沖擊系數(1+μ)對行車速度敏感度不高,試驗車速15 km/h內所測試的沖擊系數(1+μ)小于理論計算值1.12,表明該橋整體性能良好。
車輛制動作用下,由實測動應變時程數據推算所得的動應力增大系數見表4,行車激振工況下各試驗截面處的行車應變時程曲線見圖4。

表4 跳車沖擊系數檢測結果

圖4 第一跨15 km/h制動測點動應變曲線
由試驗結果知,試驗橋跨有障礙行車試驗(制動試驗)沖擊系數(1+μ)對行車速度總體較敏感(放大效應總體較明顯),試驗車速范圍內所測試的沖擊系數(1+μ)均大于理論計算值1.12。與無障礙行車試驗結果(跑車試驗)相比較知,沖擊系數大幅增加;因此在橋梁的運營管理過程中應注意對行駛車輛車速的限制,避免因車速過高遇緊急情況制動時造成的不利影響。
通過對橋梁進行靜載、動載試驗,結果表明:該橋滿足公路-Ⅰ級荷載等級使用要求。
建議:
(1)貝雷梁鋼便橋作為臨時性橋梁,其結構整體性較鋼筋混凝土梁橋差,所以應加強橋梁在運營過程中的養護維修工作。
(2)對貝雷梁、銷軸、鋼梁、限位板、分配梁、陽頭鋼支座、鋼墊塊構件中出現銹蝕的部位進行除銹并按設計要求重新涂裝,及時擰緊松動螺栓。
(3)對該橋按進行限速、限重處理,建議限速15 km/h,限載40 t。